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属功能区管委会,区属有关单位:
1-9月,各有关单位严格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开放合作”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数字政府系统建设,稳步推进17项工作任务。其中打造油气全产业链、推动天然气交易市场建设两项工作成效明显;建设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园、实际利用外资两项工作进度落后既定目标。现将具体完成情况通报如下:
一、高水平建设浙江自贸试验区
1.积极争取政策突破。在港航物流、医疗健康、金融财税等领域取得政策支持,争取在海事金融、方便旗船舶回归注册、大宗建材交易交割及运输中心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强在产业投资准入、特许资质配额、国际航行船舶通行、互联网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探索,新增制度创新成果30项。
责任单位:区自贸中心、区发改局、区卫健局、区财政局、区港航分中心(责任单位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完成情况:开展海事金融发展策略研究,委托上海海事大学开展海事金融策略研究,目前已形成课题初稿;完成普陀健康旅游先行区规划初步设计方案。1-9月,新增制度创新成果24项。
2.推动赋权方案红利释放。在区级行动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推进完善油气全产业链、健全船用低硫燃料油供应市场、培育氢能产业、支持航运业务创新发展,加快大宗商品期现市场联动发展等方面制定落地见效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季度跟踪机制。探索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责任单位:区自贸中心、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商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港航分中心
完成情况:并联推进六横的中石化和浙能2个LNG项目:中石化地基预处理已于9月6日进场施工,确保10月完成土地交付,根据预处理进度,将随时进行软基处理工程。浙能方面目前已完成地基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同步完成方案设计专家评审,正在进一步优化,计划10月开展地基处理工程;根据中燃公司诉求,积极对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将润滑油纳入交易品种;已完成《舟山市普陀区综合海事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编制。
3.全面落实浙江自贸区扩区方案。谋划建设油气等大宗商品特色自贸港,探索开展船用LNG加注业务,深化与6个联动创新区合作发展。积极探索建设数字自贸区。
责任单位:区自贸中心、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港航分中心
完成情况:截至9月末,实到注册资金20亿元,实现融资租赁业务余额41亿元,实现金融资本投放量120亿元;融资租赁线上撮合平台已完成后台搭建,进入内测阶段,正根据相关部门和企业意见增设、修改板块及功能;加强与驻外招商机构的对接,通过对接金控协会、以商引商和平台招商等形式,拓展北京、上海等地金融资源,目前部分浙商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金融企业回迁诉求较强,有意向落户普陀。
4.打造油气全产业链。做强中石化船供油业务中心,推动海外供油结算回流舟山。推动区域能源贸易结算中心建设,制定出台招引政策,重点招引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实现油品出口额突破30亿美元,力争增长10%以上。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区港航分中心
完成情况:推进海外结算业务从新加坡回流舟山,1-9月海外结算业务回流达3097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3%;1-9月预计油品出口额达到32.32亿美元,同比增长56.21%。
5.构建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打造国家“双循环”的重要战略节点,谋划建设“双循环经济海上丝绸之路特别示范区”。融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通江达海的江海联运节点,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0%。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加快建设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文旅消费试点城,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网络零售额增长15%。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港航分中心
完成情况:1-9月,港口货物吞吐量7264万吨,增长4%;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连续5个月全市排名第一,网络零售额增长15.2%。
二、高质量发展优势新兴产业
6.加速建设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园。出台海事服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中远等龙头企业招引,力争引进企业30家,扩大供油船队规模;打造全球重要的低硫油加注基地,完成邮轮港码头并购,推动西岙区块一体化发展,实现内外锚地24小时常态化开展外轮供应作业,力争船用燃料油加注量增长30%;完善综合海事服务体系,建设国际船员轮换基地,完善口岸通行、监管等便利化措施,推动长三角区域临时入境许可互认机制。全年实现燃料油供应、外轮修理、航运服务、物料供应等海事服务产值20亿美元,增长18%以上。
责任单位:区港航分中心、区商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区交投集团
完成情况:有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5000吨级码头技改工作已报于市港航局审批,同时与省交通厅接洽中;开展综合海事服务大楼新建工作,已邀请2家设计单位和海事服务专家小组成员进行工作方案探讨,预计10月8日前完成各自设计方案和效果图,邮轮港区域海堤建设及回填工程已完成施工及设计图;积极与舟山市帆板协会谋划邮轮港港区内侧泊位利用工作。同时,与蓝梦邮轮积极商定2022年邮轮停泊计划。1-9月,完成船用保税燃料油加注量196万吨,同比下跌9%;预计实现海事服务产值16.55亿美元。
7.加快建设国际健康旅游先行区。打造大健康产业品牌,探索“健康+旅游”深度融合,打造若干条健康旅游精品线路。积极争取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前沿医疗技术创新试点,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合作,谋划建设舟山肿瘤医院。打造细胞技术“产学研医”基地,加快树兰医院项目工程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大中药药效评价中心。出台健康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继续举办“普陀论健-高峰论坛”活动,招引标志性健康类项目1个。全年实现大健康产值2亿元,力争增长 100%以上,实到注册资金1.5亿元,完成税收1200万元。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文广旅体局
完成情况:加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锐赛生物已建成中药药效评价中心,并承接5项药效评价业务,已成功申报“市级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正在申请省级科技型创新载体;2021“普陀论健”因疫情影响取消举办。
8.提升金融小镇发展能级。加大外资银行招引力度,筹建海洋科技产业基金,挂牌海洋科技银行。做大做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等产业,引导融资租赁企业开展飞机、船舶、油库等租赁业务。全年实到注册资金20亿元,力争实现年融资租赁业务余额超50亿元,增长20%。推动天然气交易市场建设,实现天然气交易额50亿元以上。积极开展QFLP试点。
责任单位:区自贸中心、区发改局、区商务局
完成情况:融资租赁线上撮合平台进入内测阶段,正根据相关部门和企业意见增设、修改板块及功能。赴绍兴、杭州等地拜访当地金控,拓展融资租赁资源;加强以商引商,积极对接北京、上海招商机构和相关客商,目前北京相关企业已明确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意向,具体投资方正在洽谈对接中。截至目前,累计实到注册资金20亿元,实现融资租赁业务余额41亿元,金融资本投放量82亿元;1-9月,实现天然气交易额57亿元。推进QFLP试点工作,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加快出台QFLP相关制度,预计10月份可出台;十维资本已找到境外投资人,于9月初赴普陀围绕注册流程进行具体对接,并拜访市区金融办、市人行、交通银行等了解相关政策,已联合区金融办梳理QFLP项目会商流程。
9.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市场化运作主体,支持具备开展会展业务企业做活做优,切实提高会展企业的展会策划、组织、执行能力。持续培育海洋特色大型展会活动,引导会展企业举办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会展活动,继续打造海稻音乐节、帆船跳岛拉力赛、全国矶钓名人精英赛暨休闲船钓赛、越野东海等海洋海岛特色IP节赛活动,完善会展产业链。鼓励高星级酒店提高展会承载能力。探索推动区内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责任单位:区文广旅体局、区文旅集团
完成情况:组织11家本地文旅企业赴义乌参加第16届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确定2021年舟山群岛第四届“沈家门渔港”全国矶钓名人精英赛活动方案,对接帆船跳岛拉力赛资金等相关工作;因疫情影响,海稻音乐节视情举办,初定于10月中下旬。
三、高能级构建开放合作平台
10.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链接上海自贸区,系统开展“海陆普陀”战略合作,不断深化招才引智、园区共建、产业承接等合作。深度融入甬舟一体化,完善普陀-北仑共建机制,加快建设圆山车客渡码头,加快打造六横梅山甬舟一体化示范区。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人力社保局、区人才发展中心、六横镇
完成情况:支持校企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并全面梳理开展绿色环保新型船舶、海产品高值化利用等多个科技领域项目,并择优推荐中惟科创“深远海智能化养殖产业化”等10个项目申报市科技“揭榜挂帅”项目;指导融创食品“金枪鱼混合蛋白乳化胶粘稳定技术集成及其产业化”等5个项目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推动“水下直升机”获评“5313”项目;白沙岛海上消浪清水综合体完成海上综合装备总体布置设计及相关实验研究;宁波北仑圆山车客渡码头部分已完成了码头项建书、工可、初步设计文本(送审稿)及项目所有涉海专题的报告编制,目前正在开展岸线申报等相关项目前期工作;陆域站场部分目前正在深化设计方案,并与北仑资规局对接项目容积率指标及39.3亩土地具体出让时间、流程;针对省委“七张清单“问题整改措施要求,完成《甬舟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审议稿),并报市政府审议。
11.推动经济产业平台建设。整合形成城西未来智创城、海洋生态创新谷等经济产业平台建设,在产业培育、企业集聚、资产投入等方面作出贡献,力争完成固定投资40亿元以上、新招引企业/项目400个以上、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4.5亿元。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经开区管委会
完成情况:1-9月份,全区八大经济产业平台累计完成投资29.6亿元,新招引企业/项目583家,实到市外注册资金30.5亿元,新增招引企业税收3.8亿元。
12.加强招商引资实效。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重点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引领强的重大项目,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00亿元以上,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其中力争落地20-5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个、10-2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个。加大外资招引力度,突出对重点外资企业的“再招商”,鼓励运用股权并购等方式吸收外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增长11%。
责任单位:区投资促进中心、区商务局
完成情况:预计1-9月份全区实际到位市外资金7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75.00%;累计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
13.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抓好人才飞地建设工作,扩大上海人才飞地效应,新建上海(或杭州、宁波)人才飞地1个以上。全年引育省部级领军(C类)及以上层次人才、新引进落户“5313”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新认定各类人才、兑现各项人才服务保障政策人次均增长10%以上。全年新引进高校毕业生3800名。
责任单位:区人才发展中心、区经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卫健局、经开区管委会、区国资办
完成情况:1-9月,累计完成引育省部级领军(C类)及以上层次人才19人;第一批市“海纳计划”我区共入选创业项目9个、创新项目1个,待上会认定项目1个,已对接入选项目方,督促项目尽快完成注册落户;累计完成新注册“5313”科创领军人才企业6家;累计完成新认定各类人才241人;累计兑现人才服务保障政策312人次。截至目前,累计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605名。
14.提升外贸进出口能级。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契机,迭代升级稳外贸政策措施,出台新一轮开放型经济政策,强化“订单+清单”系统监测运用,培育一批外轮绿色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品牌,稳住油品、船舶、水产品出口基本盘。加大进出口企业招引力度,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服务贸易。积极融入浙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建设,谋划建设茶叶交易中心,常态化开展对台小额贸易,推动进境水果和活体水生动物进口贸易。全年实现外贸出口额增长12%。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经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
完成情况: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对外宣传推介合作区港口优势、产业配套和优美风景,分发专题资料300余册,接洽意向企业近10家;累计完成对台小额贸易3单;帝王蟹项目已完成海关监管、外围配电等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0月上旬全部完成,待确定帝王蟹进口防疫方案后开展首单业务;对接浙茶集团,完成《茶叶加工交易中心实施方案》的起草;累计进出口企业新注册15家;预计1-9月实现外贸出口额287.89亿元,同比增长15.67%。
四、高能级构建开放合作平台
15.实施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深化审批受理无否决、执法监管无偏见、服务提升无止境“三个无”行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力促企业项目投资高效审批,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普陀特色的突破性改革举措。制定建设最优营商环境年度任务清单,落实营商环境工作追责免责机制、社会化监督机制、问题推进机制、常态化宣传机制等,做好营商环境的评价工作,建立以评促改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司法局、区审招办、区市场监管分局
完成情况:征集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参与全市案例评选;启动区级营商环境自查问题整改;开展数字政府-营商环境市场活力的数据需求梳理和申报;配合做好“浙里办营商专区”舟山频道建设,开展我区涉企应用信息调查。
16.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政务服务2.0建设,加快“网上办”“掌上办”和人机联办,线上受理率达90%以上。打造“无证明城市”,推出智能秒办事项50项,清理无谓证明100项。推动“一件事”扩容,将新基建、综合执法、金融风险防范、人才创业创新等纳入“一件事”攻坚,加快“一件事”改革从办事领域向各方面各领域拓展。
责任单位:区审招办
完成情况: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梳理并公布《舟山市普陀区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涉及证明事项7项。推进涉税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等告知承诺事项44项;推动基层证明事项清理,取消相关涉村(社区)出具证明和盖章事项27项,截至目前,累计清理证明事项123项;加快一件事落地实施,“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完成线下窗口成建制入驻;“公民信息变更一件事”6月份上线运行并办理完成14件;“渔业船舶交易一件事” 5月份开始试行并办理完成7件;完成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件事”改革,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提供损失确定、赔偿调解、法院诉讼和保险理赔等“矛调一件事”套餐服务。
17.健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加大“三服务”工作力度,强效落实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和各项减负降本政策。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力争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5%以上、信用贷款增长10%以上。出台产业工人评级奖励政策,引进培育高技能人才1500名,缓解企业用工难。
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人才发展中心、区金融办、区人力社保局、区总工会
完成情况:深化企业网格化零距离服务,建立重点企业直接联系人机制,并开展人员不定期下企宣传制造业新政,截至9月底,已走访企业108家次;已兑现省级中小企业资金675.81万元,完成市级第一批工业资金线上申报(涉及金额330万元,企业31家),并全面启动区级工业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深入落实企业用工难题,完成引培高技能人才1200人,并已出台《普陀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全区小微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224.80亿元,比年初增加32.84亿元,比年初增长17.1%;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24.73亿元,同比增长42.21%。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