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区人力社保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开放活力的幸福普陀建设添砖加瓦,增添动能。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始终把创新创业作为动力引擎,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1、成功创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瞄准创建国内一流的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定位,持续做大做强普陀湾众创码头,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今年4月,普陀湾众创码头获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成为我市唯一上榜“国字号”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创业园。截至目前,普陀湾众创码头已面向全国集中招引创业项目9批,累计入驻来自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业团队269家,提供就业岗位2900多个,实际使用面积3.1万平方米。积极鼓励园区企业积极申报省级科技型企业,今年1-11月,普陀湾众创码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新引进市外企业30家,完成全年目标的100%;到位市外资金210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5.2%。
2、大力提升退役军人创业园平台能级。充分整合品牌、政策、平台、服务等优势资源,加强开放先导、区域合作,面向全国,不断提升园区知名度,加快创业项目集聚进度。成立“军创园”创业者联盟,与邮储银行、浙商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专门推出“军创贷”、金融指导等服务,进一步优化园内创业生态。今年1-11月,普陀退役军人创业园新入驻退役军人创业项目38个,累计入驻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个退役军人创业团队。今年1月,“普陀军创园”获评市级众创空间;今年6月,“普陀军创园”获评“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优秀项目奖”。
3、深入推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积极搭建企业和求职者互动平台,完善供求信息网络,实现用工信息无缝对接。今年1-11月,共召开各类招聘会18场,推出就业岗位10581个,达成就业意向491人/次;通过“群岛新区公共招聘网”共发布招聘信息1431条,求职登记488条;切实落实困难人员帮扶政策和稳岗补贴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完成364家企业的社保费返还工作,共返还社保费2042万元;发放稳岗补贴213.63万元,惠及企业364家。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808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5.8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1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95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30.2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2%,完成实际失业率低于2.58%的指标。
(二)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要素,全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1、抓牢高层次紧缺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招引工作。发布《2019年普陀区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开发目录(调整)》和引才招聘计划,将单位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的学历资质条件起点调整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上半年共推出紧缺岗位24个,现已录用紧缺专业人才8名;下半年推出紧缺岗位17个,目前符合开考条件的5个岗位,共 32名应聘者已结束公示,拟在本月底进行考试。结合“三服务”活动,广泛征求和分析重点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用工需求,共进行岗位排摸4次,征集岗位250余个,需求高校毕业生600余人。积极探索创新高校直接招聘办法,组织用人单位参加人才引智洽谈会和各类招聘会,共开展了区级人力资源洽谈会20场,组织65家重点企业参加了2019年“浙江-成都人才招聘会”、“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公益性招聘大会”、“东阳广厦学院校园招聘会”、“渤海船舶学院校招会”等区外招聘会,截至11月底,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317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0.09%。
2、抓实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培训和晋升工作。启动全区建筑等行业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培训报名工作,已完成一期二期培训工作,共参加151人。全区新增培养晋升专业技术人才987人,完成市级指标的123.4%;其中晋升高级职称75人,完成区级指标的136.4%;中级职称380人,初级职称532人。
3、抓好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提升工作。积极开展第四届普陀区技能大师和优秀技能人才评选申报工作,共推荐2019年度省级“领军技能人才”1名,市级“拔尖技能人才”2名,市级“优秀技能人才”17名;评选区级技能大师和技术能手各10名;评选市级技能大师6名,市级技术能手8名。1-11月,全区共有2300余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成绩合格2085人,取得初级工证书891人,中级工证书286人,高级工证书908人。
(三)始终把普惠共享作为根本追求,全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全面推进社保参保精准扩面。充分运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成果,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五费合征制度,积极引导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今年1-11月,新增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395人,新增参加工伤保险10162人;累计参加社会保险单位3906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1011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48%,超过市级指标的1.48个百分点。
2、积极落实各类社保惠民政策。一是调整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即从我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300%,调整为我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二是完成2019年度各行业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及阶段性下调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工作。除一类行业外,2019年现行工伤保险率下调50%,且不低于一类行业费率,共惠及全区3800多家企业,共有2600多家企业降低了工伤费率,减负金额920余万元。三是重新调整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在原有缴费类A、B、C、D档的基础上增设最低生活保障线缴费档,并对60周岁以上人员按每增加1年优惠5%,直至70周岁及以上的优惠50%。缴费调档工作共涉及全区6000余人,目前已重新调档815人。
3、大力提高工伤认定和劳动鉴定质量。加强规范工作流程和监督制度,加大工伤案件的调查审核力度。目前,共受理工伤案件申报1273件,已结案1123件,期限内结案率100%,举办工伤鉴定460人次,其中,病退鉴定23人次。
(四)始终把惩防并举作为重要使命,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持续巩固“浙江无欠薪”示范区创建成果。严格落实实体化办公、考核督办、联合预警、工资月报、重大事件应急处置等制度机制,形成投诉通畅、资源共享、受理快速、责任明确的全方位欠薪防治体系。按“国务院保障农民工资支付考核会议”标准,建设在建工程项目新台账,并对全区新增项目开展“一对一”服务指导。今年1-11月,共指导服务在建工程项目40次,其中包括海岛项目4次。同时,做好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月报备及周巡查工作,共巡查在建工程项目104家,报备农民工34826人,涉及金额2.55亿元。今年9月,区劳动监察大队获评“浙江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暨双爱活动先进组织”,全年未发生因劳资纠纷引起的上访、主流媒体曝光类事件。
2、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人力资源市场整顿、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规情况等专项检查,不断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今年1-11月,共受理劳动监察案件20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0%,涉及人数21人,涉及金额6.26万元,结案率100%;行政处罚案件2件,涉及金额1.25万元。
3、切实提升劳动仲裁调处效能。坚持“以调为主”的结案方式,按照“重调解、慎裁决”的做法,着重对纠纷进行庭前、庭后调解工作。今年1-11月,共立案受理案件278件,其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258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4.8%,涉案金额2107.32万元;已结案件250件,结案率达96.9%,结案金额972.4万元。
4、进一步加大积案化解和初信初访办结力度。深入开展“压责任、强基础、化积案、破难题”专项行动,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89件共205人次,与去年信访件数同期相比下降17.4%。其中,受理网信来电办理共174件,其中来信2件,网上受理148件, 12345来电24件,办结率均为100%。
(五)始终把便民利民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1、积极创新流程精简模式。集中整合梳理部门间“最多跑一次”事项,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已梳理部门间“最多跑一次”事项24项,通过数据共享方式直接或间接取消证明材料41项。认真比对梳理企业、公民生命周期“一件事”事项,已梳理公民事项5项,企业事项1项,并已全部上线测试完毕。
2、完成服务事项流程再优化。对照新“八统一”标准,参照市局做法,逐步扩大高星级服务、跑零次、一证通办、移动办等事项内范围。共梳理出“最多跑一次”事项主项35项,可办事项122,实现权力事项网上可办率、掌上可办率均达100%,跑零次事项占比99.2%,即办件占比80%。截至11月底,“最多跑一次”社会保障类事项网办率达70.94%,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
3、稳步推进基层平台“服务下沉”。按照“整体推进、分类考核、突出重点、社区延伸、提质增量”原则,完善服务下沉整体推进工作机制,实施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机制。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辖区内主要服务对象高频常办事项的办事需求,精选少量事项下沉至社区统办,构建20分钟就近办事圈。截至目前,已梳理公布民生事项34项,向各镇、街道下沉可办事项24项,占比70.59%,超市级指标20.59个百分点。
舟山市普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1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