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街道紧扣幸福普陀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街道干部群众拼搏奋进、实干攻坚,较好完成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上级交给沈家门的各项任务,获得了“全区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优秀组织”等荣誉。
一、坚持精准施策,狠抓疫情防控力促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国际贸易摩擦、经济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街道精准施策,坚持“两手抓、两战赢”,克服种种困难,加大技改力度,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1、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及时有力。街道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下沉社区、分片包干,层层压实防控责任,街社329人奋战一线,全面做好排摸、规范管控人员、合理分配物资、有序推行“绿码(证)”、卡点管控等重要工作,千余名党员组成33支疫情突击队,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志愿服务,打好全民防疫。同时,成立复工专班,在深化“三服务”中协助解决企业面临的“用工难、物资筹措难、安心返岗难、找房租房难”等问题,为13家企业(17车次)申请包车补助款11.17万元,累计上报9261名返岗人员、发放返岗补助款400余万元,减免52家店面(2-3月)租金2.8余万元。
2、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11月,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8.79亿元,同比上升0.4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2亿元的92.36%,预计全年可实现42.2亿元,同比增长3%,增加值增速达到8%以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4.56亿元,同比增长73.52%,完成全年指标任务37亿元的120.43%,预计全年可实现46亿元,实现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275.10亿元,同比增长7.9%,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0.80亿元,同比增长47.5%;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0.13亿元,同比减少38.8%;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1.70亿元,同比减少14.7%。1-11月,完成渔业总产量8.11万吨,同比增加1.51%,总产值11.38亿元,同比增加11.24%,其中远洋捕捞总产量6.64万吨,总产值9.54亿元,同比增加9.93%。
二、致力城市建设,推动有机更新回升老城区首位度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牵引,强势推进重点项目、五大会战、关键小事,以超常规的力度和措施,破解了一批影响发展的难题难事,主城区首位度不断回升。
1、重点工作加速推进。完成百里滨海大道(普陀段)、东海西路提升改造、鲁家峙动力公园、舟山市南海新润商贸有限公司原南海市场地块等建设工程,沈家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半升洞高端休闲街区项目,住宅部分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现开始室内装修工程,外墙装饰、市政、景观工程同步进行;商业街区完成主体工程的95%;酒店部分开展前期工作,边坡完成50%;鲁家峙童世界,商业2#楼一层顶模板施工,3#楼一层顶钢筋完成,地库桩基完成。城西夏新未来产业发展区块,完成设计招投标、青苗政策处理及部分耕植土剥离,启动未来社区实施方案编制;开展徐福酒业征收谈判,组织电力迁建进场施工。“普陀湾”开发建设,鲁家峙至东港公路工程,海底隧道盾构段已掘进320米,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88.3%;沈家门半升洞客运站场(码头)提升改造工程,码头桩基工程完成10%,站场主体工程附属建筑开始拆除;半升洞智能停车库项目,开展施工图图审及施工、监理招投标工作。中央山体公园建设,青龙山部分施工单位进场施工,进行配套建筑主体施工。城中村及旧城改造,完成大蒲湾地块城中村改造、中沙头片区签约工作,完成泗湾村集体土地和资产评估工作,继续做好集体土地征收和村资产补偿。持续推进沈家门片区“清零”工作,城中村区块除新港生产联合社以外,均完成“清零”;鲁家峙区块完成签约3户,腾空2户,剩余6户。
2、城建城管有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启动居民小区硬件设施改造工程,结合“全民清洁日”和创城结对工作,开展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优化“网格+点位”模式,提升网格长效管理,顺利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省测、国测,辖区卫生环境全面提升、公共秩序明显好转、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缓解城市内涝,完成夏新河、芦西河和平阳河3km河道、浦西公园-涨塞浦1km暗渠清淤疏通改造;投入30万元进行舟渔超市等低洼地段7.5kw的固定抽水泵安装;投资1360万进行中弄石门改造、205万进行大干-平阳水闸改造,均于10月份进场施工。垃圾分类,完成5个试点小区“撤桶并点”,10个点位基础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垃圾分类工作初见成效,居民意识有所提升。五个全覆盖,高质量完成12个点位121幢老旧小区改造,目前正在项目验收,3478户受益;完成580幢住宅准物业管理全覆盖,其中264幢实施社区保障管理模式;316幢实施物业公司“整体打包”管理模式,物业服务覆盖区域建筑面积达60余万平方米,现已完成四个物业公司合同签订管理,预计投入约351.28万元,目前所有区域相关制度和收费标准均已上墙,管理人员均已到点位,为各小区居民提供绿化养护、维修等专业物管服务;完成万邦永跃、龙欣水产等18家规上企业全部完成区级研发中心创建,实现规上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A级景区村庄创建,平阳浦村已初步通过A级景区村庄考核验收;镇村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站)建设,完成18个社区、1个村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站建设,积极创建街道本级和小干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促进综治中心与基层治理平台有机融合。“三改一拆”,累计完成旧住宅区改造14.53万平方米,拆违2.98万平方米。五水共治,加强五水共治巡查与监管,完成马峙、大干两个污水终端的标准化运维提升改造工程;完成芦西河综合整治设计方案设计和造价,并进入采购招投标阶段。
三、凝聚基层力量,引领多元参与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党建引领带动、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大局稳定为着力点,汇聚多方力量,补齐民生短板,深化基层治理,进一步织密民生保障网,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1、基层治理持续深化。抓好社会稳定建设。完成全国两会、重要节点信访维稳工作。全年受理信访件50件,接待反映问题群众413人次,及时办结率和书面答复率均达100%。充分发挥综治和司法调解“一张网”作用,依托“老娘舅”、“名老大”、东海渔嫂、乡土人才等“草根”调解员,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排查调处各级各类矛盾纠纷9836件,调处9836件,调处率100%。提升渔业管理安全,成立沈家门街道渔船管理综合服务站,设立渔船动态点验中心,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加大海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疫情排查和管控措施。扎实开展“最多跑一次”,推进街道综合窗口“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共完成街道本级事项办理4512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
2、基层组织夯实稳固。意识形态责任严格落实。认真贯彻省市区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等内容。结合中心工作、针对敏感节点,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风险点,进行有效引导,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2次、开展专题学习2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和规范政治性标语广告和展陈宣传管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思想阵地建设,坚决防范敌对势力、宗教势力进行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渗透。基层党建切实加强。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创新推出“五联工作”、“六攻略”等模式,走出无物业小区治理多元参与、共治共享、党群互助的“新路子”,在调解邻里纠纷、老旧小区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打造“书记办公室”主阵地,培强育优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围绕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老旧小区改造等中心,切实以党建质量提升护航发展、服务群众。搭建学习、服务、作用发挥等三大平台,持续激发退休党员余热。创新“12345”模式,围绕“五好两确保”目标,成立工作专班,重点把握“两份名单”,探索实行“三色管理”,扎实开展“四个必访”大走访活动,认真落实“五个在先”,全力打好村社组织换届攻坚战。“清廉沈家门”有力建设,开发“三项交易”监督管理系统、率先出台《沈家门街道和社区、村(社)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操作规程(试行)》,规范工程管理。深化“纪律教育行”活动,每年通过“一把手”讲廉微党课、“以案说纪”视频教育、会前说纪、微信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深化清廉教育。设立33个社区、村(社)监察工作联络站,聘用站长33名、联络员104名,制定印发《沈家门街道清廉专员管理办法(试行)》,编印下发《沈家门街道社区村小微权力清单22条》,一地一品打造党员联系家庭户制度、“党员管家进楼道”、村干部“六不承诺”等“清廉村居”模式。人大代表作用充分发挥。认真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等活动36次;凸显注重“五个性”做好评议活动;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巩卫、创城、抗疫等工作,发现并及时联系社区整改各类问题近20条,较好发挥人大在监督和支持中心工作的积极作用;有序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开展活动200余次、接待选民700余人次、接待事项163项,受理的65件事项基本解决落实,新街道联络站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