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2020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
发布日期: 2020-07-07  12:3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应急管理局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此次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根据舟山市减灾和防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舟山市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实施方案》(舟减领办[2020]5号)精神,我区各镇(街道)、管委会和减灾委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项宣传教育活动有序开展且顺利完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深化认识,各级高度重视

为切实做好2020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有关工作,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2020年普陀区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实施方案》,加强了对全区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力度。各镇(街道)、管委会和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对宣传活动任务进行分工细化,明确到人,使整个宣传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营造浓厚氛围,扩大防灾减灾日影响,我区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电台和政府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设专栏,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区减灾委制作了公益广告和宣传口号,在区电视台、区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滚动播出,真正使防灾减灾工作和各种公益活动走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月12日当天,普陀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成员单位在沈家门街道茶湾社区和展茅街道沙井村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普陀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问题咨询解答等传统方式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的宣传方式,普及防灾减灾和自然灾害的自救知识,注重增强普通民众防汛防台等风险防范的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此次宣传活动,向市民共计发放了《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宝典》、《突发事件与应对措施》、《公众防台风手册》、《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家庭消防安全小常识》等宣传手册2000余册以及印刷有防灾减灾知识的围裙、扇子、水杯等宣传用品1000余份,让市民进一步掌握了防灾减灾知识,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自然灾害面前能尽量减少损失,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二、创新形式,活动扎实有效

为了牢牢把握今年活动的主题,让更多的城乡居民认识各种灾害的危害,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真正做到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不留盲点,不走过场。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组织媒体说。区减灾委联合普陀区广播电视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今日普陀》报、掌上普陀客户端等全媒体资源,创新宣传方式,策划好选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区广播电视台在《普陀新闻》节目中推出了《防灾减灾日 我区各地举行逃生演练》、《我区举行“5.12”防灾减灾系列主题活动》等系列报道,《今日普陀》报推出了《提高防灾能力 构筑安全防线》稿件,以组图组稿、专题的形式,宣传报道了我区各地举行的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同时在普陀新闻网、“中国舟山普陀”微信公众号、掌上普陀APP等平台上积极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在做好动态性报道的同时,广播电视、《今日普陀》报等媒体随时刊登播出防灾减灾的信息、宣传口号和宣传短片,其中广播集中制作了宣传标语共计6条,全天循环滚动播出。电视制作了宣传标语12条,每天滚动播出6次。报纸制作刊登了《参与防灾减灾 共建幸福建家园》、《善待自然 减少灾难》等相关公益广告。通过在各媒体平台上进行广泛的传播,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知识,使防灾减灾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开展活动促。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 各镇(街道)、管委会和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区人防办对全区22台警报器参加试鸣,鸣响率达100%。联合东港街道在灵秀社区山水人家小区开展了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演练人数80人。联合展茅街道在展茅中心学校开展了人防疏散演练活动,全校近千余名师生参加。在疏散演练的基础上,开展了人防图板展览活动,共展出人防宣传图板28块,发放人防知识手册300余份,在东港凯虹广场大屏播放“5.12”15秒防空防灾知识短片。同时联合市人防办、东港街道在灵秀社区山水人家开展了“文明东港、情系人防”宣传演出。

区文广旅体局及时召开了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会议,具体部署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有效落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组织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充分利用LED宣传屏等载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文化馆在文艺展演活动期间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督促网吧、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和星级旅游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市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各类防灾减灾和自救逃生知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展板宣传,在政府大楼电梯和楼宇字幕显示、电视台播放宣传视频和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方法。活动期间共展出宣传展板11块,播放宣传标语、字幕8条,宣传视频2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500份。此外还开展了区消防监督管理培训会,邀请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对消防监督检查的具体方法和程序进行了细致讲解,通过培训提高了执法人员消防监督意识和业务水平,为下步执法检查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了六米拉梯和挂钩梯拉挂联用操、400米物资疏散救人操、紧急避险与救援技术操、通信器材实操训练、枪炮协同灭火操、纵深灭火救援操等科目训练,进一步提升了全体消防员的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全力做好今年抗洪抢险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洪涝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指战员抢险救援水平,于5月12日组织开展了洪涝灾害专项拉动演练,全体指战员严格按照《洪涝灾害专项拉动任务要点》要求,从力量出动、途中通信、到场报告、灾情侦查、现场通信保障、安全防护等方面,积极开展应急拉动,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大队洪涝灾害下的应急救援能力,为确保抗洪抢险等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维护辖区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镇(街道)、管委会除了和相关单位联合开展活动外,还结合自身特点,以社区为载体,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窗、网格平台、微信群等宣传阵地,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短信推送、微信群推送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提升居民的防灾意识。沈家门街道通过举办讲座和播放视频,为居民们介绍日常生活中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和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居民宣传如何防火、防漏电、防煤气中毒,如遇险情时如何逃生自救,讲课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桃花镇开展了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和校园防震应急演练,通过理论联系实战,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主要新闻媒体关于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报道多达30余篇(次);举办现场宣传教育活动15场次、大型广场活动5场次;悬挂各类横幅标语30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制作防灾减灾知识专题展板200多个;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40多场次;开展演练活动25场次,真正做到了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文,掀起了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热潮。

三、加强检查,排除灾害隐患

区文广旅体局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安全隐患排查。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加强防灾减灾安全隐患排查,对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开展全面检查,博物馆针对渔都风情展馆和沈院两处场馆的全木质结构特点,全面排查了一馆一院12个展厅,严格做到不留盲点、不留隐患。文化遗产科对全区的文保单位进行排查。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和行业管理科对全区的网吧、娱乐场所、星级旅游饭店、景区景点等文化旅游市场的经营场所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减轻灾害风险,宣传周期间共出动人员56人次,检查场所106家次。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了罐装燃气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非法瓶装燃气供应点、违规液化石油气钢瓶、瓶装燃气配送车辆违规运作开展大排查。对本岛辖区内的16家燃气供应站点和海岛乡镇燃气站点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同时加强户外广告设施安全排查。要求辖区内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置业主对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施结构安全情况进行自查,对体量较大的户外广告设施要求所有人落实结构安全性评估,并要求业主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施及时落实加固、改造。局相关科室组织队员对辖区内的户外广告设施进行逐一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相关当事人进行整改。

通过以上活动,在我区营造了浓厚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他们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从而为在灾害到来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奠定了宣传舆论基础和知识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通过此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有力检验了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宣传的组织、指挥、协调和应急情况处置能力。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和机构改革情况,及时调整区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名单,进一步明确了职责、细化分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