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753952583W/2020-141481 公开日期 2020-07-21
发布机构 六横镇 文号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舟山市六横岛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发布日期:2020-07-21  15:4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六横镇


项 目 名 称:

舟山市六横岛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委托方(甲方):

舟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担方(乙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 家 事 业 法 人 代 码:

40001083--0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81001)

 

    长:             李晓江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总规划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9年12月


主编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管所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主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刘世晖    城市规划师       硕士

 

项目组成员:        苏迎伏    高级城市规划师

                   吕红亮    工程师           硕士

                   徐一淳    助理规划师

     杨品霞    助理规划师

     胡延芹    助理规划师

 

 

 

 

 


 



 



 



 


 


 

 

 

 

舟山市六横岛总体规划

(2008年-2020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舟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六横开发建设管委会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总体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三章     镇村体系规划

第一节    岛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二节    岛域镇村结构

第三节    建设标准

第四节    城乡协调空间布局

第五节    综合交通规划

第六节    基础设施布局

第七节    综合防灾规划

第八节    环境保护规划

第九节    空间管制

第四章     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

第一节    城市性质

第二节    城市规模

第五章     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第一节    城区空间发展策略

第二节    台门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第三节    峧头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第六章     其他片区发展指引

第一节    龙山产业区

第二节    佛渡产业区

第七章     实施措施

第八章     附则

附表1 岛域村庄建设指引表

附表2 村庄公共设施规划配置标准

附表3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附表4 六横岸线利用指引

附表5 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附表6 资源与环境保护总体控制指标

附表7 台门城区用地汇总表

附表8 台门城区用地平衡表

附表9 台门城区道路一览表

附表10 峧头城区用地汇总表

附表11 峧头城区用地平衡表

附表12峧头城区道路一览表

 


第一章           总则

1                编制目的

为充分发挥六横深水港口资源,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推动浙江省和国家大型企业沿海布局,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城乡各项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受舟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六横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编制《舟山市六横岛总体规划(2008-2020年)》。

2                规划基本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

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7)        《舟山市域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08.5

8)        《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2001.7

9)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

10)    《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岛产业发展规划》(2003.10

3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确定为2008-2020年。其中近期2008-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考虑至2020年以后。

4                规划区范围

规划区范围为六横镇行政辖区,即:六横岛、佛渡岛、元山岛、对面山岛和凉潭岛5个住人岛,30个无人岛,80个礁。总面积约64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43.42平方公里(其中本岛113.82平方公里,佛渡岛9.55平方公里,已批围垦4.13平方公里,未成熟围垦区15.92平方公里)。

5                规划层次

1)        岛域:六横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六横岛、佛渡岛、元山岛、对面山岛和凉潭岛5个住人岛,30个无人岛,80个礁。总面积64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3.42平方公里。

2)        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台门城区和峧头城区。台门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台门居委会和周边9个行政村范围,总面积39.36平方公里;峧头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峧头居委会和周边8个行政村范围,总面积为12.38平方公里。

3)        重点产业区:龙山、佛渡为重点独立工业组团,规划提出控制指引。龙山产业区规划控制范围北至岸线、东南西至山体,总面积约6.58平方公里;佛渡产业区规划控制范围在佛渡岛西部,分为西北物流产业区和西南生活配套区,总面积约1.91平方公里。

6                文本条文中加下划线的黑体内容为本版总体规划的强制性条文,所有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如有修改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程序。

第二章           总体发展目标与战略

7                发展定位

本次规划提出六横岛发展定位为:国际化、现代化、综合性临港产业岛;宜居海港城市。

8                发展职能

1)        国家战略资源储运和能源产业基地

2)        浙江临港重化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3)        浙江综合港口物流、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基地

4)        浙江海洋岛屿休闲旅游基地

9                城镇发展目标

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充满活力、人文环境和谐,基础设施完备的生态宜居海岛城镇。

2020年发展指标:

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20年达到70%

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自来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

10            经济发展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经济效益高,有竞争力,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船舶修造、电力、港口物流等主导产业,成为长三角地区南翼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2020年经济发展指标:

船舶修造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万标箱;煤炭中转吞吐量达到3650万吨;铁矿砂中转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

加快发展港口煤电一体化项目,建立浙江沿海大型火电基地,发电装机能力8x100万千瓦。

11            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险体系,实现社会公平发展,形成公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

2020年发展指标:

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正规执行,人口自然增长率零增长;

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高中普及率大于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30%,医生数每千人达到3.5人;

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社会保险参保率9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小于30%

12            产业发展方向

1)        主导产业发展

l        修造船业

船舶修造业:面向长三角地区大型集装箱、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加快向大型化和高附加值的船舶修理和改装业方向发展,重点开展大型散货船、油轮、化学品船、集装箱船、滚装船、铺管船修理和改装业务以及海上油气田开发的大型设备维修业务。

船舶制造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大型船舶修造改装业发展基础上,逐步发展船舶制造业务。重点发展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大型汽车滚装船、浮式储油船、顶推驳船组、散货船和海洋工程平台等特色产品,带动我国船舶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船舶配套业:以船舶修造和制造业发展,带动船舶配套产业升级和规模扩张,通过内引外联和专业化协作,推动中远舟山船务等大型船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配套企业。重点发展船用机电、中间产品和专业服务等船舶配套产品和企业。

l        物流业

能源原材料战略物资储运业。重点开发金属矿石、煤炭码头,积极发展以陆海联运为特点的物流服务,建立服务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物流中心,煤炭陆海联运中转和配送枢纽,形成开放式、互通型的运输系统、仓储系统和服务系统,逐步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能源原材料战略物资物流基地。

集装箱物流业。重点开发佛渡集装箱码头,形成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重要港区。建立集装箱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海陆、江海等多式联运。依托港区,建设物流园区,引入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国际和国内中转、物流配送和采购、加工分拨业务,逐步向保税物流区方向发展,成为宁波舟山港重要的集装箱物流基地。

2)        战略型产业

l        石化产业

近中期加快小郭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30吨进口原油码头,推进围垦促淤和土地平整工程,加快建设交通、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为石化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远期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积极争取建设大型炼油项目,为区域市场提供原料油和化工原料,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大型化工中间原料和合成材料制造,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流程,建设炼油、乙烯和芳烃一体化的大型石化项目。

3)        基础产业

l        农渔产业

重点开发建设双塘西南部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渔业、蔬菜、柑橘、茶叶、花卉等优势农渔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省级绿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拓宽海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快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多次增值。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建设花卉、蔬菜、水果和海产品休闲观光园,带动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加强市场的冷冻、冷藏、仓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特色花卉、果品、畜禽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第三章           镇村体系规划

第一节  岛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13            岛域总人口

预测岛域常住总人口2020年达18万人。

14            岛域城镇化水平

2020年城镇化水平70%左右,两大城区和两大重点产业区常住城镇人口13万人。

第二节  岛域镇村结构

15            镇村空间结构

六横岛城镇发展空间将形成一轴、两心、两区、多点的结构,引导产业向产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临港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

1)        构建南北城镇经济主轴,产业城镇紧密发展

以龙山产业发展中心,台门和峧头城镇发展中心为节点,建设龙山工业区峧头---台门之间快速交通通道,形成产业和城镇发展主轴线。

2)        壮大两大中心城镇,经济社会分工协作发展

建设峧头和台门两大城区,形成两大中心城镇,加快城镇化发展。两大中心功能互补、分工协作,提升六横岛在宁波舟山区域的地位。

3)        培育两大产业区,主导产业集中高效发展

建设龙山船舶工业和佛渡集装箱物流两大工业区,形成浙江省和舟山市临港工业和物流基地,将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六横岛集聚,推进舟山南部岛屿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4)        调整集中农村居民点,城乡、经济人口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逐步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和中心村集中。依据产业布局和城区布局,调整中心村和基层村布局,形成“多点”集中化发展的居民点。

中心村个数调整为六个,包括五星、双塘、苍洞、田岙、佛渡和悬山等。

基层村建设分类引导,逐步调整。将基层村分为培育和控制发展两类。培育类型村镇原地整治,完善功能,人口适度集中。控制类村镇受大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影响,需要控制和迁并。

岛域各村庄建设指引策略见附表1

16            镇村等级结构

六横镇村体系分为四级:

一级中心:城区,主要包括峧头和台门镇,是六横岛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具有带动全岛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级中心:重点工业区,主要包括龙山工业区,产业具有区际地位,在浙江和舟山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级中心:中心村,是农村社区中心,包括五星、双塘、苍洞、田岙、佛渡和悬山,具有农村社区经济、社会服务管理功能。

四级中心:基层村,是最基层的农村居民点,具有基本的生活居住功能。

17            镇村人口规模结构

城区:峧头城区4万人;台门城区6万人。

龙山工业区:3万人。

中心村:平均规模0.5万人。

基层村:平均规模0.2万人。

18            镇村职能结构

1)        综合型城镇:城区

l        台门城区

依托行政中心建设,积极发展文教卫生、商贸流通等服务业,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建设各类商品性住宅,形成生活服务中心。依托南部旅游休闲区,发展酒店、餐饮,购物等旅游服务业,成为旅游服务中心。整合提升渔业地位,集中发展海产品加工、储运业。

l        峧头城区

重点发展为工业区配套的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积极发展地方工业,重点发展为工业区配套的机电加工制造业。依托煤电一体化产业区,发展配送、仓储、运输等港口物流业。积极发展为工业区配套的居住、文教卫生等生活服务业。

2)        重点产业区:龙山、佛渡

l        龙山船舶工业区

龙山工业区以中远船务和鑫亚造船为核心,形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船舶修造和配套产业基地。

l        佛渡物流区

承接宁波保税港区辐射带动功能,建设深水集装箱码头和国际物流园区,形成舟山群岛南部岛屿对外开放的门户。

3)        农村服务型:农村中心村

五星:发展小型机电加工工业;

双塘:发展港口物流和机电加工业;

佛渡:发展港口交通运输、物流等服务业;

苍洞:发展餐饮、住宿和交通等旅游服务业;依托地方工业园,发展农渔产品加工制造业;

田岙:发展餐饮、住宿和交通等旅游服务业;

悬山:发展餐饮、住宿和交通旅游服务业。

第三节  建设标准

19            城镇建设标准

规划确定综合型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和工业片区建设用地标准二类。

1)        综合型城镇建设用地

台门城区、峧头城区城镇职能为综合型的城区,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采用 105-120平方米Ⅳ级的建设用地标准。

2)        工业片区建设用地标准

工业组团,主要职能为产业发展,人均建设用地75.190.0平方米的用地指标。

20            村庄建设标准

1)        用地标准

村庄用地指标控制在人均150平方米以下。

2)        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通过村庄整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村庄等级,配套建设各类服务设施,具体建设标准见附表2

3)        基础设施标准

村庄基础设施依据小康标准进行建设,具体建设标准见附表3

第四节  城乡协调空间布局

21            岸线利用布局

规划六横岸线利用长度82.3公里,未围垦的滩涂岸线作为生态岸线进行控制,各段岸线长度和利用性质见附表4

22            产业战略布局

六横岛产业布局分为五个区块。

1)        北部发展区

龙山船舶修造产业园:面积约3.7平方公里,占用岸线长度约3公里。沿岸线布局大型修造船企业,在后方适当设置船舶配件产业园。

涨起港油品码头作业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岸线长度约3.5公里。承担原油输入和储运职能,以管道向小郭巨生态友好化工园区输送原油。

2)        东北部发展区

峧头煤电能源产业园:面积约4.2平方公里,占用深水岸线长度约2.1公里,后方适当设置煤化工等配套产业园。

平峧集装箱物流园区:面积约4.4平方公里,占用深水岸线长度约5公里,预留物流产业用地。

双塘集装箱物流园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与佛渡、平峧岸线开发相配套。

3)        西南部发展区

小郭巨生态友好化工园:面积约5.5平方公里,可利用岸线长度约4.3公里。产业空间沿岸线布局,预留充足、集中的发展空间,满足生态友好型化工基地建设。

自主临港产业园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靠近南部预留部分用地,发展鱼产品加工等自主发展的相关临港产业。

生态农业基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

4)        佛渡发展区

佛渡集装箱港口作业区:佛渡区块面积约1.5平方公里,占用深水岸线长度约为4.2公里,建设集装箱港区。在双塘设置集装箱物流中心,发展增值加工业。

佛渡国家三级渔港:能满足当地渔船的停泊补给需要,年卸港量达到1万吨左右,能容纳渔船100艘以上,有一定的岸线、码头和水域规模。

5)        南部发展区

在南部设立风景旅游区,西北至田岙,东南至蚊虫岛,规划控制区总面积约56.4平方公里,其中旅游设施占地约30公顷,发展旅游休闲等相关服务产业。

台门国家一级渔港:年卸港量4万吨以上,可满足600艘以上大、中、小型渔船停泊、避风和补给,水陆域面积分别达到20万平方米和5万平方米以上,渔用岸线长度800米以上,码头岸线长度不少于400米,具备较完善的陆上配套设施,具有吸纳一定数量转产转业渔民能力。

上述产业发展区空间总规模约30平方公里。

23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台门城区形成全岛行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峧头城区形成全岛的临港产业服务中心。

在各产业园区适当设置基本生活配套空间,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依靠中心城镇提供。

建立台门旅游度假服务中心,推动苍洞、田岙、对面山、元山及外围岛屿的休闲旅游开发,形成旅游休闲带。

第五节  综合交通规划

24            对外交通组织

1)        公路

宁波方向:六横至穿山疏港工程,规划为高速公路,中期延伸至北仑疏港高速,远期连接至宁波绕城高速。

虾峙岛、桃花岛方向:六横至虾峙岛、桃花岛连岛工程,为远景预留快速路通道。远期进行专题研究;道路选线需与远景平峧集装箱码头结合考虑;需进行虾峙、桃花岛交通需求预测,如交通量较大,则需另选通道连接六横至穿山疏港工程,减轻台沙线压力。

2)        港口

主要建设并完善台门客货运中心港、大岙客运港、沙岙客运港、龙山港区、涨起港港区、峧头港、佛渡港区、凉潭港区。

台门客货运中心港:完善相应客运码头配套设施,设立高速渡轮及车渡码头;建立千吨级货运码头和货物存储仓库,扩大码头用地规模。旧客运港作为旅游客运专用,配合台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进行建设。

大岙客运中心港:完善相应客运码头配套设施,建立高速渡轮,扩大码头用地规模。

沙岙客运港:改造码头设施,扩大车渡运输能力,增加车渡班次。

龙山港区:主要为船舶修造专用港区,完善相应货运码头配套设施。

涨起港港区:作为原油输入和储运港区。

峧头港:以煤炭为主的大型货运中转港区。

佛渡港区:启动围垦,建设集装箱港区。

凉潭港区:以铁矿石为主的大型货运中转港区。

3)        铁路

规划预留疏港铁路进岛通道。岛内铁路预留通道布置在六横至穿山疏港工程以南,规划预留宽度100米,具体控制宽度依据地形和布设条件在专项规划中明确。

铁路进岛线位考虑两方案:方案一与六横至穿山疏港公路共用通道建设铁路桥;方案二由小郭巨围垦向西北连接至宁波春晓扬沙山以西,采用铁路桥或铁路轮渡方式连接宁波铁路集疏运网络。

具体进岛线位由铁路专项规划研究明确。

25            岛域公路等级与路网结构

岛域公路分为三级,即高速公路、岛域快速路、一般公路。

高速公路:六横至穿山疏港工程。在小郭巨设出入口与台涨线衔接,在平峧设出入口与台沙线衔接,在佛渡岛西侧设出入口与佛渡环岛路衔接。

岛域快速路:“一环两横”结构。其中,一环为由台沙线、台涨线构成的环岛路;两横分别为峧头-小郭巨连接线、台门-杜庄连接线。岛域快速路主要承担各组团间交通需求,设计标准不低于双向4车道,地势平缓地段控制宽度36米,山区及城区段控制宽度,依据依据地形条件及周边土地使用情况,在道路设计中进一步明确。岛域快速路两侧设置515米的防护绿带,具体宽度结合周边情况确定。

一般公路:根据使用功能划分为物流通道、综合通道两类,辅助承担组团间的交通需求。其中,规划六横本岛物流通道为T型结构,横向连接煤电产业区、平峧集装箱码头,纵向连接六横至穿山疏港工程、双塘物流园、生态友好化工园;规划六横本岛综合通道为“U”型结构,连接龙山产业区、大岙客运码头、峧头城区、经五星水库至涨起港;规划佛渡产业区综合通道为“一环一横”结构。

26            客运交通发展策略

建立公共交通、私人汽车、出租车、非机动车等多种客运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完善各个城区、重点产业区间的公共交通网络,保障各组团间交通联系需求。

27            公共交通设施布局

规划设置公交停保场一处,用地面积3.2公顷,设置于台沙线峧头城区段东侧。

规划全岛设置公交首末站8处,其中台门城区3处,峧头城区2处,龙山产业区、佛渡产业区、杜庄工业组团各1处,每处用地规模不小于0.3公顷。

第六节  基础设施布局

28            给水工程

1)        用水量

城镇人口综合生活用水量270/人?日,农村人口单位人口生活用水指标110/人?日,单位人口综合用水指标约430 L/(人·d)。规划期内城市生产生活最大日供水量7.78万吨/日;含煤电一体项目自配水,则合计六横岛水最大日供水量约9.78万吨/日,其中再生水日供水量约1.08万吨/日。

2)        水源

1)依托现有水库改造整合现有自来水厂,由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2.4万吨。

2)海水淡化:在建台门海水淡化厂日供水能力2.0万吨/日。在用水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峧头煤电一体项目利用发电余热淡化海水,日供水能力2.0万吨/日(解决自身生产生活用水,按远景10.0万吨/日能力预留)。

3)临城引水工程,日供水2.3万吨,为饮用水水质。

4)再生水工程,约1.08万吨/日。

3)        给水设施

六横岛内联网供水,佛渡远期纳入六横全岛供水。

规划将峧头城区附近五星水库等水源整合,建设六横水厂,供水能力1.3万吨/日;整合台门城区附近礁潭水库等水源,建设台门水厂,供水能力1.1万吨/日。

台门海水淡化厂日产淡水2.0万吨/日,按产水4万吨/日预留用地,供台门镇区及周边生产生活用水。

煤电一体项目随项目规划2.0万吨/日海水淡化产能。

规划临城引水工程日供水2.3万吨,自峧头登陆,并入给水干管一体供水。

在规划污水处理厂旁建设一座再生水厂,远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部分经过深度处理后进入再生水厂,出水供绿地、道路浇洒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合计总量为1.08万吨/日。

4)        管网规划

引水管线在六横岛并入市政给水干管一体供水。六横岛内各片区、小北港区、双屿港区、佛渡港区供水管网可自成系统。各片区管网之间设管道连结,联合供水,保障供水安全。

29            污水设施

1)        污水处理厂

在梅峙建设六横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日,远期5.5万吨/日。南部发展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能力0.5万吨/日;佛渡发展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能力0.5万吨/日。当南部发展区备用地开发利用时,污水处理站应改造升级为污水处理厂。

为满足再生水回用的要求,污水处理厂内污水需进行深度处理。

再生水厂位于污水处理场东侧,日产水1.08万吨。

2)        污水管网

污水按台门、峧头、龙山、南部发展区形成四个管网体系体系。

3)        污水泵站

规划布置主要污水泵站3处,分别为台门城区西侧;峧头城区东侧;龙山片区东侧。

30            雨水工程

1)        总体原则

雨水管网布置,结合道路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以就近排水为原则。设计雨水管道时,结合用地布局规划,考虑恢复和利用水系、坑塘调蓄雨水。结合景观设计,利用地形测算,开凿符合地形规律和水系生长需求的河道,起到蓄积水源并有利暴雨径流的作用。

2)        雨水管网

规划形成以山体为中心向外发散的水系格局。雨水排放分台门、峧头、龙山、佛渡发展区、南部发展区五个片区收集后入海。

31            电力设施

1)        电源

六横电厂建设500千伏/220千伏联变供电;新建220千伏六横变,占地1.3公顷,变电容量3×180兆伏安。南部杜庄发展区根据石化基地建设进度,按远景预留,随发展需求建设220千伏用户变。

规划峧头城区继续使用110千伏双屿变,扩容至3×50兆伏安。规划在蚊虫山附近选址建设110千伏台门变,容量为2×50兆伏安,按3×50兆伏安预留用地;台门现状35kV变电站近期保留,远期升级扩建为110千伏葛藤变,容量为2×50兆伏安;南部发展区杜庄组团新建110千伏杜庄变,规划期容量2×50兆伏安,远景随组团发展需求调整扩容,按3×50兆伏安预留用地。规划新建110kV横北变,容量2×50兆伏安,按3×50兆伏安预留用地。

继续使用35千伏佛渡变,扩容至2×16兆伏安;根据佛渡发展状况,规划远景升级改造为110千伏变电站。

规划期内110千伏和35千伏总变电容量582兆伏安,按732兆伏安预留。

2)        电网

六横电厂500千伏出线双回经佛渡、梅山至500千伏甬东变并入华东电网。

220千伏六横变由煤电一体500千伏/220千伏联变双回接出;由六横变经元山岛、桃花岛双回接入舟山本岛。

六横岛内110千伏变电站采用并联方式均由六横变双回辐射接出。

电网均采用架空电力线敷设,新建和改建道路同时应预留电力廊道。

32            通讯设施

峧头模块局升级为母局,设计容量5万门;新建台门电信中心局,设计容量在4万门。另外再结合小区或公建建设模块点7每个容量为2000~10000门。

在台门蚊虫山附近建设移动基站1座,占地0.1公顷。

有线电视点规划按每个光节点能覆盖100110个用户,需要布置光节点800个。

保留现状峧头邮政中心;规划新建台门邮政所1处,占地0.1公顷;布置营业网点5~6

33            燃气设施

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气,完善城市天然气管网;城区不便敷设天然气管网的地区以及农村地区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供气,同时大力发展沼气。

规划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压缩比625。新建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储气规模6×150立方米,占地1.5公顷。可选址于峧头城区西侧或梅峙中部。

34            环卫设施

1)        目标

清运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清运率达到100%;城市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60%。生活垃圾收集全部实现容器化、分类化、资源化。水冲式公厕达到70%;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院等特殊垃圾实行分区集中,焚烧后处理率达到100%

2)        垃圾处理转运设施

规划新建一座垃圾处理厂,附带资源回收再生厂,位于六横岛西南部西山咀山脚,日处理垃圾180吨。近期焚烧和填埋处理,远期应采取生化处理或其他更为先进的方式,减少污染。

建设小型垃圾转运站7个,用地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 

规划在台门城区、峧头城区配置环卫管理站各1个,各占地1200平方米;在台门城区、峧头城区配置环卫停车保养场各1个,各占地2500平方米。

第七节  综合防灾规划

35            防洪防潮与防台规划

规划采用截洪沟、排洪沟等工程措施防治山洪,海潮则以堤防、挡潮闸为主,配合排涝措施组成防洪体系,同时需建立台风预警与保障体系。

城区总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岛内一般河道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重要居民点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海堤应按50年一遇防潮标准;主要港区、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为100年一遇,防潮堤环岛修建。主管部门应及时编制防洪防潮专项规划,加快防洪防潮工程的建设实施。

防洪排涝总体布局主要采用“分片治理,高效利用”的原则:适当提高城市地面标高,城镇建设区雨水排放分台门、峧头、龙山三个片区收集后入海;修筑截洪沟、排洪沟以拉截和引导山洪排放,提高水库对雨水的节流能力。

36            消防规划

规划建立快速、高效消防系统,整合报警和通讯网络,在台门、峧头分设消防站点,占地各0.1公顷;明确消防责任区,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努力提高综合消防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建设,从接警起五分钟内到责任区内最远点,以适应保卫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规划建设区内主次干道一侧按间距不大于120米设置市政公用消火栓,规划确定道路宽度超过60米时宜在道路两侧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37            防震工程规划

一般建筑物应按7度设防,供水、供电、通讯、医疗抢救、食品储备等生命线工程和上游水库、学校及中枢机关,以及易产生次生灾害的设施,提高一度设防。详细勘察地质情况,大型建筑物对地质断裂带充分避让。

建立防震减灾指挥中心,由应急指挥系统、前兆系统、分析预报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紧急救援系统、快速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宣教系统七大系统组成。岛域快速路和城区干路为主要避震疏散通道。

避难场所为规划区内大型绿地和空旷场所,共6处。保留村庄居民向周边空旷区域疏散。

38            人防工程规划

遵循“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人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人防工程与消防规划相结合,为生产生活服务,力求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市政管线的敷设应与人防工程相结合,以提高综合防御能力。在人员集聚区或立交转盘等地下方尽量考虑安排人员隐蔽工程。

规划区内战时人口以疏散为主,留城人口50%左右,约9万人,规划建设人防工程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留城人员人均1.0平方米,防空专业人员人均掩蔽工程面积3平方米,并与防空专业配套工程一起规划。

规划主要交通性干道作为人防的主要疏散通道,并严格控制疏散通道两侧的建筑高度,确保交通通畅。

在岛内工作人员中培训、组建人防队伍,加强抢险救灾能力的训练,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剧毒品的管理,避免次生灾害的形成。

第八节  环境保护规划

39            环境质量目标

1)        地面水及海域环境质量规划目标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发展实际,调整海洋功能规划和区划。在港口作业区周边区域调整至四类;风景旅游区与渔业捕捞区海洋功能为一类,二者之间设置满足生活岸线功能要求的二类海洋功能区。具体见附表5

2)        环境空气质量目标

规划区总体需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东南部风景旅游区要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控制。

3)        声环境质量目标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确定六横声环境功能控制总体目标为区域环境噪声为55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70分贝。

在岛域声环境功能控制总体目标指导下,进一步将全岛划分为四类功能区:

一类区:规划区内主要包括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区及高级住宅小区、度假区,是《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一类标准适用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

二类区:主要指规划区内的居住、商业混合区、商贸展示区,是《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二类标准适用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60分贝、夜间为50分贝。

三类区:规划区内主要包括规划加工物流区,是《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类标准适用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65分贝、夜间为55分贝。

四类区:规划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主干道两侧以及港口作业区,主要景观河道沿岸,是《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的适用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70分贝、夜间为55分贝。

40            资源与环境保护目标

六横岛产业发展和建设发展中应特别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体系,实现城乡环境清洁优美、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控制指标见附表7

第九节  空间管制

41            四区划定

从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出发,考虑地质灾害、土地覆被、河湖水体、水源涵养、洪涝调蓄、防风防台、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土壤构成、地貌条件等因素,对建设用地进行限制性评价,提出相应的空间管制策略。本次规划范围内用地(仅六横本岛,不含进行中的围垦项目,总面积105.17平方公里)可分为已建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四类。

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库、生态敏感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区域等为禁建区;以禁建区的主要缓冲区、生态条件较好的水产养殖区、未成熟围垦区和盐田以及具有一定的生态保育功能或工程地质相对较差的区域为限建区;其余具有良好建设条件,建设行为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为适宜建设区。

已建区:共约6.67平方公里,约占整个规划范围的6.34%。现状建成区、交通设施以及本次规划纳入规划建设区的农村居民点等用地,应进行整合,提升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

禁止建设区:共约38.2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规划范围的36.35%禁止城镇建设行为,不得占用该区域用地进行建设,现有违法建设应限时拆除。对在该区域内的居住及工矿用地应及时搬迁并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加强管理力度,禁止在该区内进行有损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对于已经侵占或破坏的用地,应进行生态保育,恢复其生态地位与价值。

限制建设区:共约39.37平方公里,约占整个规划范围的37.43%应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村镇建设应避开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对该区域用地的合理引导,严格控制大量建筑开发对该类用地的破坏;对于已经开发的地区应严格控制建设量,对已破坏的山体、水系、植被应有计划地修复、疏浚、保护和治理。东南部风景旅游区加强适应当地条件的自然资源生态群落建设的研究,注重向物种多样化、本土化,景观复合化趋势发展;适宜以保护环境为主的园林绿地建设及疗养用地等;东北部、南部发展区应控制建设量,建设时序遵循自然演替规律。另有约15.92平方公里未成熟围垦区域应谨慎使用。

适宜建设区:共约20.90平方公里,约占整个规划范围的19.87%城市建设应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需求。

第四章           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

第一节  城市性质

42            台门城区性质

舟山南部岛屿文化、居住和旅游服务中心;六横岛行政中心。

43            峧头城区性质

舟山南部岛屿生产服务中心,六横岛综合产业集聚区。

第二节  城市规模

44            人口规模

台门城区,2020年达到6万人。

峧头城区,2020年达到4万人。

45            用地规模

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1179.2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7.93平方米。其中台门城区城市建设用地558.4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93.07平方米;峧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32.4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8.11平方米;煤电产业区用地规模188.42公顷。

第五章           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第一节  城区空间发展策略

46            空间发展策略

规划六横城区由一主一次的“双心”结构组成,其中台门城区将作为六横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兼顾旅游服务的职能。峧头城区为生产服务中心。

47            城区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台门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台门居委会,以及台门中心村、平峧中心村、礁潭中心村、高峰村、杜庄村、横安村、小湖村、苍洞中心村、田岙中心村共9个行政村。规划范围总面积39.36平方公里,空间增长边界范围总面积1230.11公顷,规划建设区用地规模558.41公顷。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峧头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峧头居委会,以及峧头村、荷花村、坦岙村、山西村、嵩山村、邵家村、石柱头村和东升村共8个行政村。规划范围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总面积683.76公顷,规划建设用地规模432.44公顷;煤电产业区规划用地规模188.42公顷。

第二节  台门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48            发展方向

台门城区的发展方向为现状城区西北方向。在杜庄村南部设置独立工业组团。

49            空间增长边界与用地规模

台门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内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台门主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西南方向以山体为界,东北方向以海岸线为界,总面积9.6平方公里;杜庄工业组团空间增长边界北起台涨路,东起规划八经路,西南至规划围垦中部,总面积2.7平方公里。

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558.41公顷。其中台门主城区建设用地总规模450.03公顷,杜庄工业组团建设用地总规模115.83公顷。

台门城区用地汇总表、用地平衡表见附表78

50            布局结构

台门主城区:以滨海休闲产业带促进旧城升级改造,重点建设“一主两次”公共职能轴,发展行政、文化、公共服务职能,搬迁和整合现状工业项目;规划台二路以北地段,近中期以控制为主,主导功能需与集装箱港区建设相衔接。

杜庄工业组团:容纳台门主城区外迁企业,并积极发展海产品加工、临港型工业等产业,形成独立工业组团。

风景旅游区:包括田岙、苍洞,及元山岛、对面山岛、蚊虫岛等外围岛屿,结合现有休闲旅游设施,建设郊野公园和滨海特色旅游区。

51            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87.12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5.60%,人均14.52平方米。

1)        行政办公用地

新建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在台沙路以北,毗邻城市中心公园,建议采用部门合建形式,政府大楼建议设置于城市广场及台五路以北。

2)        商业金融用地

公共服务中心轴:沿规划台四路东西走向设置,长度约1.5公里,布置商业金融业用地、安排大型宾馆、商业城、金融商贸楼等,形成商业街氛围。

整合老城区的商业金融设施,在台门客运码头周边集中建设酒店,形成传统风貌和旅游度假服务的特色中心。

3)        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在台五路北侧建设文化娱乐综合体,包括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设置内部步行街、增设小型活动场,以方便人的日常文娱活动,形成城区“公共起居室”。

4)        体育用地

规划在文化娱乐综合体东侧新建体育场馆,同时在小区绿地和公园内设置小型体育运动设施,方便居民使用。

5)        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在文化娱乐综合体以南地块新建综合型医院,改造现状卫生院作为居住区级医疗卫生服务设施。

6)        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在新城南区西侧,新建职业中学一处。

7)        基础教育

规划新建中学一所(含高中部),新建小学一所,布置于新城北区;现状台门中学改造为小学;依据服务半径,设置幼儿园6处。

8)        其他公建

规划新建敬老院一处。

52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总规模179.39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32.13%,人均居住用地29.90平方米。

台门主城区住房供给偏向中高端和区域休闲度假型人群,类型以商品住宅为主,配套部分经济适用房、产权酒店等;杜庄工业组团仅配置职工宿舍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保障性住房(含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用地供给比例不低于总居住用地的10%

居住用地分为三个居住。旧城提升区容纳居住人口约2.3万人;新城北区2.1万人;新城南区1.6万人。

空间增长边界内涉及村庄建设用地112.12公顷,以村民住宅为主。规划建议依据新农村标准逐步改造,补充公共设施、市政设施供给,逐步向城市型住区改造。

53            工业仓储用地

规划工业总用地69.2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8.50%,人均工业用地11.54平方米。

台门城区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杜庄工业组团,发展海产品加工业、网具业、水产饲料业、海洋生物药业、渔船修造业等临港特色产业,园区用地总面积115.83公顷。

依托台门国家一级渔港的优势,整治在渔港附近的零散工业,形成特色渔业生产和参与型娱乐休闲相结合的综合功能区。

依据产业布局,规划适当设置仓储用地,工业企业可自配仓库。

54            绿地

规划绿化用地97.45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7.45%,人均16.24平方米,其中公园用地25.00公顷,人均4.17平方米。

公园:行政中心以南结合现状水塘和建筑设置中心公园;结合山体,设置三处中小型城市公园。在居住小区内适当布置大于1公顷的居住区级公共绿地。

带状绿化:主要河流两侧设置宽5米至20米不等的绿化带;台沙路两侧各设置15米宽绿化带;在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绿化隔离带不小于10米;在高压线两则各设置绿化防护带。

郊野公园:结合城区附近山体,保育植被,种植树木,形成环绕城区的郊野森林公园。

55            旧区改造规划

1)        建设用地调整

适时搬迁修船、渔产加工等企业,对现有设施进行局部改造,置换为滨海休闲娱乐功能;

适时拆迁现状食品厂,整理土地,进行公共职能服务轴的开发准备;

2)        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逐步改变沿街商业建设的现状,适度集中;

沿港路渔产加工企业和修船厂逐步搬迁的同时,引入餐饮、零售商业等职能,推动建设滨海休闲带;

3)        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推动公交线网建设,合理设置公交站点;

结合台门客运码头建设,补充社会停车场;

改造原客运码头,作为旅游专用码头,补充社会停车场;

4)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56            道路交通规划

1)        道路等级

台门主城区、杜庄工业组团的城市道路划分为三个等级:

岛域快速路:台门城区段红线宽36米,杜庄工业组团段台涨路红线宽度36米,二经路红线宽度24米,设计车速40-60公里/小时。

城区干路:红线宽24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城区支路:红线宽14米,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风景旅游区内道路划分为两个等级:

景区干路:红线宽12米,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景区支路:红线宽7米,设计车速20公里/小时。

2)        路网结构

城市路网采用方格网形式,规划干路系统为六横六纵,局部地区依据地貌特征和现状格局适当变化。

规划道路主要指标见附表9

3)        交叉口组织

规划控制台沙路、台凉路、台涨路三条对外联系通道的道路交叉口数量,以保证交通效率。

除门四路与台凉路交口采用分离式立交外,其它交叉口均为平交;岛域快速路与干路的平面交叉口采用扩大渠化交叉口型式,提高通行能力。

4)        交通设施

客运站与客运码头:规划在城区西侧设置长途客运站,保留和扩建台门客运码头,原客运码头改造为旅游专用码头。

社会停车场:城区内部按0.8-1.0m2/人的标准设置社会停车场,台门主城区停车场用地总面积1.62公顷,停车位约600个;杜庄工业组团规划设置货运车停车场。

城市广场:不低于人均0.2平方米,规划在行政中心东侧、公共职能轴内部、客运码头设置5处城市广场,用地总面积6.35公顷;

公共交通设施:台门城区设置公交首末站3处,每处规模不小于0.3公顷。

加油(气)站:根据用地布局和加油(气)站设施要求,合理布局。规划搬迁现状加油(气)站至主城区西部台沙路南侧。

57            供水工程

1)        水厂与水源规划

整合台门供水总站及其他水源水库,建设台门水厂,位于礁潭水库北侧,日供水能力1.1万吨,占地1.2公顷;新建台门海水淡化厂,位于大葛藤山脚,日产淡水2万吨,占地2.8公顷,远景按提产淡水4万吨,占地4.2公顷预留。在梅峙村六横污水处理厂东侧建设再生水厂,日产水1.08万吨,占地1.2公顷。

2)        管网规划

输配水干管采用环状管网为主,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形式。干管沿台沙路、葛田路形成环网,沿曹田路南段、沿港路形成枝状线路。沿台沙路、台涨路与其他片区供水系统连接。

58            排水工程

1)        污水设施规划

1)污水处理厂

在梅峙村建设六横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日,占地3.03公顷,远期5.5万吨/日,占地5.6公顷。新建南部发展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能力0.5万吨/日,占地0.6公顷。

2)污水管网

污水管网以树状分布,将台门、峧头、龙山片区污水集中收集至台门污水处理厂。污水主干管分布于门一路、门四路和曹田路以及台凉路。

2)        雨水工程规划

雨水管网布置,结合道路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以就近排水为原则。分四个体系开凿河道水系、坑塘,收集雨水,分别是新城南区南片、新城南区北片与新城北区、旧城提升区南片、旧城提升区北片,河道水系之间相互联系。

雨水管线按四个片区就近进入河道,最终进入人工池塘调蓄或排海。

在公园绿地利用渗漏材料建造地下集水窖7处。管网以由南至北河由西至东走向,排入河道后入海。利用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将规划部分雨水收集到集水窖,作为市政和绿化用水。

59            电力工程

1)        变电站

规划在蚊虫山建设110千伏台门变,容量为2×50兆伏安,按3×50兆伏安预留用地;台门现状35kV变电站近期保留,远期升级扩建为110千伏葛藤变,容量为2×50兆伏安;南部发展区杜庄组团新建110千伏杜庄变,规划期容量2×50兆伏安,远景随组团发展需求调整扩容,按3×50兆伏安预留用地。建设10千伏变电所4~5座,服务半径0.4公里左右。

2)        电网

110kV台门变由220千伏六横变2回接入,2110千伏由悬山、虾峙岛与本岛连接。110千伏杜庄变由220千伏六横变2回接入。

城区内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电网均采用电力线架空敷设,城区内新建和改建道路应预留电力廊道。

60            环卫设施

规划垃圾转运方式为集装箱化。

小型转运站每0.71平方公里设1座,共4座,其中杜庄工业组团1座,台门主城区3座分别在南部新区西侧、旧城北区和北部新区,每座占地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与周围建筑物的间隔不小于5米。

61            燃气设施

保证液化气储配站的供气服务,规范还瓶站管理,保证供气安全。

规划天然气供气管网采用以中压-低压系统,中压输气压力按02--0.4兆帕设计,低压2500帕。干管由台沙路接入,沿门一路、台二路、葛田路、台七路环状布置。调压站4座,作用半径0.5公里左右。

62            近期建设规模

2010年,规划城区人口2.5万人,用地295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8平方米。

63            近期建设布局与主要建设项目

居住:改造、提升、整合现有住宅,新建居住建筑建议集中在旧城提升区和新城南区东部进行建设;

公共设施:建议尽快启动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站、影剧院等文化设施,综合医院等卫生设施建设,通过公共设施先行,引导中心职能向台门城区迁移;

工业:整合现状工业,加紧建设杜庄工业组团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搬迁;

旅游:结合渔港部分企业搬迁,引入餐饮、手工业及零售业,打造滨海旅游休闲带,强化地方特色;整合龙头跳等现有设施,改建和新建旅游专用码头,延长游线和游客滞留时间,形成特色景区;

绿地:集中建设台门中心公园,同时增加旧城绿化率;

道路交通:加紧干路网建设,完善各组团间的公共交通系统。

64            远景构想

至本世纪中叶,台门城区人口规模稳定在8~10万人。台门主城区公共职能轴向北延伸,与集装箱物流园区相关服务相衔接,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

第三节  峧头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65            发展方向

现状城区向东侧岸线为峧头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向西跨越山体隘口为次要发展方向。

66            空间增长边界与用地规模

峧头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内面积6.84平方公里。空间增长边界南、北方向以山体为界,东至煤电产业区规划范围,西至五星平地水库以西。

规划2020年峧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32.44公顷。峧头城区用地汇总表、用地平衡表见附表1011

煤电产业区为省重点能源项目,未纳入人均用地计算,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188.42公顷。

67            布局结构

规划峧头城区布局为“东工西居”结构。台沙路以东布置峧头产业园;台沙路西侧为生产服务和生活配套区。

以三八路与六横路交口为生产服务中心,沿六横路设置公共服务轴带;自东向西规划设置城南、城北、城西三个居住小区。

68            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35.73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8.26%,人均8.93平方米。

1)        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保留峧头六横路两侧的部分行政办公用地,政府搬迁至台门城区后现状政府大楼作为峧头办事处;部分办公用房进行功能置换,作为居住区级文化娱乐设施,如文体活动中心和图书馆。

2)        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整合六横路两侧商业金融用地,适当增加酒店宾馆用地,提高服务水平,在六横路、三八路交口处形成城区级生产服务中心和居住区级商业中心。

3)        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改建和修缮现状文化活动中心和电影院,发挥其功能;利用行政中心迁至台门后的部分空置建筑,增设青少年和老年活动站;在峧头广场东侧建设居住区级文化娱乐中心。

4)        体育用地

规划不单独建设独立体育场馆,大型活动利用台门体育场馆,小型活动利用中心小学体育场地;在公园、小区绿地内设置小型体育运动设施,方便居民使用。

5)        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扩建普陀区第二人民医院,完善和利用现有设施。

6)        基础教育设施

规划保留六横中学,新建中学一所;原中心小学迁至原峧头中学;原中心小学作为社区教育学院、老年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对面新建六横中心幼儿园。

7)        其他公建

规划新建综合性社会福利院一处。

69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总规模133.28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30.82%,人均居住用地33.32平方米。

峧头城区住房供给偏向中端人群,供给类型包括经济适用房、商品住宅、廉租房等。其中,保障性住宅(含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用地供给比例不低于总居住用地的20%,廉租房可利用现有住宅改造,便于资源节约利用。

居住用地分为城南、城北、城西共三个居住小区。城南容纳居住人口1.0万人;城北2.1万人;西部新区0.9万人。

空间增长边界内涉及村庄建设用地79.02公顷,以村民住宅为主。规划建议依据新农村标准逐步改造,补充公共设施、市政设施供给,逐步向城市型住区改造。

70            工业仓储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72.0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6.66%,人均工业用地18.01平方米。

峧头产业园: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台沙线北侧的峧头产业园,加快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培育或引进煤电、修造船等临港工业的相关配套产业。

煤电一体产业园区:依托小北港燃煤物流项目的建设,培育或引进发电厂、海水淡化等临港型工业,园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煤电产业园为浙江省重点能源项目,规划进行统一控制引导,其用地规模未纳入峧头城区用地平衡。

71            绿地

规划绿化用地58.4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3.52%,人均14.62平方米,其中公园用地10.87公顷,人均2.72平方米。

公园:建设城市公园三处。重点建设六横公园,结合六横烈士陵园、峧头水库和李家水库等资源,开辟平地和山体相结合的城市公园;在蒋军山、五星平地水库周边各设置中小型城市公园一处。此外,在居住小区内适当设置不小于1公顷的居住区级公共绿地。

带状绿化:主要河流两侧设置宽5米至20米不等的绿化带。台沙路两侧各设置15米宽绿化带。在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小于10米;在高压线两则各设置绿化防护带。

加强外围山体的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

72            旧区改造规划

1)        建设用地调整

减少行政办公用地比例,逐步迁移至台门城区。对原行政办公设施进行再开发或改造再利用;

2)        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逐步改变沿街商业建设的现状,集中建设;

加强金融、商贸、酒店、会展等生产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生产服务水平;

3)        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推动公交线网建设,合理设置公交站点,补充社会停车场;

加强东西向联系通道建设,提升各组团的交通可达性;

4)        加强绿地公园建设

整理蒋军山周边用地,结合烈士陵园等现有设施,建设城市公园,提升环境品质。

73            道路交通规划

1)        道路等级

峧头城区的城市道路划分为三个等级:

岛域快速路:峧头城区段红线宽36 ,设计车速40-60公里/小时。

城区干路:红线宽24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

城区支路:红线宽14米,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2)        路网结构

峧头城区位于山体隘口,道路网采用结合地形地貌自由布局的形式,干路系统为三横六纵。

东西方向联系压力较大,规划建设六横南路,以隧道形式联系山体两侧组团,疏解现状六横路交通压力。

规划道路主要指标见附表12

3)        交叉口组织

规划控制台沙路、六横南路两条对外联系通道的道路交叉口数量,以保证交通效率。

规划范围内各交叉口均为平交,岛域快速路与干路的平面交叉口采用扩大渠化交叉口型式,提高通行能力;

4)        交通设施

客运码头:保留煤电产业区西北侧的大岙客运码头,预留扩建空间;

社会停车场:城区内部按0.8-1.0m2/人的标准设置社会停车场,台门主城区停车场用地总面积2.13公顷,停车位约800个;峧头产业园规划设置货运车停车场;

城市广场:不低于人均0.2平方米,规划峧头城区设置城市广场4处,用地总面积2.18公顷;

公共交通设施:台门城区设置公交首末站2处,每处规模不小于0.3公顷。

加油(气)站:根据用地布局和加油站、加气站服务要求,合理布局。规划在峧头工业区东南设置加油(气)站一处。

74            供水工程

1)        水厂与水源规划

规划峧头水厂日供水能力1.3万吨,占地1.4公顷;临城引水工程在此登陆,日引水2.3万立方米。全岛主要水源联网供水。峧头城区与周边村庄一体供水。

2)        管网规划

输配水干管采用复合环状管网为主,沿台沙路、台涨路与其他片区供水系统连接,临城引水管线沿峧大路接入。主干管沿峧大路、六横路、六横南路、六一路、台沙路形成多环体系;次干管以支环和枝状为主。

75            排水工程

1)        污水设施规划

污水处理厂

污水收集至六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为满足再生水回用的要求,污水处理厂内污水需进行深度处理。

污水管网

污水管网以树状分布,龙山片区污水收集后进入峧头城区污水主干管,一并经台沙线集中收集至六横污水处理厂。污水主干管沿六横路、台沙路、横六路分布。

2)        雨水工程规划

水系和雨水管网沿山体向外辐射线设置,与路网结合,就近排水。

旧城改善区依托现状河道,组织西南-东北走向水系,北部新区沿三八路、峧大路组织水系。

雨水管线按旧城改善区、北部新区分片布置,就近进入河道,最终进入人工池塘调蓄或排海。

利用渗漏材料在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处建造地下集水窖7处。

76            电力工程

1)        变电站

现状110千伏变电站一座,继续使用,扩容至3×50兆伏安。建设10千伏变电所4~5座,服务半径0.4公里左右。

2)        电网

110kV峧头变由220千伏六横变2回、宁波220千伏郭巨变双向接入。

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电网均采用电缆,城区内新建和改建道路应同时实施地下电缆建设。

77            环卫设施

建设小型转运站,每0.71平方公里设1座,共3座。现状将军山垃圾转运站保留;新建共2座,分别在北部新区东端和西端,每座占地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与周围建筑物的间隔不小于5米。垃圾转运站外型应美观,操作应封闭,设备力求先进。其飘尘、噪音、臭气、排水等指标应符合环境监测标准,其中绿化面积为1030%

78            燃气设施

保证液化气储配站的供气服务,规范现有换瓶站管理,保证供气安全。

城区西北部选址建设一座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储气规模6×150立方米液态,占地1.5公顷。

规划天然气供气管网采用以中压-低压系统,中压输气压力按02--0.4兆帕设计,低压2500帕。主干管由台沙路接入,沿六一路、六横路、文教路、横一路、台沙路、六横南路呈环状布置,西侧由台沙路接入龙山片区。调压站3座,作用半径0.5公里左右。

远期共新建1座汽车加气站。

79            近期建设规模

2010年,规划城区人口2.4万人,用地307.3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28.0平方米。

80            近期建设布局与主要建设项目

道路交通:完成六横南路隧道工程,争取完成六横南路建设,强化与台门城区、龙山产业区间的公共交通联系。

居住:改造、提升、整合现有住宅,新建住宅项目集中城南、城北居住小区内进行建设;

公共设施:逐步疏解行政办公职能;积极引导酒店、商贸、展览等生产服务设施的置换与建设;

工业:整合现状工业,积极引导企业入驻峧头产业园;

绿地:集中建设台门蒋军山公园,增加旧城绿化率。

81            远景构想

至本世纪中叶,峧头城区人口规模稳定在6~8万人。视小郭巨生态友好石化园区与双塘物流园区建设情况,扩张西部新城区域,形成现代化、国际化、设施齐全的城区。

第六章           重点产业区发展指引

82            规划指引区

龙山、佛渡不纳入城区规划范围,作为独立产业组团予以重点控制。规划指引区总面积8.49平方公里,其中:龙山产业区面积约6.58平方公里,就业人口约3万人;佛渡产业区面积约1.91平方公里,就业人口约0.5万人。

第一节  龙山产业区

83            范围与空间结构

龙山产业区沿岸线延伸,东起涨起港,西至大岙村,南侧山体环绕,以龙山船舶修造园为主体,规划指引区总面积6.58平方公里。优先发展工业、仓储、港口用地,适当设置基本生活服务设施。

龙山段毗邻岸线布置船舶修造核心产业区,南侧适当布置修造船配套产业区,台沙路以南适当布置基本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涨起港段及大岙段适当布置油品储备及相关加工项目。

84            用地布局指引

1)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分为毗邻岸线的船舶修造核心产业区、临港综合产业区和后方配套产业园。

船舶修造核心产业区:依托中远船务、鑫亚船厂、龙山船厂等大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大型船修造业,工业用地总面积约222.92公顷;

临港综合产业区:涨起港段及大岙段沿线布置石油储备及相关加工项目,工业用地总面积约109.81公顷;

配套产业园:布置于船舶修造核心产业区南侧,发展船舶配件、机械维修等相关产业,具体划分为两个小区,工业用地总面积约25.28公顷。

在岸线与台沙路主要交通通道之间,适当布置仓储用地。

2)        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总面积约48.70公顷。新建住宅以职工宿舍和保障性住房为主,为产业工人服务,靠近工业区布局。

村庄安置用地总面积约46.60公顷。拆迁村民的再就业及生活居住问题需统筹考虑,妥善安置拆迁村民,规划建议向南部集中。

3)        公共设施用地

龙山设置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一处,主要包括商业、酒店、文化娱乐、小学、幼儿园、卫生站等设施,其中酒店、文化娱乐等设施除考虑本地居民需求外还应考虑外来船员等流动人口的需求,配建准适当提高。

85            道路交通建设指引

规划形成两横四纵的干路网体系。

规划提升台沙路等级,按照岛域快速路标准进行改造,龙山段道路红线宽度36米,设计车速40~60公里/小时,并在西侧与规划台涨路相连,形成岛域快速路环线,规划限制交叉口间距在400米以上。

延伸鑫亚船厂道路至大岙码头,红线宽度24米,设计车速30~40公里/小时,作为陆路联系的次通道。

需预先重点考虑公共交通建设。规划设置公交首末站1处,用地规模0.3公顷。

86            市政设施建设指引

1)        供水

由台沙路引入给水主干管,与城区一体供水。

2)        污水

内部以树状管网收集后沿台沙路污水干管经峧头进入六横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3)        电力

于老唐家新建一座110千伏横北变,容量2×50兆伏安,由220千伏六横变双回接入,按3×50兆伏安预留用地。

4)        燃气

沿台沙路,由峧头以中压管线接入。

第二节  佛渡产业区

87            范围与空间结构

佛渡产业区引导范围包括岛西北部的物流组团与南部的生活组团,规划引导区总面积1.91平方公里。

佛渡产业区集装箱物流优先发展西北侧与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相对应的区域;基本生活服务职能向南部六横至穿山连岛工程出入口集聚。

88            用地布局指引

1)        工业及仓储用地

佛渡集装箱物流区:结合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建设,优先启动西北侧岸线的集装箱码头建设,用地总面积约80.31公顷;岛内岸线进深有限,集装箱堆场与物流作业需与六横本岛或梅山岛物流用地相结合,利用六横至穿山连岛工程作为专用集疏运通道。

2)        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总面积约26.95公顷,以职工宿舍和保障性住房为主。

村庄安置用地总面积约30.91公顷。拆迁村民的再就业及生活居住问题需统筹考虑,妥善安置拆迁村民。

3)        公共设施用地

佛渡设置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一处,主要包括行政办事处、商业、小学、幼儿园、卫生站等设施。

89            道路交通建设指引

佛渡岛岛域公路分为两级,即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

高速公路:六横至穿山疏港工程,为佛渡对外交通主通道及集装箱疏港通道。在岛域西部与环岛公路相接,设互通式立交;与岛内其余道路交叉口均为采用分离立交形式。

一般公路:“一环一横”结构。“一环”为环岛道路,规划提升道路等级,红线宽度24米,设计车速30~40公里/小时,具体地段可根据地形条件局部调整;“一横”为岛屿中部的东西向联系公路。

完善公共交通网络,连接至六横本岛、宁波梅山岛等周边组团,接入区域公共交通网络。佛渡岛内规划设置公交首末站1处,用地面积0.3公顷。

90            市政设施建设指引

1)        供水

近期使用水库水源净化处理供水,远期由连岛工程引入给水主干管,与城区一体供水。

2)        污水

在佛渡岛东侧中南部新建一座佛渡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约5000吨。

3)        电力

现状10千伏变电所升级至35千伏。远景随建设需求取消35千伏变电站,升级或新建110千伏变电站。

4)        燃气

由六横本岛中压管线接入天然气。

第七章           实施措施

91            完善规划体系,保障经济社会积极有序发展

为指导六横岛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尽快编制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中心城区城市设计以及全岛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综合交通、新农村建设等配套的专项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92            充分协调省域各有关规划,保障开发建设

六横岛规划建设的船舶、能源、港口和化工等重大项目是国家和浙江省的重点项目。需要与省和市等土地、海洋、环境等部门全面协调,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规划中予以重点政策保障,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

93            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六横岛重大建设项目需要水资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等行业的配套保障。依据产业发展需求,省和市有关部门需重点协调解决六横岛大陆引水工程、电力工程的规划建设;协调建设六横联岛大桥工程选线、建设方式等重大问题。

94            加强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落实项目储备

为保证六横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与省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加强石化、港口等重点项目的论证,为“十二五”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做好项目储备。

95            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功能

积极提高舟山市对外开放功能。与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相协调,加快佛渡岛集装箱码头的开发论证,依据市场需求适时开发建设。积极申请设立省级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加快舟山市的对外开放。

96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宁波舟山一体化发展

建立与梅山保税港区区域协调机制,在港口建设和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国际物流等方面加强协作,互利共赢共同建设。

第八章           附则

97            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和战略研究报告)三部分,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98            本规划一经批准,由六横开发建设管委会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部分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总体规划的重要性,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确实保障总体规划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附表1 岛域村庄建设指引表

指引方式

行政村

所在社区


指引方式

行政村

所在社区

培育

整治

佛渡中心

佛渡社区

控制

搬迁

蟑螂山村

龙山社区

大岙村

峧头社区

五星村

五星社区

涨起港村

五星社区

长涂村

小郭巨村

万金村

双塘中心

双塘社区

积峙村

梅峙村

平峧社区

青联中心

双塘社区

苍洞中心

小湖社区

夏家村

小湖村

岑山村

田岙中心

台门社区

滚龙岙村

悬山中心

元山社区

仰天村

城区

整合

龙山中心

龙山社区

横安村

小湖社区

邵家村

峧头社区

高峰村

台门社区

石柱头村

凉潭村

元山社区

荷花村

限制

发展

大脉坑村

龙山社区

东升村

棕桐湾村

峧头村

里岙村

五星社区

坦乔村

杜庄村

小湖社区

嵩山村

五星社区

礁潭中心

台门社区

山西村


平蛟中心

平峧社区

台门中心

台门社区

 

附表2 村庄公共设施规划配置标准

项目

中心村

基层村

行政管理

1

居委会、村委会

教育机构

2

初级中学

3

小学

4

幼儿园、托儿所

文体科技

 

5

文化站(室)、青少年之家

6

灯光球场

7

卫生院(所、室)

商业金融

8

百货商场(店)

9

食品店

10

生产日杂、建材店

11

粮店

12

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

13

饭店、小吃店

14

理发、浴室、洗染店

15

综合修理、加工、收购店

16

蔬菜、副食市场

17

畜禽、水产市场

注:√—应设项目;○—可设项目。

 

 

 

 

附表3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指标项目

设计标准

电话入户率

100

有线电视入户使用率

100

宽带网入户率

30

医疗卫生

村级卫生机构

卫生室

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

90

.道路硬化率

100

安全饮水

城乡统一饮水设施和标准

.排水

有一定的污水处理能力

清洁能源户使用率

100

垃圾收集处理

封闭收集

农村改厕

公厕

达标公共厕所

户厕

无害化厕所户比重达到90%

公共照明

干路有照明设施

绿地率

40

 

附表4 六横岸线利用指引

序号

岸线利用性质

岸线长度(米)

A1

龙山修造船岸线

5400

A2

油品物流岸线

2200

A3

煤炭物流及煤电产业岸线

3000

A4

平峧集装箱物流岸线

5000

A5

台门城区生活岸线

3000

A6

小湖生态旅游岸线

16000

A7

临港产业预留岸线

5000

A8

小郭巨石化产业岸线

5000

A9

小郭巨石化产业配套公共码头岸线

3500

A9

涨起油品物流岸线

1600

B1

佛渡集装箱物流岸线

4200

B2

佛渡集装箱预留岸线

2000

B3

佛渡社区生活岸线

3500

B4

佛渡生态旅游岸线

3000

C1

凉潭铁矿石物流岸线

3500

D1

元山生态旅游岸线

22000

 

 

 

 

 

 

附表5 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区域

2020

地面水

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水源地上游及下游100

Ⅱ类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其他河流

IV

近海海域

港口作业区(距离泊位500米以内)

四类

风景旅游区、渔业捕捞区

一类

其他活动

二类

注:地面水系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海域执行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附表6 资源与环境保护总体控制指标

资源与环境保护目标

2020

远景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80

90

水体功能达标率(地表水、海洋)

80

100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95-100%

100%

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 

 315

329

垃圾回收利用率

80

95

 

 

附表7 台门城区用地汇总表

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公顷)

占总用地比例

主城区

杜庄

合计

1

总用地(空间增长边界)

958.13

271.98

1230.11

100%

2

城镇建设用地

450.03

115.83

558.41

45.4%

3

水域和其他用地

515.55

156.15

671.70

54.6%

其中

水域及养殖

179.25

156.15

335.40

27.27%

耕地

175.22

--

175.22

14.24%

林地

48.96

--

48.96

3.98%

村庄建设用地

112.12

--

112.12

9.11%

 

 

 

 

附表8 台门城区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代号

面积(公顷)

比例

人均用地(平米)

现状

规划



主城区

杜庄

合计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1

居住用地

R

82.9

175.98

3.41

179.39

54.5%

32.13%

176.38

29.90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R2

16.14

174.88

3.41

178.29

10.6%

31.93%

34.34

29.72

其中

住宅用地

R21

11.49

159.33

3.41

162.74

7.6%

29.14%

24.45

27.12

中小学托幼

R22

4.65

15.55

--

15.55

3.1%

2.78%

9.89

2.59

三类住宅用地

R2

66.76

--

--

--

43.9%

--



商住用地

CR

--

1.10

--

1.10

--

0.2%

142.04

0.18

2

公共设施用地

C

7.39

83.58

3.54

87.12

4.9%

15.60%

15.72

14.52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C1

0.54

9.12

1.03

10.15

0.4%

1.82%

1.15

1.69

商业金融业用地

C2

6.56

51.53

1.55

53.08

4.3%

9.51%

13.96

8.85

文化娱乐用地

C3

--

7.42

--

7.42

--

1.33%

--

1.24

体育用地

C4

--

6.55

--

6.55

--

1.17%

--

1.09

医疗卫生用地

C5

0.29

9.45

0.96

4.41

0.2%

0.79%

0.62

0.74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C6

--

5.51

--

5.51

--

0.99%

--

0.92

3

工业用地

M

28.13

8.44

60.8

69.24

18.5%

12.40%

59.85

11.54

其中

一类工业用地

M1

--

8.44

34.18

42.62

--

7.63%

--

7.10

二类工业用地

M2

14.16

--

4.84

4.84

9.3%

0.87%

30.13

0.81

三类工业用地

M3

13.97

--

21.78

21.78

9.2%

3.90%

29.72

3.63

4

仓储用地

W

0.67

0.76

--

0.76

0.4%

0.14%

1.43

0.13

5

对外交通用地

T

1.09

5.21

--

5.21

0.7%

0.93%

2.32

0.87

其中

公路用地

T2

--

1.21

--

1.21

--

0.22%

--

0.20

港口用地

T4

1.09

4.00

--

4.00

0.7%

0.72%

2.32

0.67

6

道路广场用地

S

30.77

69.64

33.79

98.73

20.2%

17.68%

65.47

16.46

其中

道路用地

S1

30.77

56.97

33.65

90.62

20.2%

16.23%

65.47

15.10

广场用地

S2

--

6.35

--

6.35

--

1.14%

--

1.06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S3

--

1.62

0.14

1.76

--

0.32%

--

0.29

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0.99

18.66

1.86

20.52

0.7%

3.67%

2.11

3.42

其中

供应设施用地

U1

0.99

14.39

0.23

14.62

0.7%

2.62%

2.11

2.44

其中

供水用地

U11

--

13.12

--

13.12

--

2.35%

--

2.19

供电用地

U12

--

1.27

0.23

1.50

--

0.27%

--

0.25

交通设施用地

U2

--

3.09

0.19

3.28

--

0.59%

--

0.55

其他

公共交通用地

U21

--

1.13

0.19

1.32

--

0.24%


0.22

其他交通设施

U29

--

1.96

--

1.96

--

0.35%


0.33

邮电设施用地

U3

--

0.53

--

0.53

--

0.09%


0.09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U4

--

0.09

1.44

1.53

--

0.27%


0.26

其他市政设施用地

U9

--

0.57

--

0.57

--

0.10%


0.10

8

绿地

G

--

85.02

12.43

97.45

--

17.45%

--

16.24

其中

公共绿地

G1

--

85.02

12.43

97.45

--

17.45%

--

16.24

其中

公园

G11

--

22.78

2.22

25.00

--

4.48%

--

4.17

街头绿地

G12

--

62.24

10.21

72.45

--

12.97%

--

12.08

9

特殊用地

D

0.15

--

--

--

0.1%

--

0.32

--

10

总计

152.09

442.58

115.83

558.41

100.0%

100.0%

323.60

93.07















注:现状人口0.47万人,2020年规划人口6万人。

 

 

 

附表9 台门城区道路一览表


路名

功能

宽度(米)

长度(米)

断面形式

道路断面

起讫点

台门主城区

台凉路

岛域快速路

36

2260

两块板

4-13-2-13-4

台沙路-台凉大桥

台沙路

岛域快速路

36

4350

两块板

4-13-2-13-4

台凉路-沿港路

台涨路

岛域快速路

36

4520

两块板

4-13-2-13-4

台沙路-杜庄二经路

台湖路

岛域快速路

36

7180

两块板

4-13-2-13-4

台沙路-台涨路

台一路

支路

14

1185

一块板

2.5-9-2.5

门一路-葛田路

台二路

干路

24

1161

一块板

5-14-5

门一路-葛田路

台三路

支路

14

1946

一块板

2.5-9-2.5

门一路-葛藤路

台四路

干路

24

2261

一块板

5-14-5

门一路-滨海路

铜盘路

支路

14

796

一块板

2.5-9-2.5

镇府路-铜盘岛

台五路

干路

24

2311

一块板

5-14-5

门一路-人民路

台六西路

支路

14

225

一块板

2.5-9-2.5

虞家岙路-门二路

台六东路

支路

14

497

一块板

2.5-9-2.5

门四路-葛田路

台七路

干路

24

2595

一块板

5-14-5

台涨路-人民路

长寿路

支路

14

439

一块板

2.5-9-2.5

葛藤路-人民路

永亨路

支路

14

314

一块板

2.5-9-2.5

葛藤路-人民路

门一路

干路

24

1546

一块板

5-14-5

台凉路-台沙路

虞家岙路

支路

14

493

一块板

5-14-5

台六西路-虞家岙

门二北路

支路

14

411

一块板

2.5-9-2.5

台凉路-台二路

门二路

干路

24

1550

一块板

5-14-5

台二路-台七路

府西路

支路

14

261

一块板

2.5-9-2.5

台五路-台沙路

府东路

支路

14

261

一块板

2.5-9-2.5

台五路-台沙路

门三路

支路

14

634

一块板

2.5-9-2.5

台一路-台二路

门四北路

支路

14

320

一块板

2.5-9-2.5

台一路-台二路

门四路

干路

24

1599

一块板

5-14-5

台二路-台七路

门五北路

支路

14

878

一块板

2.5-9-2.5

台二路-台五路

门五南路

支路

14

277

一块板

2.5-9-2.5

台六东路-台七路

葛田路

干路

24

1512

一块板

5-14-5

台凉路-台沙路

门六路

支路

14

750

一块板

2.5-9-2.5

台三路-台沙路

葛藤路

支路

14

2821

一块板

2.5-9-2.5

台凉路-台七路

门七路

支路

14

371

一块板

2.5-9-2.5

台沙路-人民路

镇府路

支路

14

278

一块板

2.5-9-2.5

台五路-长寿路

滨海路

支路

14

603

一块板

2.5-9-2.5

葛藤路-台四路

人民路

干路

24

1350

一块板

5-14-5

台四路-台七路

沿港路

支路

14

1143

一块板

2.5-9-2.5

台沙路-台门渔港

杜庄工业组团

一纬路

支路

14

311

一块板

2.5-9-2.5

一经路-台涨路

二纬路

干路

24

329

一块板

5-14-5

一经路-台涨路

三纬路

支路

14

526

一块板

2.5-9-2.5

一经路-三经路

四纬路

支路

14

746

一块板

2.5-9-2.5

一经路-四经路

五纬路

干路

24

1037

一块板

5-14-5

一经路-五经路

六纬路

支路

14

746

一块板

2.5-9-2.5

一经路-四经路

七纬路

支路

14

321

一块板

2.5-9-2.5

一经路-二经路

八纬路

干路

24

1568

一块板

5-14-5

一经路-台涨路

一经路

支路

14

2086

一块板

2.5-9-2.5

台涨路-八纬路

二经路

干路

24

1173

一块板

5-14-5

台涨路-八纬路

三经路

支路

14

988

一块板

2.5-9-2.5

台涨路-八纬路

四经路

干路

24

750

一块板

5-14-5

台涨路-八纬路

五经路

支路

14

380

一块板

2.5-9-2.5

台涨路-八纬路

 

附表10 峧头城区用地汇总表

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公顷)

占总用地比例

1

总用地(空间增长边界)

683.76

100%

2

城镇建设用地

432.44

63.24%

3

水域和其他用地

251.32

36.76%

其中

水域及养殖

55.12

8.06%

耕地

100.63

14.72%

林地

16.56

2.42%

村镇建设用地

79.02

11.56%

 

附表11 峧头城区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代号

面积(公顷)

比例(%)

人均用地(平米)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1

居住用地

R

107.36

133.28

62.8%

30.82%

160.24

33.32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R2

20.15

100.99

11.8%

23.35%

30.07

25.25

其中

住宅用地

R21

6.14

87.33

3.6%

20.19%

9.16

21.83

中小学托幼

R22

14.01

13.66

8.2%

3.16%

20.91

3.42

三类居住用地

R3

87.21

--

51.0%

--

130.16

--

商住混合用地

CR

--

32.29

--

7.47%

--

8.07

2

公共设施用地

C

15.47

35.73

9.1%

8.26%

23.09

8.93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C1

5.48

9.23

3.2%

2.13%

8.18

2.31

商业金融业用地

C2

9.89

22.36

5.8%

5.17%

14.76

5.59

医疗卫生用地

C5

0.1

1.33

0.1%

0.31%

0.15

0.33

科研教育用地

C6

--

1.32

--

0.31%

--

0.33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C9

--

1.49

--

0.34%

--

0.37

3

工业用地

M

18.38

72.04

10.8%

16.66%

27.43

18.01

其中

二类工业用地

M2

2.89

72.04

1.7%

16.66%

4.31

18.01

三类工业用地

M3

15.49

--

9.1%

--

23.12

--

4

仓储用地

W

--

4.75

--

1.10%

--

1.19

其中

普通仓库用地

W1

--

4.75

--

1.10%

--

1.19

5

道路广场用地

S

28.55

118.09

27.0%

27.31%

42.61

29.52

其中

道路用地

S1

28.55

113.78

26.1%

26.31%

42.61

28.45

广场用地

S2

--

2.18

0.5%

0.50%

--

0.55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S3

--

2.13

0.4%

0.49%

--

0.53

6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0.38

4.80

0.2%

1.11%

0.57

1.20

其中

供应设施用地

U1

0.38

1.62

0.2%

0.37%

0.57

0.41

其中

供水用地

U11

--

1.62

--

0.37%

--

0.41

交通设施用地

U2

--

2.03

--

0.47%

--

0.51

其中

公共交通用地

U21

--

1.22

--

0.28%

--

0.31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U29

--

0.81

--

0.19%

--

0.20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U4

--

0.31

--

0.07%

--

0.08

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9

--

0.84

--

0.19%

--

0.21

7

绿地

G

--

58.46

--

13.52%

--

14.62

其中

公共绿地

G1

--

34.31

--

7.93%

--

8.58

其中

公园

G11

--

10.87

--

2.51%

--

2.72

街头绿地

G12

--

23.44

--

5.42%

--

5.86

生产防护绿地

G2

--

24.16

--

5.59%

--

6.04

8

特殊用地

D

0.71

5.29

0.4%

1.22%

1.06

1.32

9

总计

170.85

432.44

100%

100%

255.00

108.11















注:现状人口0.67万人,规划人口4万人。

 

附表12峧头城区道路一览表

路名

功能

宽度(米)

长度(米)

断面形式

道路断面

起讫点

六一路

干路

24

977

一块板

5-14-5

嵩山路-六横南路

六二路

支路

14

1199

一块板

2.5-9-2.5

六横路-台涨路

六三路

干路

24

437

一块板

5-14-5

六横路-六横南路

文昌路

支路

14

1619

一块板

2.5-9-2.5

范家水库-坦岙村

双屿路

支路

14

1210

一块板

2.5-9-2.5

三八路-六横南路

农贸路

支路

14

239

一块板

2.5-9-2.5

六横路-六横南路

文教路

干路

24

1104

一块板

5-14-5

横二路-连岛高速公路

坦岙中路

支路

14

136

一块板

2.5-9-2.5

六横南路-坦岙路

三八路

干路

24

2707

一块板

5-14-5

横二路-连岛高速公路

六四路

支路

14

482

一块板

2.5-9-2.5

商贸东路-横九路

六五路

支路

14

1592

一块板

2.5-9-2.5

三八路-横九路

六六路

支路

14

1215

一块板

2.5-9-2.5

横四路-横八路

台沙路

岛域快速路

36

2887

两块板

4-13-2-13-4

龙山隧道-连岛高速公路

六七路

支路

14

1688

一块板

2.5-9-2.5

峧大路-横九路

六八路

支路

14

484

一块板

2.5-9-2.5

峧大路-横三路

疏港北路

疏港路

36

2933

两块板

3-14-2-14-3

峧大路-连岛高速公路

峧大路

支路

14

1556

一块板

2.5-9-2.5

台沙路-六横电厂

横一路

干路

24

3301

一块板

5-14-5

峧大路-嵩山路

横二路

支路

14

294

一块板

2.5-9-2.5

文昌路-文教路

横三路

支路

14

446

一块板

2.5-9-2.5

台沙路-疏港北路

横四路

支路

14

479

一块板

2.5-9-2.5

文教路-六五路

东靖路

支路

14

779

一块板

2.5-9-2.5

六横路-文教路

镇府北路

支路

14

254

一块板

2.5-9-2.5

三八路-六五路

六横路

干路

24

3618

一块板

5-14-5

五星路-疏港北路

水库路

支路

14

575

一块板

2.5-9-2.5

六一路-六三路

横五北路

支路

14

210

一块板

2.5-9-2.5

文教路-横五南路

横五南路

支路

14

370

一块板

2.5-9-2.5

文教路-三八路

中心环路

支路

14

293

一块板

2.5-9-2.5

六横路-三八路

横六路

支路

14

136

一块板

2.5-9-2.5

中心环路-六五路

商贸西路

支路

14

267

一块板

2.5-9-2.5

六五路-三八路

六横南路

岛域快速路

36

3020

两块板

4-13-2-13-4

六一路-疏港北路

坦岙路

支路

14

986

一块板

2.5-9-2.5

农贸路-六横南路

商贸东路

支路

14

235

一块板

2.5-9-2.5

六五路-三八路

横七路

支路

14

210

一块板

2.5-9-2.5

六五路-三八路

横八路

支路

14

209

一块板

2.5-9-2.5

六五路-三八路

横九路

干路

24

659

一块板

5-14-5

三八路-疏港北路

港一路

一般公路*

36

862

两块板

3-14-2-14-3

疏港北路-港区

港二路

一般公路*

36

809

两块板

3-14-2-14-3

疏港北路-港区

港三路

一般公路*

36

1175

两块板

3-14-2-14-3

台沙路-港区

港前路

一般公路*

36

1489

两块板

3-14-2-14-3

港一路-港三区

注:*港一路至港四路主要承担物流功能,为物流专用通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