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736049907R/2019-141505 公开日期 2019-09-12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文号 舟普政办〔2019〕29号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方针政策,信息产业综合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关于印发普陀区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9-12  11: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经信局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属功能区管委会,区属各单位:

《普陀区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610

 

 

普陀区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的战略决策部署,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浙政办发〔201891号)、《舟山市数字经济五年行动计划》(舟政办发〔2018147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坚持数据驱动、创新引领、融合带动,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抓手,以智慧海洋建设为特色,全力构建海洋数字经济发展体系,为高水平建设开放活力的幸福普陀提供坚强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新型城市化发展深度融合,海洋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海洋数字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打造海洋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数字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力争到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电商发展提速,网络零售额达30亿元以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实现突破性增长,新增产值超亿元数字经济企业5家,上市数字经济企业3家左右。

——产业数字化转型达到新水平。力争到2022年,机器换人、机器联网工程深入实施,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7%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机器联网率分别达60%50%30%以上,累计建成水产云平台等特色行业互联网平台2个,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上云企业1800家,上云标杆企业3家。

——基础设施及要素配套实现新提升。力争到2022年,建成全光网城市,实现海光缆双回路基本覆盖,城市家庭接入能力达到1Gbps,重点公共领域Wi-Fi全覆盖,5G网络基本覆盖,关键基础设施IPv6改造率达到8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建设一批科技研发机构、产业孵化器及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信息化人才200名以上,数字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安全防护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安全可靠可控,网络空间治理、综合监管及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增强。

三、工作任务

(一)数字产业化发展行动。

1.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

融合海洋经济与数字经济两大战略,依托普陀海洋生态创新谷、彩虹鱼深海科技城等平台,大力发展船舶电子、海洋通信、海洋感知装备等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到2022年,力争引进数字经济企业100家以上,培育规上企业10家以上。

——研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等信息系统,推进同博科技基于多系统的海洋渔业船舶定位与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发与规模化应用,促进船舶电子产业发展。

——结合卫星通信主站系统,开展北斗卫星船用导航芯片、接收终端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相应的运维与信息服务,推进船载卫星通讯项目建设与规模化应用,促进海洋通信产业发展。

——开展海上雷达、浮标、潜标等涉海高端传感器以及水面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水下观光与科考潜水器等智能设备研制,加快彩虹鱼智能潜水器产业化,推进同济大学实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促进海洋感知装备产业发展。

2.壮大港航大数据产业。

推进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优化与平台二期开发建设,提升船、港、货信息共享水平。建设船货交易、船舶拍卖、船员服务平台,拓展全景港口、航运+、货物链、企业圈等公共服务功能,提供口岸港航通关一体化服务。加快大数据在港航与口岸管理中的应用,推进港航安全监管、数字口岸、海上阿里巴巴等专业化平台建设,全面提供数字化港口服务,推动港航大数据产业突破性增长。到2022年,力争服务沿江沿海港口、航运、代理等企业2000家以上。

3.培育海洋数字文化产业。

依托国际影视创新产业园、东海音乐节、普陀湾众创码头等平台载体,聚焦影视、新媒体、时尚设计、数字演艺、文博非遗、休闲娱乐等行业,开展分类引导,积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谋划推进欢乐海洋主题公园、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广告和会展服务、艺术品拍卖、网络教学等文化新业态,开发以普陀元素、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海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2年,力争实现海洋文化产业增加值超40亿元。

4.布局数字金融与新零售产业。

依托普陀融资租赁产业园,加强融资租赁为特色的金融创新,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有利条件,打造海上金融小镇,培育数字金融新业态。推进移动支付在商贸旅游、交通医疗、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发展指纹支付、刷脸支付、语音支付等多种新型支付模式,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助推数字金融产业发展。

整合舟山国际水产城电商园、陆港物流电商园等资源,构建智能化电子营销与商务平台,形成线下专业市场+电商云平台+现代物流配套三位一体的数字新零售经济区。推广全链路、全媒体、全渠道的智能营销方式,发展数字化体验消费、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数字新零售产业突破性增长。到2022年,力争网络零售额超30亿元。

(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5.推行智能制造新模式

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入应用,打好“5G+智能制造数字工厂两化融合等系列组合拳。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海工装备、机械加工等行业推进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制造升级。按照建设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建立项目库,抓好分类指导工作,扎实推进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率先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到2022年,累计建成4个示范数字车间、3个示范智能工厂,力争培育3家左右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企业。

——以炜驰机械、正山紧固件等企业为示范,推进机器换人、数字车间、智慧工厂等项目,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鼓励中远海运重工、万邦永跃、鑫亚等企业探索5G技术运用于船舶工业,加快突破协同制造、整船装配、超高压喷水除锈等关键核心技术,创建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智能化生产线。到2022年,力争实现全区船舶修造产业规模超100亿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绿色制造(修造船)、数字化船厂示范基地。

——推进融创、海汇、丰宇等水产加工车间智能化改造项目。利用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海洋生物园区等产业平台,组建产业项目研发合作联盟,推动水产初级加工向高端食品、海洋生物制品等精深加工发展。到2022年,深度应用水产云平台,力争实现水产加工产业规模超100亿元。

6.培育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

围绕行业创新、资源共享、公共服务提升等目标,挖掘企业对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真正需求,培育行业性互联网平台,按照平台服务商贴一点、上平台企业掏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原则,集聚平台服务商的技术、设备、人才力量,提高平台建设实用性和未来优化升级与效能发挥的空间。到2022年,培育2个以上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一批工业APP,通过广泛应用,带动企业提质、增效、降本。

——在船舶修造、机械加工等集聚度较高的行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 培育“1+N”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技术攻关突破共性问题,以万邦永跃、扬帆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代表,推广应用船舶工业互联网平台。

——依托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覆盖水产捕捞、加工、检测、运输、仓储、销售全产业链的水产云平台,发挥国际水产城在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网络市场等方面优势,整合水产大数据资源,全方位提供水产市场行情、价格走势等大数据服务。

7.推进企业上云用云

贯彻落实全省企业上云政策与专项行动,整合区内外第三方专业云服务商资源,以信息化应用意识强、基础好的骨干企业为引领,以点带面,加快推进企业上云用云,提高企业信息化、数字化交互水平,降低企业管理与运营成本。到2022年,力争完成上云企业1800家,培育上云标杆企业3家。

(三)服务业数字化提升行动。

8.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提升。

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仓储、物流、港口、能源(保税油)贸易服务业等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步伐,重点推广智能仓储系统,提供一单到底的仓配一体化服务,优化互联网+”物流,建立集物流上下游在线接单自动调度全程可视化及信息化管控为一体的智慧物流体系。依托江海联运数字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海洋港口协同管理,开展智能理货、智能堆场管理、智慧引航与转运等服务。围绕数字化国际油港海上阿里巴巴建设,发展壮大保税油数字贸易服务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油品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355亿元,打造数字化供油基地与国际油品交易中心。

9.加快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提升。

加快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活性服务业的应用,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为特征,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传统型向智能型转变,拓展智慧康养、智慧旅游、数字化社会治理等社会民生服务领域,培育消费新热点。

——加快数字健康服务业提升。探索海洋生物保健、细胞免疫技术、精准医学等发展方向,培育普陀大健康产业体系,通过数字化转型,完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智慧健康管理等综合功能。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海岛远程医疗,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举办普陀论健高峰论坛等活动,积极引进细胞治疗、辅助生殖、医美抗衰、高端健康管理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普陀国际健康产业中心、大健康产业园、海洋生态创新谷等健康产业平台。到2022年,基本建成国际健康产业中心暨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核心区),力争实现健康业产值超50亿元。

——加快数字化全域旅游服务业提升。建设旅游云基础设施,促进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完善调度指挥中心、综合监测中心、营销服务平台、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等子系统,提高旅游大数据归集、分析和应用能力,实现景区流量管控、出行数据分析、服务质量监控、安全投诉管理等功能。上线一部手机游普陀导览系统,完善一站式旅游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旅游新体验、满意度。运用数字化营销手段,高水准举办国际海岛旅游博览会、国际马拉松、东海音乐节、佛茶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扩大普陀旅游网络影响力。到2022年,力争实现旅游收入累计700亿元。

(四)渔农业数字化提升行动。

10.加快渔农业数字技术应用。

加强渔业系统内外部的信息集成,推进渔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网络化、数字化,开发应用新型捕捞保鲜加工技术装备、渔业生物探鱼雷达、无人船、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捕捞技术及装备,推广卫星通信导航技术在渔业船舶监测调度中的应用。扩大农业物联网技术与节本增效模式应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数字化水产养殖试点示范,全面推进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借助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技术,提供病虫害预测预警、在线咨询与智能诊断、农产品供求信息等服务。

11.发展渔农村电商。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渔农业电子商务创新,协同发展水产品、渔业生产资料供给及休闲渔业领域电子商务,做强国际水产城电商园等水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海产品从渔船到餐桌的源头直供销售模式。深化互联网+三农发展模式,支持建设数字田园、数字化养殖工厂,鼓励渔农村建设线上订单、线上交易、线上服务的渔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旅游设施,鼓励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智能投递终端建设,提高产品流通率,培育发展特色电商村,推进电商+特色有机果蔬、生态养殖、水(海)产品销售,实现渔农村电子商务整体提升。

12.推进渔农产品质量监管数字化。

聚焦水产品、果蔬、畜禽等具备一定条件的渔农产品,与全省渔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进行无缝对接,运用二维码、磁条、RFID技术,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溯,通过全程追溯、检验检测、问题处置等方面合作,推动现有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整合,实现全区渔农业企业规模化生产的菜篮子产品及三品一标渔农产品的可追溯、可监管。

13.加强渔农业应急处置智能化。

运用移动互联网、卫星通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完善渔农业应急指挥网络,布设应急指挥基点,配置移动应急设备,建立省、市、区三级渔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提高对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的综合信息指挥与应急处置能力。

(五)数字城市赋能行动。

14.推进城市数字化。

以建设城市大脑智慧海洋为引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数字化城市数字管理系统的规范建设和高效运行。在城镇建设、交通物流、市场监管、社会信用、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入推进数字工地、数字交通、数字城管、国家海洋观测网等重点项目,组织实施海上枫桥、雪亮工程、智慧停车、移动支付之城等示范试点项目,同时深化惠民信息化应用,打造精准治理、共享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15.优化数字政府服务。

全面赋能并优化数字政府服务,完善网络参与环境下政府科学决策模式,打造在线智慧政府。通过政府职能数字化重塑,做好业务颗粒度细化,实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重点应用,加快浙江政务服务网普陀站点迭代升级,推进浙政钉办公平台建设,完善浙里办移动客户端,推动全区电子政务一体化、协同化及移动化发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增强政府履职效能,加快实现掌上办事掌上办公之区。

16.强化网络信息安全。

统筹布局网络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安全防控技术,加强网络运行安全管理,落实好数据存储和交叉容灾备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通报处置机制及应急防控体系,提高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可靠可控。

(六)科技创新突破行动。

17.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设一批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制(修)订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专项引才行动,对接之江实验室、长三角清华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支持骨干企业在数字经济人才集聚区设立研发机构和异地孵化器,通过项目合作、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团队和高端领军人才,大力培育双创英才和数字工匠。到2022年,累计培育40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中心5个,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能力要实现新突破。

18.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培育一批社会化科技产业转移机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完善数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就地产业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众设、众创、众包、众筹等模式,促进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持本地数字经济企业优先参与数字城市智慧海洋建设,创造宽松发展环境,对选用本地企业产品与解决方案允许容错试用,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

19.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

按照科技+产业+资本+公共服务的联合模式,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企业与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涉海专业性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创新结对行动,共同开展海洋高端制造技术、传感遥感技术等攻关,形成引导撮合在政府、技术研发在高校院所、深度融合应用在企业的政产学研用格局。到2022年,开展产学研企业达到250家,进行技术合作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达40家,数字经济领域首台套产品3件以上。

(七)企业梯队建设行动

20.强化招商引企。

利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江海联运中心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形成的政策优势,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导向,采取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小分队专业招商等形式,引入船舶电子、海洋通信、海洋感知装备与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整体带动我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并加快引入信息工程服务商、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及企业上云专业服务商,为区内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打造生态圈,提供全方位服务。

21.培育中小企业

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新兴领域,培育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高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按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精准扶持政策,实施企业分级培育工程,加快小升规、企转股,围绕专、精、特、新,打造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到2022年,力争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隐形冠军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

22.发展优强企业

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或加强数字技术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推进亩产论英雄改革,倒逼企业在亩均产值、税收总量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建名企、出名品、育名家,实施凤凰行动,引导优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优先支持股改、挂牌及上市,并支持上市企业开展资本运作、跨境投资及并购重组,培育一批数字经济的领军型企业。到2022年,力争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上市企业3家左右。

(八)产业平台升级行动。

23.优化产业功能布局。

建设数字产业平台(园区),对城区产业转型发展区、普陀海洋生态创新谷、普陀大健康产业园、浙台经贸合作区等产业平台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实现城市规划、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等有机融合,实现功能各具特色、产业连片集聚、关联配套完善。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需求,做好园区扩容升级余地的预留,加强合理调整与动态优化。建设数字海岛,以蚂蚁、东极等海岛为示范,重点推进旅游产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建设,突出海洋海岛保护开发,探索建立海陆岛联动的海洋观测监测系统,打造全国海岛数字化建设的样板。

24.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利用普陀湾众创码头、舟山国际水产城、国际影视创新产业园、普陀融资租赁产业园等各类产业平台的建设开发条件,抓好原有产业项目的数字化转型,鼓励以剥离、转型等方式独立发展数字业务,稳步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加快数字经济领域项目的引进和培育,重点发展海洋电子、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制造等新兴产业,部署滚动开发、分步实施步骤,明确节点任务、加强责任落实,形成合力攻坚,确保在平台功能发挥、产业项目投资、数字经济量质提升上出成效,形成一批数字化产业示范产业平台。

25.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结合各类产业平台(园区)的建设、管理、监测和运维的全过程,全力推进园区智能化、数字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以普陀湾众创码头、国际大健康产业园、海洋生态创新谷等十大产业平台为示范,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助推管理服务升级,赋能制造生产流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到2022年,力争实现各类产业平台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九)配套服务提升行动。

26.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深入实施宽带普陀、云上普陀建设,统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设,持续推进光纤入户和无线城市建设,加快5G试商用和IPv6规模部署,提升网络带宽和服务能力。完善感知城市物联网系统,加快推进窄带物联网与万物互联建设。

27.强化金融服务配套。

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来我区设立法人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基金的运作,鼓励成长性企业直接融资,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28.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持续推进投资审批流程再造与服务流程优化,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行清单式的全程减负、店小二式的全程代办、经理人式的全程跟进、监护人式的全程保护,打造成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最营商环境,全力做好数字经济重商、亲商、安商、富商工作,助推数字经济大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宣传部部长、相关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各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全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工作协调、重点项目建设及重大问题决策。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局,负责数字经济行动计划与日常工作的具体落实。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小组,提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指导、决策咨询、评估评价等方面的支撑服务。

(二)加大政策支持

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整合各类扶持政策和财政性专项扶持资金,研究出台数字经济专项政策。设立区数字经济发展财政资金专项,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各类试点示范,重点落实好财政扶持、土地供给、科技创新、人才引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鼓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数字经济发展引导基金,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三)落实督查考核

根据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办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数字经济考核办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明确年度目标和责任分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提出改进措施,落实奖优罚劣,有效调整政策扶持导向。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按照数字经济统计目录分类,结合发展实际及时调整完善,强化日常统计和运行监测,加强数字经济总体情况和变化态势的运行监测分析。

(四)注重引导宣传

    树立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理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各类传媒媒体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政策解读,提升领导干部、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广泛深入宣传发展成效,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定期举办数字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研讨会、交流会、培训会,形成发展数字经济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附件1

普陀区数字经济发展绩效考核表

类别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

浙江省(2017

舟山市(2017

普陀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公式计算

指标责任单位

基础设施(20分)

网络基础设施

城域网出口带宽

Gbps

3

95663

2456

1004

2800

2850

2900

2950

3000

各运营商城域网出口带宽之和(包含冗余带宽)

区经信局

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

Mbps

5

171

160

164

165

167

170

175

180

(各运营商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 × 固定宽带总条数)÷∑各运营商固定宽带总条数

每平方公里拥有移动电话基站数量

/平方公里

3

3.79

6.45

6.53

6.6

6.7

6.8

6.9

7

各运营商移动基站数之和÷行政区划面积(考虑到铁塔在不断整合,可能未来基站还会减少,该项数据预测值不确定性比较大,仅供参照)

数字网络普及

固定互联网普及率

/百人

3

41

43

41

50

51

52

53

55

各运营商固定宽带总条数之和÷常住人口总数

移动互联网普及率

/百人

2

126

113

93

130

135

140

145

150

各运营商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之和÷常住人口总数(部分用户拥有多个手机)

付费数字电视普及率(含IPTV

/百户

2

90

127

149

215

217

219

222

225

(付费数字电视用户数+IPTV用户数)÷总户数(公安)(存在付费和IPTV共用现象,且存在多套房、酒店使用等现象)

信息进村入户覆盖率

%

2

57

96

129

130

130

130

130

130

益农信息社(村级信息服务站)建成数÷行政村数×100%(村)(上报数据有所出入,根据省口径可能进行调整)

区农业农村局

数字产业化(28分)

创新能力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R&D经费相当于营业收入比重

%

5

2.19

1.43

0

2

2.2

2.4

2.7

3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R&D经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营业收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100%

区经信局

人均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

/万人

3

6.28

2.71

2.09

2.7

3

3.5

4.2

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常住人口总数(以每年增加20个有效专利数测算)

区市场监管分局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

%

4

58

29

0.9

1

2

4

7

10

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新产品产值÷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00%(电线电缆类产业难有新产品产值,目前我区该类企业占核心产业产值比重较大,增速可能较慢)

区经信局

质量效益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

%

8

9.37

1.7

1

1.1

1.2

1.3

1.4

1.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GDP×10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目标增速为15%GDP增速约为6%,预计该项指标5年提高1.5倍)

区经信局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

5

35.5

19.6

14.5

15

16

17

18

20

(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年平均用工人数+规模以上信息服务业年均从业人员数)(达到市平均)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亩均税收

万元/

3

25

33

3.7

23

25

27

31

3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亩均税收=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税收÷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占地面积(根据税务数字计算出我区2018年亩均指标,目标达到市平均值)

区经信局

产业数字化(22分)

产业数字化投入

企业每百人中信息技术人员数量

/百人

3

2

1.9

1.5

1.9

2

2.1

2.3

2.5

全社会规上(限上)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数÷全社会规上(限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业人数增加过快,指标变化不大)

区经信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港航分局等行业主管部门

企业每百名员工拥有计算机数

/百人

3

22

23

20

23

24

25

26

27

全社会规上(限上)企业期末计算机拥有数÷全社会规上(限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业人数增加过快,指标变化不大)

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

5

0.3

0.1

0.1

0.24

0.25

0.26

0.28

0.3

全社会规上(限上)企业信息化投入÷全社会规上(限上)企业营业收入×100%(达到省平均水平)

产业数字化应用

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购销存管理普及率

%

3

60

54

52

75

75

75

75

75

应用信息化进行购销存管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使用信息化管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00%(保持75%水平)

区经信局

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生产制造管理普及率

%

5

41

35

27

61

62

63

64

65

应用信息化进行生产制造管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使用信息化管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00%(保持60-65%水平)

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物流配送管理普及率

%

3

13

15

18

49

50

50

50

50

应用信息化进行物流配送管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使用信息化管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00%(保持50%水平)

新业态 新模式 15分)

电子商务

人均电子商务销售额

/

3

12076

3568

959

3000

3500

4500

6000

8000

人均电子商务销售额=全社会规上(限上)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常住人口总数(需商务局搭建平台提高企业电商水平)

区商务局、区经信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港航分局等行业主管部门

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

%

3

55

7

7

10

11

12

13

15

网络零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

区商务局

工业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

4

3.4

0.5

0.2

1.8

2

2.3

2.6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0%(达到省平均水平)

区商务局、区经信局

数字金融

人均银行机构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业务量

/

5

326

105

0

视将来全市下发指标为准

银行机构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业务量÷常住人口总数(目前该项全省县市均为0,以之后市下发相应指标为准)

该项指标仅对市考核

互联网+政务服务(15分)

数字民生

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GB/

3

23

19

15

79

82

85

90

100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常住人口总数(5G时代此项指标增速较快,目标达到100GB/人)

区经信局

客车ETC使用率

%

2

38

39

39

视普陀高速口建设而定

客车ETC流量÷客车流量×100%(目前普陀区域无高速,视将来建设情况再定)

全市取相同分值

数字政府

服务方式完备度

%

2

86

64

62

62

65

70

75

80

达到省平均水平

区政府办(区大数据局)

服务事项覆盖度

%

2

88

99

78

80

82

84

87

90

办事指南准确度

%

2

91

90

92

92

93

94

95

95

在线办理成熟度

%

2

80

79

74

74

75

76

78

80

在线服务成效度

%

2

79

71

79

80

82

84

87

90

 

附件2

普陀区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计划表

项目所属

细分领域

重点项目

建设任务

计划投资总额(亿元)

投资建设

起止年限

投资建设

基本类型

责任

单位

1

船舶修造业数字化转型

深入推进万邦永跃船舶维修技改项目、万邦永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项目、舟山鑫亚船舶修造厂区智能化提升工程项目、舟山中远船舶及海洋工程的智能化制造与修改装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造船、海工、修船、改装于一体的国际化大型造修船基地

80亿元左右

2018-2022

政府引导,以企业投资与未来招商为主

区经信局

2

水产加工数字化转型

进一步推进舟山国际水产城项目、水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舟山陆港物流园三期(加工、运输、仓储、销售全链条)工程项目、源美海洋食品标准化智能车间建设项目、中国舟渔水产一体化加工项目、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智能化加工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助推产业跨越性发展,形成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权威国际(舟山)水产价格指数,形成精深化、品牌化、全链条化特色发展格局

50亿元左右

2016-2022

政企共建,加快企业投资与未来招商

区经信局

3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

加快同博科技海洋渔业船舶定位与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发与规模化应用项目、海上通船载卫星通讯项目建设与规模化应用项目、彩虹鱼智能潜水器研制与规模化应用项目、彩虹鱼深海科技城项目、普陀海洋创新谷--科创园建设工程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开发,助推产业突破性增长,形成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30亿元左右

2018-2022

政府引导,以企业投资与未来招商为主

区经信局、经开区管委会

4

数字健康产业

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园三期项目、普陀国际健康产业中心项目、海洋生态创新谷的海洋生物产业功能区建设项目、莲花洋如意小镇、东港养生文化园等平台项目,赛莱特海洋生物保健产品研制与产业化项目、麦大基因检测与解析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辅具、高端医疗器械、健康环保等一批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浙江省健康产业核心区

20亿元左右

2017-2022

政府引导基础上的政企共建,围绕关联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投资与未来招商

区卫健局、区经信局、经开区管委会

5

海洋数字

文创产业

进一步建设开发国际影视创新产业园(版权交易中心)、沈家门渔港文化特色小镇等平台项目,并围绕普陀滨海城市历史文化、人文资源、海洋特色等主题,举办东海音乐节、佛茶文化节等节庆,加快招引互动新媒体、数字演艺、数字音乐、数字阅读、动漫游戏、动画、网剧视频等数字内容产品及应用服务项目,促进海洋数字文创产业快速集聚式发展

20亿元左右

2018-2022

政府引导基础上的政企共建,围绕关联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投资与未来招商

区文广旅体局

6

数字化全域旅游服务业

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开发建设欢乐海洋大世界、东港休闲船舶(艇)避风基地、普陀山莲花湾休闲度假小镇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优化普陀区首个舟山全市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并加快在桃花岛、白沙岛、东极岛、沈家门渔港小镇(含舟山国际水产城)等景点推进一批智慧景区试点示范项目实施,高标举办国际海岛旅游博览会,做响普陀全域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30亿元左右

2017-2022

以政府投资为主(前中期),后期重在加快企业投资与招商,走市场化路线

区文广旅体局

7

保税油数字贸易服务业

加快建设并优化提升中油东顺1000吨成品油泊位、中石化普陀半升洞3000吨级成品油泊位、中石化舟山普储油库1号码头30000吨级成品油泊位、国贸石油3000吨级成品油泊位、中燃小干油库2号码头5000吨级成品油泊位、中兴石油桃花油库2000吨级成品油泊位、龙宇登步油库2号码头5000吨级成品油泊位(兼靠10000吨)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以中石化全球船供油业务中心为主导,做大油品储运和贸易规模,拉升船用保税燃料油数字化贸易进出口总量,带动特色化发展

30亿元左右

2017-2022

政府引导,以企业(燃油国企、大型民企)投资与未来招商为主

区发改局

8

港航大数据

产业

进一步推进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提升优化与平台二期开发建设,加快实施船货交易、船舶拍卖、船员服务、航运云平台、港航安全监管平台、数字口岸平台等项目,建立优化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系统、港航管理系统(二期)、海上交管中心系统、口岸监管系统等一批专业化应用系统,加强各功能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助推数字化港口服务业突破性增长

20亿元左右

2018-2022

政府引导基础上的政企共建,围绕衍生业务发展,加快企业投资与未来招商

区港航分局、六横港航分局

9

数字金融产业

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产业园提升改造项目、海上金融小镇创建项目、新型支付模式(指纹、刷脸、语音支付等)推广应用项目、自贸区金融创新产品(税贷通、跨境电商贷等)应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加快金融新业态引育、集聚及规模化发展

10亿元左右

2018-2022

以政府投资为主(前中期),后期重在加快企业投资与招商,走市场化路线

区发改局

10

数字新零售产业

进一步优化舟山国际水产城电商园、陆港物流电商园项目,并谋划推进数字新零售经济区、(全链路、全媒体、全渠道)新零售模式推广应用项目等,加快数字新零售服务新业务业态发展

10亿元左右

2018-2022

政府引导,以企业投资与未来招商为主

区商务局

11

数字城市(含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群建设、数字政务服务、数字交通、数字城管、数字渔业、数字海防(海事)、数字港航、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优化,以及推进城域网扩容、Ipv6跃迁、5G商用等一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项目,营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30亿元左右

2018-2022

以政府投资为主,并应有效整合电信运营商、数字技术服务商力量

区经信局、区政府办(区大数据局)

12

其他(智能化机械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

加快推进正源标准件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正山紧固件智能制造项目、炜驰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装配及交付项目、六横商用航天产业项目、国际空港普陀山机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高端装备的基础件制造智能化升级,并逐步形成新的增长点

30亿元左右

2018-2022

以企业投资与未来招商为主

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投资促进中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