2018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主线,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2018年重点工作
(一)紧扣创新创业,就业量质双管齐下。
1、聚焦精品园区,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重新修订完善园区管理、服务、安全制度及党群工作制度,目前作为省人社厅向人社部推荐的两个名额之一,等待人社部的最后审核与公示确定。全力建设全省首家转业退伍军人创业园,并继续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优秀退役军人创业项目。截至目前,众创码头实际使用面积3.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13家,其中转业退伍军人企业31家,提供就业岗位2700多个,园区集聚创业者1000多人,2017年至2018年9月,园区产值3.21亿元,纳税640万元。
2、坚持培育孵化,谋求创业能力新提升。围绕创新创业主题,制定创业服务活动清单,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税务财务政策、路演技巧、劳动用工等一系列讲座和分享会,成功举办2018年普陀区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园区优秀创业者赴浙江工业大学举办了一期创业者能力提升培训班。截至目前,45个优秀创业项目已基本孵化成功,24家创业团队在园区外开设实体店(商店、展示厅、培训中心等)超过2.1万平方米。今年园区又被评为全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先进集体,为全省唯一获奖的大学生创业园,新增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园区新引进市外企业24家,实际到位市外注册资金5212万元,超额提前完成招商引资2018年全年目标任务。
3、着力化解矛盾,优化高质量就业环境。推进就业服务数据信息化,实现全员就业信息动态登记户籍人口覆盖率达92%,走访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3827人次。截至10月末,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5场,提供就业岗位14777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65人。推动普陀万源东西扶贫协作,共建信息定期通报机制,工作协商互访机制,联合举办“万普共济,携手奔康”主题招聘会,其中舟山企业提供工作岗位3127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2人。积极落实困难人员帮扶政策和稳岗补贴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9月份发放各类培训补贴共105.43万元,累计培训1288人次。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2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1%。
(二)服务开放创新,人才支撑不断凸显。
1、发布《2018—2019年普陀区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开发目录》和引才招聘公告,截至目前,共引进紧缺专业人才16名,实际到岗15名。出台《普陀区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公开招聘办法(调整)》,对2017年起新引进的紧缺专业人才进行考核。组织用人单位参加人才智力引进洽谈会和各类招聘会,开展全区重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截至10月底,全区共引进2006名高校毕业生在普陀就业,完成年度计划引进1850人的108.43%。其中引进大学本科1167人,硕士23人,博士11人。
2、做好2018年建筑、水利等行业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培训工作,今年参加培训人员共149人,其中中级93人,初级56人,完成全年人才培训计划90名的165.6%,新增具有初级任职资格的243人,其中初定194人。选拔推荐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管理,新注册专业技术人员224人,有2074人次选择继续教育学习课程。
3、发布《2018年度普陀区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参考目录》,与区属各定点培训机构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对10家普陀区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综合考评,积极推选高技能人才参与首届“千岛工匠”评选活动,推选企业参与2018年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省市引领企业评选活动,积极参与各技能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截至目前,共有3832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成绩合格3069人,取得初级工证书1789人,中级工证书334人,高级工证书946人。
(三)注重普惠民生,社保体系逐步完善。
1、有效推进社保参保精准扩面。大力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41%和98.38%。调整3400多家企业的社保缴费基数,有序衔接五险缴费转地税征收工作。以13家医疗机构上一年度实际发生数为基数,初步测算我区医共体当年度医保总额预算额度,制订出台《普陀区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医疗保险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推行基层门诊按人头付费改革试点,在蚂蚁岛管委会试点取得较大进展的基础上,确定在虾峙镇继续开展。将职工医保门诊最低报销比例从30%提高到50%,并降低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探索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政策,对2700多家参保单位的工伤保险费率进行浮动调整。
2、稳步推进养老待遇体系建设和社保稽核行动。推广养老待遇资格生物认证,运用支付宝芝麻信用的人脸识别技术,有效破解养老待遇资格现场认证的难题。继续做好被征地转轨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共办理一次性补缴3245人。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和经办风险管理专项行动,严格核查工伤保险报销制度。
3、提高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质量。加强规范工作流程和监督制度,加大工伤案件的调查审核力度,2018年共受理工伤案件申报1112件,已结案1028件,其中工伤认定882件,简易工伤认定132件、不予认定工伤5件,不予受理9件,期限内结案率100%。举行7期劳动能力专家组鉴定会,共鉴定450人次,其中工伤鉴定426人次,病退鉴定24人次。
(四)构建“无欠薪”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1、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严格规范劳动监察执法行为,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608家,涉及职工人数2.5471万人,发现重大欠薪隐患企业9家,涉及人数近2150人,金额达5844万元。对832家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诚信等级评定,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及“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行动。开展普陀“浙江无欠薪”试点县(区)创建行动,并根据行动要求,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工作机制、在建工程项目治欠保支长效机制和联合预警机制,开展在建工程项目月工资报备工作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周巡查工作,截至8月,累计报备农民工12309人次,累计报备工资6455万元。
2、大力提升调解仲裁效能。强化仲裁调解,加大调解力度,截至9月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78件,其中调解(含撤诉)305件,调解率82.9%。推行要素式办案模式,改革传统仲裁办案模式,目前已受理要素式案件112件,仲裁庭审工作量整体减少30%,仲裁结案时间缩短20%,切实满足仲裁当事人快速解决纠纷、及时获取公正裁决的需求。
3、持续加大积案化解和初信初访办结力度。深入开展“压责任、强基础、化积案、破难题”专项行动,全年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535人次,实现全年无新增积案目标。特别在全国两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要敏感时期,认真落实每日会商、值班值守、安全防护等工作制度,自上而下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健全完善多部门协调联动、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机制,圆满完成维稳安保任务。
(五)把握科学规范,人事管理循序渐进。
1、规范各项公开考录程序,加强面试考官考核培训,顺利完成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录工作,今年共录用公务员36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5名,区教育局、卫计局等单位自主招聘116名,推出“双一流”事业岗位3个,已聘用2名。
2、高质量完成“学法用法”三年轮训年度培训任务,共390名公务员参加培训,383人参加考试。组织33名初任公务员参加市级、定海、普陀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大串联”。完成全区1000多名一般干部职级起始时间认定及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职级晋升审核审批工作。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拟安置军转干部34名。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统筹规范机关考核奖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工龄重新更改认定顺利完成,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236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六)立足“最多跑一次”,窗口服务有效提升。
1、逐一梳理比对,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快完成2018版优化表、服务指南、流程图、样表的修改梳理工作及政务服务网后台的同步修改工作。目前,我局已梳理40个主项,146个可办事项,其中社会保险类72项,就业创业类40项,人才类23项,人社综合类11项;已梳理五星事项49项,四星及以上事项95项;已梳理民生事项71项,其中“一证通办”事项40项。
2、优化经办模式,着力提升群众“满意率”。参照、学习绍兴柯桥窗口的分模块一窗受理模式,将窗口分成养老综合、医保综合、就业综合、人社综合、劳动关系5大模块窗口,共推出养老综合受理窗口9个,咨询窗口4个;医保综合受理窗口6个,咨询窗口4个,;就业综合受理窗口7个,人社综合受理窗口2个,咨询窗口1个;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入驻行政服务分中心。全面启用“互联网+人社”标准化平台,现已完成社保、人才、人社综合模块对应业务的经办系统转移工作。
3、落实服务下沉,提高基层服务水平。通过各镇(街道)、社区(村)事务公开栏、电子屏、宣传栏等载体,集中对外公布服务下沉事项清单及具体经办机构、经办方式等信息。举办“最多跑一次” 服务事项下沉培训班,深入一线,对各镇、街道、管委会和社区(村)的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业务指导,逐步提高经办人员业务和系统操作水平,提升业务经办量。1-9月,各镇(街道)业务经办总量为2133件,其中排名前三的六横镇、沈家门街道、东港街道分别为837件,723件,268件;9月起,各镇(街道)月度系统业务经办量实现“消零”。
(七)围绕固本强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
1、注重强班子、树导向。制定《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分层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完善“五张个性化清单”,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完整链条和工作格局。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意识,形成双向监管制度。严格执行局党组主体责任报告和一把手“签字背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通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
2、注重常学习、立规矩。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教育引导,成立转业退伍军人创业园党支部。开展“一把手”上“新春廉政第一课”教育和“纪律作风系列课堂”活动,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与规定,及时传达省、市、区纪委全会精神;结合局系统工作例会,开展“党纪教育一刻钟”活动,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开展“蚂蚁精神、引领成长”主题教育和“微家书·传家风”活动,每周及重要节假日发送廉洁教育短信提醒,开展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廉政谈话,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预防。
3、注重严管理、正作风。严格落实内控制度,局党组严格执行“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定《关于推进“清廉人社”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重点岗位、风险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扶贫领域专项自查工作,以“方便、快捷、高效”为目标,开展深化窗口服务行业的“六亮”活动,强化广大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创新创业,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进一步加快普陀军创园建设步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继续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优秀退役军人创业项目,计划今年内完成招募转业退伍军人创业项目50个以上,2019年底之前完成招募转业退伍军人创业项目100个以上。
2、继续做大做强普陀湾众创码头。助力普陀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大科创、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四大产业,面向国内外招募优质创业项目,优先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领先的高成长性项目。力争2019年底普陀湾众创码头入驻企业总数达到300家左右。
3、落实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发展见习基地。大力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工程,规范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管理,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继续推进劳务开发扶贫协作,深入开展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加强政策扶持、创业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强化基层平台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能力。
(二)抢抓引才机遇,着力打造人才高地。
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完善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征集及发布,完成2019年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和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基础性人才认定制度,举办线上线下各类大学生招聘会,鼓励企业引进海外人才和高端紧缺人才。举办我区建筑、水利等行业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晋升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培训班。依托技能培训、技能评价、技能比武等多渠道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职业培训鉴定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制度。
(三)改善民生福祉,织密扎牢社保体系。
精准扩面、动态管理,规范企业社会保险费征缴,用好全民参保登记成果,力争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工作。及时发放女性传统海洋捕捞渔民重新认定后的生活补贴,做好离休干部医疗费预发、结存奖励工作。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改革,出台我区医共体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协议,完善门诊按人头付费试点工作,签订试点机构管理服务协议。
(四)维护平安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强化劳动监察专项检查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加大在建工程项目月工资报备执行力度和劳动监察周巡查力度,健全新增建设工程项目制度,落实全区在建工程建设项目治欠保支长效机制专项督查工作。加强裁审衔接,完善多元化争议处理机制,全面推行以要素式办案为核心的仲裁办案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双爱”活动,开展“双爱”活动宣传周,全面开展试验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做好已建工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作,努力提高集体合同签订率。
(五)强化服务效能,巩固深化“最多跑一次”。
在第一批服务下沉事项的基础上,梳理公布第二批事项录,实现民生事项100%下沉。选取业务办件量较大的东港街道、六横镇作为服务下沉工作试点(镇)街道,分批下沉“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针对展茅街道、虾峙镇、桃花镇等业务量较少的(镇)街道,选取部分典型业务,进行标准化规范指导。落实动态监察制度,按月对各(镇)街道业务经办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抽取2-3个镇(街道),进行实地走访督查,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深入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以大数据、阳光政务和业务协同为重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人社业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人社领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