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002639406K/2021-147186 公开日期 2021-02-24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 文号
组配分类 年度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农业、水利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02-24  10: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我局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做好农业、农村、水利工作,内外兼修、全域推进,齐心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解得乡愁,传正能量”的海岛乡村大花园,取得可喜成绩。

我区获评2019年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区称号;获评2019年度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双优秀;获评2019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20年获农村部典型通报表扬。我局获评2020年舟山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获评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村固定观察点优秀主管部门;成功承办全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协助白沙成功申请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桃花成功创建省级农业强镇、展茅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海洋与渔业局共同申报成功全省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县。

一、职能工作完成情况

(一)产业振兴开创新局面。不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旅融合、渔农业转型,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一是乡村改革持续发力。积极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办理全市编号0001和0002号经营使用权产权证书,为农房赋权活权提供法律依据。近两年来,全区共计盘活闲置农房600余套,在建闲置农房盘活示范区3个。推进集体经济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上潘孙村级集体建设用地成功出让,打响全市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第一枪”。紧盯重大项目招引,与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开发普陀田园综合体-赛石康养花彩小镇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3亿元。启动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出台配套金融政策,完善宅基地及房屋使用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累计贷款总额21.16亿元。二是农旅融合美村富民。着力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十个十”工程。普陀田园综合体不断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被列为全省十二条精品线之一,全市唯一。打造乡村业态新模式,在黄杨尖村路下徐,由平台公司统一运作,实行免租金、按营收提点的新模式。聚力打造农旅融合集聚地,2020年创建省级休闲乡村1家,创建区精品民宿(渔农家乐)23家。全区渔农家乐接待游客84.65万人次,营业总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9.3%。三是渔农牧业转型升级。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抓好粮食和生猪保供工作。制定粮油生产扶持政策,推动粮食稳产;推动“藏粮于地”,积极推进5000亩高标准农田、900亩高效节水农业建设;挖潜力落实3617亩晚稻生产任务;出台疫情期间速生蔬菜种植的补贴政策。积极推进传统生猪规模养殖场提升改造,全区6家规模养殖场实现美丽化、生态化全覆盖。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培育4家绿色科技示范基地;桃花镇省级农业特色强镇通过省厅验收;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普陀水仙和普陀佛茶列入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录;加强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和执法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美丽乡村谱写新篇章。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打造普陀特色美丽乡村。一是完善配套,打造美丽乡村“内在美”。注重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以建设四好农村公路为契机,提升6条美丽风景线。系统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9%以上,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巨大转变。纵深推进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真正让渔农民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环境中。二是点面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外在美”。挖掘“一岛一品”个性亮点,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风景线建设,2020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美丽风景线1条,新时代美丽乡村16个。在全市率先推行第三方机构测评,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以奖代补的渔农村长效保洁机制。率先全市推进以A级景区村全覆盖助推美丽乡村提质,基本实现A级景区村全覆盖。三是厚植文化,培育美丽乡村“灵魂美”。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推动地域传统文化传承。先后启动10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一般村建设项目,重点推进第七批东福山重点村项目进度。在2019年试点村基础上,今年在各镇(街道、管委会)落实清廉村居试点村建设,新设试点村10个,确定六横镇杜庄村及展茅街道黄杨尖村为重点打造示范点。

(三)民生项目收获新成效。始终牢记使命,关切民生、回应民生。一是新力度确保水利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水利投资3.7亿元。实施流域水系整治3项22.75里,扩排闸(泵)建设5处,完成投资10805万元。省级海塘安澜千亿工程计划海塘10条长7.08公里,完成投资6467万元。实施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建设项目22个,完工14个,完工率达64%,完成年度投资1.37亿元。实施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建设9处,水库除加固3座,山塘新建、整治2座,海塘配套闸泵建设2处,中小河流整治1处,“美丽河湖”建设3处等,其它面上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41亿元。二是新举措确保低收入渔农户增收。完成低收入渔农户低保边缘户“两线合一”调整工作;开展普陀区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工作,合计保障城乡困难群众4000余人;完成全区所有低收入渔农户结对工作,结对率100%;开展8000元以下低收入渔农户排摸,确保我区无8000元以下贫困家庭。三是新政策完善集体经济帮扶。调整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政策,牵头拟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确保改革完善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帮扶政策无缝衔接;在市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及帮扶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目标任务并加大扶持力度和帮扶范围。除此之外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需要贷款的,区里也给予贴息补助。截至目前已上报新一轮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项目5个,六横悬山村虾塘改造项目已完成,其余各村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

一是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根据班子成员及分工变化及时制定并调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和工作要点,以条目式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各相关科室。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开展廉政谈话,进一步分解、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构建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机制。不折不扣完成巡察整改任务,根据巡察反馈意见,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党政“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度、内控制度、编外用工管理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完善,从制度上完善了内部管理。积极开展职能权力运行廉政风险排查,完善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严落实各项制度与规定,认真抓好机关厉行节俭,今年三公经费支出13.8万元,同比下降27.9%。

二是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本人带头开展廉政学习教育,定期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学习。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带领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干部选拔任用、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建设等议事决策方面,坚持班子讨论,集体决策。严格执行“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等制度。对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等重点工作主抓主管,除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外,还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廉政提醒,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同时支持和配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加强正风肃纪和执纪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局党组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握服务中心、服务妇女两条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履行“一岗双责”,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明确分管领导协助党组书记负责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承担分管科站人员的意识形态工作并履行好“直接责任人”职责,既对分管的业务负责,又对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负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统领,强化政治纪律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充分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线下学习和“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APP等线上学习平台,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