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困境下普陀区船舶修理行业发展思考
发布日期:2020-04-29 16: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2019年船舶修理行业迎来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年,脱硫塔加装业务打破了原有修船市场的供需格局,为船舶修理业带来了难得的利好市场,这股余热本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但今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修船市场的运行节奏,在此冲击下,我区修船企业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一季度实现逆势增长。

一、一季度全区修船行业主要亮点

1、修船市场持续火爆。尽管受疫情影响,企业的有效生产时间缩短,员工复工率不足,但多数企业在春节期间也一直未停工,确保订单能及时交付。一季度全区共完成船舶修理量270艘,其中外轮修理量171艘,占比达到了63.3%,修船载重吨达到2269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9%;规上船舶修理业实现产值15.83亿元,同比增长70.6%;实现出口交货值8.9亿元,同比增长113.1%,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强劲的增长势头也带动了企业的效益继续趋好,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修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74亿元,同比增长193.8%;主营收入利润率为1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253.7%,其中,利润总额达到2.07亿元,同比增长456.9%,亏损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下降38.0%。

3、重点企业贡献突出。船舶修理业作为我区的传统支柱产业,一直是工业经济的强有力支撑点,随着修船市场日趋活跃,鑫亚、龙山、万邦等几家重点企业抓住时机,承接了大量订单,紧锣密鼓地开展修船业务,成为工业增长的“助推器”,3家企业一季度共实现产值10.06亿元,占全区规上船舶修理产值的比重达到63.5%,对全区规上船舶修理业增长贡献率高达72.2%。

4、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修船市场的持续火爆对船坞、泊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资源和工艺设备日益紧张。我区鑫亚船舶自船坞扩建改造以来,着手打造标准车间,提高工艺水平,目前共拥有10个泊位、4座船坞,公司2号基地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码头总长1550米,拥有30万吨级、18万吨级大型干船坞各1座及完善的修船设施和配套设备,有效缓解了“一坞难求”的局面。一季度完成修理量115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7.5%,修船载重吨达到904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4.5%。

二、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通过前期努力,疫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企业员工复工率也基本达到了100%,目前完工量、新增订单量都较为稳定,这无疑给全区工业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国外疫情形势复杂,全球资本市场暴跌,经济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对船舶修理行业尤其是外轮修理的冲击不可小觑。

1、境外疫情的影响依旧存在。目前国外疫情还未得到完全控制,企业面临着外籍船舶因入境难而导致的撤单和延期交付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些修船设备或原材料的制造商很多来自国外,设备及其配件需要从国外转运,船东也需要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而现在某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已出台了出入境管制措施,飞机航班限制,受此影响,部分订单的施工进度将大打折扣,如果疫情持续得不到缓解,未来修船市场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2、脱硫塔安装热潮消退之后带来的影响。2019年以来我区船舶修理行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船舶对脱硫塔的需求,为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从而实现较快增长,然而随着船用重油与低硫油间差价缩小,船东对脱硫塔的需求量将不复以往,而当脱硫塔安装业务接近尾声、归于沉寂之后,企业又将回到以往低附加值的常规修理业务,在那之后,企业能否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都是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3、我区船舶修理行业产业链短。出于节省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以及部分船型对油漆、板材等配套材料的高标准、高要求,船东大多自带材料,修船企业只需提供场地和劳动力,企业创造的总价值偏低,同时,船舶修理业使用国内企业产品较少,使用普陀区域产品更是少之又少,船舶修理业产业链不长,难以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对区域经济推动作用较小。

三、对策和建议

这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要谨慎应对、积极应变,在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审时度势、主动出击,促进修船行业长远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形势研判,做到未雨绸缪。当前全球疫情蔓延造成了不可预知的市场环境,针对订单延期交付或取消的可能性,企业要提早谋划,多与船东交流沟通,调整优化生产计划,指导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充分释放产能,坚持防疫、生产两不误,为船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力争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要转变接单策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努力承接各项修船业务,尤其是豪华游轮、大型游轮、海工平台等高标准、高附加值的修理业务,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效益。

二是加大创新力度,实现转型升级。席卷全球的疫情和脱硫塔安装高峰期交叠,使船舶修理行业变得更加复杂,当下绿色修船又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企业要聚焦绿色修船问题,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多与国内外知名修船企业进行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积极创新和改善修船工艺技术,采用超高压水除锈、环保喷漆等技术,妥善解决各类环境问题,逐步形成“实施绿色修船—提高企业效益—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绿色修船”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引导产业融合,促进集聚发展。此次疫情暴发对于船配产品的采购也产生了阻碍影响,这也反映了自主独立的船配产业链对船舶修造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船舶修理是我区的重点产业之一,要立足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区域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延伸产业链,着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新一代船舶修造产业高地,建设国际化、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特色化的新型船舶工业基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