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002639406K/2020-147183 公开日期 2020-03-11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文号
组配分类 年度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农业水利综合类,农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区农业农村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0-03-11  15:3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我局重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渔农村发展、特色农业提升、民生水利建设和渔农村体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统筹推进“三农”各项工作

一是推进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已完成27项,个性项目7项,已完成1项,其余项目均达到时间进度。二是全域打造美丽乡村。我区获得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称号。虾峙东晓社区村、展茅黄杨尖社区村2个省级精品村已完成各项目工程。市级精品村展茅街道茅洋社区村、登步岛管委会大岙社区村、六横镇青山社区村3个市级精品村项目基本完成建设;2条风景线已完成所有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75万;美丽庭院完成打造900户。三是启动东福山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创建。启动施工设计方案招投标,并拟定对大树湾石屋主体征收处理政策。四是全域提升渔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整洁村庄行动,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渔农村乡镇管理专项工作,重点开展整洁村庄专项行动,共清理陈年垃圾4920吨。纵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完成2015—2017年度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村竣工验收和2018年35个垃圾分类村进行考核验收工作;桃花镇沙岙村完成2019年度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建设。

二、切实推进两项改革

一是完成社区村体制改革工作。我区渔农村社区体制改革完善工作从4月底开始,目前已全面完成改革。改革完善后全区行政村为7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为8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总数减少103个,减少数量全市第一,占全市近一半。二是建立闲置农房激活长效机制。出台闲置农房激活可行性方案,逐步建立闲置农房及宅基地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构建完善闲置农房信息发布、流转经营快速交易平台,推动闲置农房市场双向开放。目前全区已完成激活280套。

三、全面提升三大产业

一是做好农旅融合文章。田园综合体项目自去年9月开园以来,成为舟山旅游网红打卡地。2019年园区共接待游客28.9万人次,完成投资18138万元,引进企业2家;新增桃花镇、东极东福山、白沙岛旅游三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申报30家精品民宿创建任务;完成2019桃花镇申报省级休闲乡村创建项目;完成2020年省级休闲乡村和省级农家乐集聚村项目申报;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17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58%。二是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开展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完成第一批农业绿色发展12个示范项目投资300万。创建桃花省级农业特色强镇,完成7个子项目,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创建桃花市级农业重点乡镇,完成投资280万元。开展“三园一基地”建设,创建完成放心菜园200亩、生态茶园500亩、精品果园300亩、绿色粮油基地600亩;开展智慧农业项目,对普陀观音米整个播种、收割、加工过程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管控。三是做好畜牧业转型升级。继续深化实施美丽畜牧生态工程,六横晨源养殖场通过省级美丽牧场的考核验收,桃花王瑞明猪场新创建市级美丽牧场。

四、不断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强化农产品安全保障。2019年全区农产品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指标达到省、市要求,全区无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产品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加强农业投入品实名销售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60余家次,查处问题8起,立案1起,移送案件1起。全年共组织和参与6场现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现场咨询市民300多人次。

二是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开展渔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工程。2019年,计划内实施农饮水工程4项,计划改造管网13km,总投资848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管网改造12.3km,完成渔农村饮水达标提标1.14万人。开展无违建河道创建工作,排查出违建6处,共计219平方米。

三是强化动植物疫情保障。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坚持防控工作不松劲,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联防联控机制,落实落细外堵内防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我区不发生输入性疫情。抓好植物疫情防控,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执法检查, 11家种子市场均已建档立册,建立3个省级植物疫情监测点。

五、扎实做好三项民生工程

一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出台了《关于对扶贫基地补助的补充意见》;完成基地、社区吸纳低收入渔农户、星火计划项目立项及验收工作;完成17个社区(村)集体经济项目验收、8个集体经济项目验收材料上报和3个社区(村)集体经济项目立项,下拨资金900万元;省定薄弱村总收入已全部达到10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

二是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普陀区2019年水利工程考核投资3亿元。截至12月底已全部完成。做好“美丽河库”和“美丽河湖”创建。对舵岙河,上龙山水库,大铜盘海塘,东港城市河道左右岸进行美丽河库建设。舵岙河省级“美丽河湖”创建已通过省级验收,完成创建5公里,投资2000万。做好河湖库塘清淤和水库清库扩容工作。2019年河湖库塘清淤计划清淤方量为10万方,截至12月底完成清淤方量共计11万方,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水库清库扩容工作计划扩容3座水库2个山塘,共计8.3万方,截至12月底完成清库扩容8.5万方,超额完成年度考核任务。

三是切实做好“三农”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渔农村指导员职能。2019年共计派驻69名指导员。共计走访渔农户4300户,走访困难家庭456人,联系落实困难家庭帮扶结对9对。捐赠扶贫物资4.95万元,落实扶贫资金37.7万元。积极开展渔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做好实用人才、高素质渔农民培训。共举办实用人才及转移就业培训73期,培训总人数2666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4%,超额完成省定任务。订单式培训和特色培训共3期,培训人数138名。

六、不断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一是进一步强化权力制约。认真落实“一把手”“五不分管”制度、“三重一大”等制度,不断提高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水平。加强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构改革后根据机构及职能调整的情况,结合警示教育月活动要求,对全局19个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重新梳理,梳理出62个廉政风险点,并完善了工作流程及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完善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在监督管理领域完善了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全面开通了“掌上执法”,并通过该平台实施了取水许可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饲料兽药及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等,增强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确保了监管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二是全面强化机关内部管理。机构改革后,根据机构及职能调整情况,开展“优选优聘”及时对科室人员及中层干部进行调整,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修订完善了《机关工作人员考勤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试行)》,要求机关工作人员采取钉钉考勤的方式进行考勤,并将考勤情况与个人季度考评结果相挂钩。认真开展基层选人用人突出问题及干部因私出国(境)违规问题专项整治,中层干部的聘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并征求派驻纪检组意见,出入境证件集中保管,因私出国(境)须经党组批准。经排查,我局未发现违规情况。开展了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对部分超面积的办公用房进行了人员的调整,整改后均已符合相关规定。开展了会议(培训)费用及疗休养费用自查,进一步从严落实各项规定与制度。局机关纪委主动履职,靠前监督,积极参与内部招标(询价)、项目评审、工程验收等重要环节,全面加强事前、事中监管,确保执纪监督取得实效。

三是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升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承诺时限压缩比例、即办件比例,经过努力,目前网上办、移动办比例达到95%,政务服务事项跑零次比例达到96%,即办事项比例提升到了76.5%,承诺期限在法定期限基础上平均压缩92%以上。推进无人审批改革,梳理确定农药经营许可(变更)、兽医资格认定等6个事项为我局无人审批事项。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做好投资项目3.0平台应用工作,今年通过3.0平台与全流程系统结办水保审批17件、涉河涉堤审批6件,系统使用率90%以上。

七、认真开展扶贫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摸排全区大小河流共计160条234.86公里,登记在册水库40座,同时坚持每月5-6次的巡查,全年共计巡查71次,累计巡查河道长度316.5公里,出动人员200余人次,严格按照“河长主责、水利主抓、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思路,结合水政执法工作,“无违建”河道创建,围绕河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共检查发现江河湖库“四乱”问题共19个,目前已全部整改销号,整改拆除清理违建面积260平方米,完成无违建河道创建9.77公里。

二是开展扶贫对象认定及扶贫资金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扶贫基地补助的补充意见》,对扶贫基地吸纳低收入渔农户补助发放按基地投入、吸纳人数及工资支出进行进一步量化。启用全国扶贫系统,共享使用浙江省大救助信息平台,完成全国扶贫系统数据录入工作,共计录入 特困户179户182人,低保户1793户2294人,低边户433户782人,其他户423户906人,完成低收入渔农户认定监督检查工作。对部分违规使用的扶贫资金进行了收回,共计收回资金31.2万元。

三是开展村级财务管理集中整治行动。通过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渔业村与农业村合并,带动渔业乡镇进一步提升“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全区渔农村财务管理全部纳入“三资”管理监管网络平台,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三级计算机联网监管。9月底在全区范围内对渔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政策、渔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村务卡和集体资金支付网上审批系统操作等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164人。

四是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申报对象清理行动。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申报审核机制,通过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对全区耕地地力保护对象精准核对。对扶贫专项审计问题即时整改,取消展茅街道违规享受耕地地力补贴的56户对象资格;注销17名死亡人员,转户154名(3名人员健在);注销1名在职公职人员,转户30名(3人查询无,1人未享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