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沈街办〔2021〕19号
各社区、村(社),街道所属企事业单位,机关各办(中心):
为切实做好我街道防台防汛防旱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我街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修订后的《沈家门街道防台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沈家门街道办事处
2021年4月29日
沈家门街道防台防汛防旱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提升全街道防台防汛防旱工作能力,做好洪涝台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保证防台防汛防旱应急工作依法、科学、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台防汛防旱总目标,坚持底线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坚持早研究、早分析、早部署、早落实,切实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各项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全面提升防台防汛防旱应急能力。
三、区域情况
(一)地理特征
沈家门街道地处舟山本岛东南部,处于东经122°15’至北纬29°58’之间,由鲁家峙岛、马峙—小干岛、沈家门本岛组成,区域总面积约31.3平方公里。沈家门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复杂,天气多样,尤其是每年夏秋季,台风(热带风暴)活动比较频繁。有五处内涝点,分别是平阳浦大干舟渔公司区块、大蒲湾小蒲湾区块、荷东荷外区块、西大西河区块、东大区块,汛期雨量较大时,容易受淹。
(二)基本情况
沈家门街道下辖19个城市社区、10个行政村,5个经济合作社,1个渔业船舶管理站,1个渡口管理站,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渔农林业兼有的综合型街道。全街道户籍人口4万余户、11万余人,流动人口近6万人。街道有基本保护农田5530.9亩、耕地面积2502.3亩、渔业船只400余艘、海运船只200余艘、工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680余家、山塘6座、河流7条,总长约8.5公里、高标准海塘3条,总长3.94公里、城区城市防洪(潮)堤总长18.3公里。
四、工作目标和重点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1、防台防汛防旱工作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统一指挥、分区域分片组负责、社区管理为主的原则。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以及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
(二)防台防汛防旱重点
1、泗湾大石门山塘,蓄水量6万方。洪涝台旱灾害期间,加强值班,实时掌握山塘的蓄水量,作出泄水和蓄水的应对措施。确保洪涝灾害时下游居住人口安全,旱灾期间蓄水量足够。
2、蒲湾红石山塘,蓄水量7万方。洪涝台灾害期间,加强值班,严格控制蓄水量并密切注意塘区变化,发现险情及时汇报,确保下游居住人口安全。旱灾期间加强管理,确保蓄水量。
3、大干瞿岙山塘、大蒲湾山塘,洪涝台灾害期间密切注意动态,检查危险地段,观察水位。随时做好人员撤离,确保人身财产安全。旱灾期间加强管理,确保蓄水量。
4、平阳浦板桥头碶门、夏新三眼碶及凉亭路碶门,上游勾山与沈家门保护2000余亩耕地,属沈家门与东港街道共同管理,洪涝台灾害期间,切实加强和东港街道的配合与联系。加强督查,碶门管理人员保证24小时值班,确保安全排涝。
5、在建工程和各村(社)的在建水利工程,要督促施工单位在台汛期到来前抓紧完工,未完工的要拿出切实可行的防台度汛方案,及时做好防台防汛抢险准备工作。
6、各渔业船舶、海上运输船舶及马峙渡轮要加强安全检查,洪涝台灾害期间,要服从有关部门指挥,到指定港域泊锚避风,确保船员和渔民人身财产不受损害。
7、全街道目前有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洪涝台灾害期间,确保责任落实,专人负责。
(1)新街社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位于戚家湾3弄5号,需转移1户3人。街道联系领导周东,联系电话13567679191,社区联系人顾珊红,联系电话13656821303。
(2)平阳浦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分别位于夏新路2弄6号、夏新路2弄19号、夏新群英庄庙,共需转移2户11人。街道联系领导乐平君,联系电话13567656696;村联系人:沈日军13750713608,夏小飞13645803952。
(3)荷东社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分别位于里坑弄石油公司公房、中兴路96号3号楼东侧,共需转移60户116人。街道联系领导闫立宏,联系电话13705807263,社区联系人张剑英,联系电话13867220037。
(4)小干社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影响区域位于马峙西路13号至21号、马峙岛二圣庙、马峙村村房、马峙制冰厂,共需转移9户32人。街道联系领导毛学军,联系电话13587066622,社区联系人夏贤军,联系电话13706806007。
8、沈家门街道区域内低洼地、危房和各类简易工棚户以及其他危险地段,受洪涝台灾害影响,容易受淹、受损,各区域组要同所属村(社)、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及时做好防御和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目前我街道共有危房8处,确保责任落实,专人负责。
(1)新街社区现有危房6处,分别位于戚家湾3弄5号,东大街52号、54号,滨港路158弄28号、30号、32号民用私房,需转移1户5人。街道联系领导周东,联系电话13567679191,社区联系人顾珊红,联系电话13656821303。
(2)茶湾社区现有危房1处,位于东海中路916号(建设面积约1800平方米),目前有1户居住。街道联系领导吴新苗,联系电话13567669876,社区联系人马丹红,联系电话13867220928。
(3)大干村现有危房1处,位于大干路95号(建设面积约700平方米),目前无人居住,一楼公共厕所仍在使用。街道联系领导邬小军,联系电话13967218833,村联系人陈慧君,联系电话13867215882。
9、各企业厂房设备、电力设施、交通道路等,在洪涝旱灾期间要加强检查管护,并随时做好加固或拆除工作。
五、防台防汛防旱组织机构
为加强防台防汛防旱工作的领导,有效指挥干部群众开展洪涝旱抢险救灾,街道成立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联络值班宣传组、保障组、应急小分队、检查排查组、区域组、机动组六个工作组:
(一)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
总 指 挥:余舟、夏毅
副总指挥:张剑锋、闫立宏
成员:周辉、刘持梁、翁立达、洪一春、赵嘉凯、何少杰、张秉、张剑英、朱梦琪、杨冰妮、李梦超、余芦燕、顾珊红、吴婷婷、王璐、梅雪婷、吕芳芳、杨涵琪、张旭芳、金贞、张萍、张明华、马丹红、夏贤军、马步霞、戴红燕、沈日军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闫立宏任办公室主任,王红燕任办公室副主任,洪麟、张剑峰、徐琦辉、李豪楠、杨侠峰、贝增磊、王天皓为办公室成员。
(二)联络值班宣传组
组长:王红燕
成员:叶莉莎、曹旦曲、於晓幸、李羽、唐晓薇、徐德定、刘立滨、王悠君、洪英龙、林爱平、翁昌国、李成军、汪君英、刘珈妤。
(三)保障组
1、三防物资保障组
组长:洪麟
成员:李海舟、张剑峰
2、医疗卫生保障组
组长:胡丰燕
成员:街道卫生院医生、护士若干人。
3、后勤保障组
组长:周辉
成员:朱留保、邓世杰、胡慧燕、杨波、赵哲逸、徐朝明、倪维舟及机关食堂全体人员。
4、避灾点保障组
组长:翁立达
成员:王啸、邵武波、陈晶晶、潘思江。
(四)应急小分队
队长:贺培雯
队员:许泽南、虞蒙泽、陈璐东、周亮、王剑伟、黄正轲、顾含波、戴金辰、张轩豪、潘文琪、忻靖翔、朱轶伦。
(五)检查排查组
1、渔业海运与农林水利检查排查组
组长:洪一春
成员:李豪楠、杨侠峰、贝增磊、徐琦辉、王天皓。
2、企业检查排查组
组长:何少杰
成员:洪国平、杨宜霖、虞先达。
3、危房安全与地质灾害检查排查组
组长:赵嘉凯
成员:何鲁、周师波、严东雄、陈屹东。
(六)区域组
1、平阳浦区域组(中兴社区、沈家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平阳浦分站、平阳浦村):
组长:吴布云、乐平君
成员:张 秉、许先立、周 琳、王秋敏、戴海亚、施姿羽、夏海珍、周伊飞、翁凡婷、张舒婕、袁浩迪、郑青燕及中兴社区、平阳浦分站、平阳浦村全体工作人员。
2、大干、小干区域组(东岙安置小区、东岙村、大山村、大干社区、小干社区、马峙村、大干村、大干渔业社):
组长:邬小军、毛学军
成员:何丰辰、王 政、苗 英、张文妍、周 佳、周 乐、翁琳瑶、张 璐及大干社区、小干社区、大山村、东岙村、马峙村、大干村、大干渔业社全体工作人员。
3、鲁家峙区域组(鲁家峙社区、鲁家峙村、鲁家峙渔业社):
组长:李志刚
成员:应伟海、丁微微、魏 鹏、江怀艳、张子琴、於安妮、林涵蝶、杨 岚及鲁家峙指挥部办公室成员、鲁家峙社区、鲁家峙村、鲁家峙渔业社全体工作人员。
4、沈东区域组(荷东社区、荷外社区、荷外股份经济合作社):
组长:缪君君、闫立宏
成员:刘璐璐、李美娜、周芳园、郑燕华、程师节、刘明旺、朱妙迪、史丹翔、杜思然、陈瑜婕、陈静及社区、村(社)全体工作人员。
5、沈中区域组(东大、新街、泗湾、中大、西大等5个社区、泗湾村):
组长:张剑锋、王宇博、周东
成员:翁潇潇、林 燕、刘 琳、张芳飞、袁 琳、钟 浩、许成启、王 贝、李 兰、泮英英、周佩燕、冯 洁、王 瑜、乐苏芬、李梦燕、郭阳庄子及社区、村(社)全体工作人员。
6、沈西区域I组(教场、西河、小蒲湾、大蒲湾等4个社区、教场村):
组长:王平、钱文华、赵伟元
成员:刘持梁、邵小燕、李 娜、忻 州、李娇琼、陈卫东、王丹艳、冯莉莎、缪颖娜、邬松华、於海燕、陆力恺、周 灵、乐梦丽、李艾珈及社区、村(社)全体工作人员、街道成校全体老师。
7、沈西区域II组(中洲、海星、茶湾、墩头等4个社区及蒲湾村、墩头渔业社、新港股份经济合作社):
组长:章芝红、吴新苗
成员:於平球、张 盛、张佳盼、费跃波、王倩莹、李 丽、缪 霞、江浩伟、刘芳芳、杨 燕、方 栋、肖海兵、刘芙蓉、蒲丹平、林 巧、沈哲宇及社区、村(社)全体工作人员。
(七)机动组
组长:闫立宏
成员:临时抽调小分队员或各组成员若干名。
分配到各检查排查组和区域组的人员,若在台洪旱灾期间因公外出或有其它事由,以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调整为准。另外,凡编制为应急小分队的队员在4级应急响应时安排到各区域组、巡视组;在3、2级应急响应时必须在街道本级待命,接受指挥部统一安排。
六、防台防汛抢险物资的储备、调运及车辆
街道三防办常规储备物资有麻袋5500只、编织袋5000只、铁锹140柄、抽水泵4台、望远镜2只、大功率对讲机4台、充电式喊话器25只、安全帽迷彩服80套、应急灯15盏,手电筒50个、雨衣80套。沙包在汛期提前预约好供应商。雨靴、雨衣等由抗台抗汛人员各自保管。街道机关小车2辆、中面包车1辆,台洪旱灾期间由街道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掌握、调度。
七、防台防汛防旱行动方案
(一)启动Ⅳ级应急响应(以区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布为准)
当启动IV级应急响应时,全体人员原则上以小组为主开展工作,各组主要职责如下:
1、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
执行区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的命令,防指办公室成员值班待命。
(1)部署、落实、督查全街道的防台防汛防旱工作。
(2)密切关注灾情动态,掌握雨情、水情、风情等重要信息,编制和发布汛情、旱情通告。
(3)负责防台防汛防旱会商视频会议的组织、召开。
(4)发布防台防汛防旱应急等级指令。
2、联络值班宣传组
(1)及时发送指挥部下达的各项防台防汛防旱指令。
(2)负责会商系统的管理、值班。
(3)负责信息编辑报送及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4)做好值班值守,确保区、街道、社区(村)三级信息联通畅通,值班电话0580-3318910。
3、保障组
(1)准备抢险救灾物资和其他工具物品(除三防办已贮备的抗台器材外),确保能够及时出库。
(2)备足备好食堂物资,确保食堂正常运行。
(3)确保三防车辆到位。
(4)医护人员到位,准备好医疗卫生器械、药品等。
(5)检查各避灾点情况,清点避灾物资,确保避灾点能正常使用。
4、应急小分队
到岗到位根据指挥部安排开展工作。
5、检查排查组长
(1)渔业海运与农林水利检查排查组:
① 对全街道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巡视,排除海塘、矸闸、山塘等水利设施隐患。
② 督促山塘及海塘矸门管理人员尽责到位,确保水利设施安全运行。
③ 联系农林业种植、饲养大户及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做好防御工作。
④ 密切跟踪掌握全街道所有渔业和运输船舶的动态并保持联系。
⑤联络捕捞专业合作社,落实船只避台渡汛措施。
(2)企业检查排查组:
① 督查落实各企业及重点工业开发区域在建工程的排涝泄洪防旱等工作。
② 检查建筑工地、简易工棚、船厂、仓库等部位的防台防汛防旱落实情况。
③ 掌握了解各船舶企业无动力船只的动态,落实好各无动力船舶的加固避台措施,确保财产和船上人员安全。
④ 做好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防台防汛防旱工作。
(3)危房安全与地质灾害检查排查组:
① 做好地质灾害点、危险区域和低洼地段的检查和隐患排查。
② 落实危房、简易工棚和出租房等隐患点人员的安全情况。
6、区域组
(1)平阳浦区域组
向社区居民做好防台防汛防旱发动宣传工作;做好板桥头及平阳区域碶门、浦道等设施的巡查工作;检查企业工棚、在建工地,商业网点的防台防汛防旱措施落实情况;做好地质灾害点、山体滑坡隐患点、低洼、危房等巡查工作;每日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等。
(2)小干、大干区域组
向社区居民做好发动宣传工作;指导东岙安置小区做好防御工作;做好翟岙山塘、小干北塘、西塘与海碶的安全巡查工作;检查在建工程、在建工地、临时工棚、出租房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负责做好渡船、码头的防御落实工作;每日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等。
(3)鲁家峙区域组
向社区居民做好发动宣传工作;做好鲁家峙东南面等一线海塘海碶的巡查工作;检查该区域在建开发工程、在建工地的防御情况;检查重要设施、码头及商业网点、临时出租工棚的防御落实情况;每日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等。
(4)沈东区域组
向社区居民做好发动宣传工作;做好危旧房户、地势低洼地、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水碶门河道的安全隐患排查;检查商业网点、临时出租工棚、在建工程的防御情况;每日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等。
(5)沈中区域组
向社区居民做好发动宣传工作;做好危旧房、地势低洼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隐患排查;做好泗湾大石门山塘的巡查,督促山塘管理人员加强值班,严格控制蓄水量;检查落实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的防御落实工作;每日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等。
(6)沈西区域I组
向社区居民做好发动宣传工作;做好危旧房、地势低洼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做好大蒲湾、鹤岭泉等小山塘的巡查工作;检查落实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的防御落实工作;每日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等。
(7)沈西区域II组
向社区居民做好发动宣传工作;做好危旧房、地势低洼地、地质灾害点的安全隐患排查;做好蒲湾红石山塘和蒲湾小山塘的巡查工作,督促山塘管理人员加强值班,严格控制蓄水量;检查落实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的防御措施;每日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等。
7、机动组
有重大灾情时,由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抽调成员组成临时应急小分队,参加重点区域抢险救灾。
(二)启动III级、II级级应急响应(以区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布指令为准)
当启动III级、II级级应急响应时,所有人员按分组开展工作。各组主要职责如下:
1、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
执行区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的命令,对全街道防台防汛防旱工作负总责,实施III级、II级应急响应行动。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到岗到位开展工作。
(1)密切关注掌握雨情、水情、风情、工情及防台防汛防旱动态,及时分析并作出研判,编制和发布汛情、旱情通告。
(2)参加上级会商视频会议,接收上级指令。
(3)发布防台防汛防旱指令,处置突发事件。
(4)发布抢险命令,协调处理突发灾情、险情。
(5)调度抢险救灾队伍,督查抢险救灾物资使用。
(6)发布是否启用避灾点。
2、联络值班宣传组
(1)负责汇总防台防汛防旱期间各类数据,汇总后报街道、区防指。
(2)负责信息群发,及时发送指挥部下达的各项防台防汛防旱指令。
(3)负责会商系统的管理、值班、操作以及有关材料打印。
(4)做好防台防汛防旱期间的信息编辑报送及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5)负责防台防汛防旱期间的值班,确保上下信息联通,值班电话0580-3318910。
3、保障组
(1)随时清点防台防汛防旱抢险物资和其他工具物品(除三防办已贮备的抗台器材外),并落实发放,保证防台防汛防旱抢险正常运行。
(2)备足备好防台防汛防旱期间的食堂物资,保证食堂正常运行。
(3)确保防台防汛防旱车辆安全有序运行,服从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4)负责街道各避灾点的避灾人员及突发性事故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5)确保避灾点能正常有序开放。
(6)做好避灾点启用后的后勤保障,根据避灾点的避灾人数,准备好所需的生活物资。
4、应急小分队
全体到岗待命,根据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安排,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5、检查排查组
(1)渔业海运与农林水利检查排查组:
① 继续关注海塘、矸闸、山塘等水利设施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上报防指。
② 继续关注农林业种植、饲养大户及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防御情况。
③ 跟踪掌握全街道所有渔业和运输船舶的动态并保持联系。
④ 联络捕捞专业合作社,掌握船只避台渡汛安全情况。
(2)企业检查排查组:
① 确保各企业及重点工业开发区域在建工程的排涝泄洪防旱工作落实到位。
② 确保建筑工地、简易工棚、船厂、仓库等部位的防御措施已落实。
③ 确保无动力船舶落实加固措施。
④ 落实船员和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安全转移。
(3)危房安全与地质灾害检查排查组:
① 落实危房户、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地段人员、简易工棚、出租户安全转移。
② 时刻关注已完成治理的地质灾害区域安全情况。
③ 对易发生危险地质的沿山一带区域进行安全监测。
6、区域组
(1)平阳浦区域组
组织好抢险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好辖区危房户、危险低洼地段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三中、舟渔子弟学校两个避灾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关注板桥头、山塘及平阳区域碶门、浦道等设施安全动态;确保企业工棚、在建工地,商业网点的防台防汛防旱措施落实;关注山体滑坡情况;每日6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2)大干、小干区域组
组织好抢险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危房及危险地段民房的居民安全转移工作;关注翟岙山塘的安全动态;做好三中、舟渔子弟学校两个避灾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做好东岙安置小区的防台防汛防旱工作;密切关注小干北塘、西塘与海碶运行情况;确保在建工程、在建工地安全度汛情况;确保渡船回港、码头停止使用。每日6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3)鲁家峙区域组
组织好抢险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危房户及地势低洼地段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鲁家峙社区避灾安置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关注鲁家峙东南面等一线海塘海碶的安全情况;落实该区域在建开发工程及围垦工程的防台渡汛抗旱工作;确保重要设施、码头及商业网点、临时出租工棚的防台防汛防旱落实;每日6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4)沈东区域组
组织好抢险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山体滑坡巡视观察及危房户、地势低洼地段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负责做好一小避灾安置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确保码头、排水碶门河道、商业网点、临时出租工棚、在建企业工地的防台防汛防旱措施落实;每日6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5)沈中区域组
组织好抢险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危房户及危险地势低洼地区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负责做好一小避灾安置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密切关注、严格控制泗湾大石门山塘的蓄水量;确保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的防台防汛防旱措施落实;每日6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6)沈西区域I组
组织好抢险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危房户及危险地势低洼地段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负责做好沈家门街道成校避灾安置点、一初避灾安置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做好大蒲湾、鹤岭泉等小山塘的巡查工作;确保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的防台防汛防旱工作落实;每日6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7)沈西区域II组
组织好抢险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危房户及危险地质灾害区域、地势低洼地区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负责做好四小避灾安置点、沈家门街道避灾安置中心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密切关注、严格控制蒲湾红石山塘和蒲湾小山塘的蓄水量;确保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的防台防汛防旱工作落实;每日6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7、机动组
有重大灾情时,由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抽调成员组成临时应急小分队,参加重点区域抢险救灾。
(三)启动Ⅰ级应急响应(以区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布指令为准)
当启动I级应急响应时,所有人员以片组为主开展工作,各组主要职责如下:
1、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
执行区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的命令,对全街道防台防汛防旱工作负总责,实施I级应急响应行动。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全体到岗到位:
(1)密切关注灾情动态,集体研判危害性,作出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安排。办公室做好动态记录,收发上级指令及信息传真。
(2)根据上级指挥部指令,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或非常抗旱期。
(3)街道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总指挥进岗工作,坐镇指挥。
(4)办公室负责做好防台防汛防旱会商视频会议的组织、召开。
(5)发布抢险命令,协调、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6)调度抢险救灾队伍,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2、联络值班宣传组
(1)负责采集防台防汛防旱期间各类数据,汇总后上报或统一对外发布。
(2)负责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防台防汛防旱指令。
(3)负责防台防汛防旱会商系统的管理、值守、操作工作以及有关材料打印。
(4)负责防台防汛防旱期间的信息编辑报送及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5)负责防台防汛防旱期间的值班,确保上下信息联通,值班电话0580-3318910。
3、保障组
(1)掌握抢险救灾物资和其他工具物品(除三防办已贮备的抗台器材外)数量,落实发放和登记,确保抢险救灾正常运行。
(2)备足备好防台防汛防旱期间的食堂物资,保证食堂正常运行。
(3)确保抢险救灾车辆有序运行,服从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4)负责街道各避灾点的避灾人员及突发性事故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5)确保避灾点安全有序运行。
(6)做好避灾点启用后的后勤保障,根据避灾点的避灾人数,提供所需生活物资。
4、应急小分队
根据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安排,到各社区(村)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5、检查排查组
(1)渔业海运与农林水利检查排查组
① 关注全街道山塘、矸闸、水渠等水利设施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② 密切关注船舶动态,掌握好避风船舶的泊位锚位情况,做好船舶抢险互救的指挥工作。
(2)企业检查排查组
① 关注企业、工业开发区域在建工程、建筑工地、船厂等防台防汛防旱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② 关注船舶企业无动力船只安全情况。
③ 确保非安全居住点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3)危房安全与地质灾害检查排查组:
① 关注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② 确保应撤离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6、区域组
(1)平阳浦区域组
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完成辖区危房户、危险低洼地段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三中、舟渔子弟学校两个避灾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防止应急响应解除前转移人员返回原居住处;关注板桥头、山塘及平阳区域碶门、浦道等设施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关注山体滑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每日6时、12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2)大干、小干区域组
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完成危房及危险地段民房的居民安全转移工作;关注翟岙山塘的运行情况;做好三中、舟渔子弟学校两个避灾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防止应急响应解除前转移人员返回原居住处;关注东岙安置小区的防台防汛防旱工作;关注小干北塘、西塘与海碶、围垦区域及企业在建工程、在建工地安全情况,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每日6时、12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3)鲁家峙区域组
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完成危房户及地势低洼地段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鲁家峙社区避灾安置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防止应急响应解除前转移人员返回原居住处;关注鲁家峙东南面等一线海塘海碶、在建开发工程及围垦工程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每日6时、12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4)沈东区域组
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完成危房户、地势低洼地段、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一小避灾安置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防止应急响应解除前转移人员返回原居住处;关注码头、排水碶门河道、商业网点、临时出租工棚、在建企业工地安全情况,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每日6时、12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5)沈中区域组
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危房户及危险地势低洼地区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一小避灾安置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防止应急响应解除前转移人员返回原居住处;关注泗湾大石门山塘蓄水量,发现重大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关注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安全情况,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每日6时、12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6)沈西区域I组
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完成危房户、地势低洼地段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沈家门街道成校避灾安置点、一初避灾安置点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防止应急响应解除前转移人员返回原居住处;关注大蒲湾小山塘和鹤岭泉等小山塘、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安全情况,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每日6时、12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7)沈西区域II组
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完成危房户、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势低洼地段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四小避灾安置点、沈家门街道避灾安置中心启用后的安全秩序管理,防止应急响应解除前转移人员返回原居住处;关注蒲湾红石山塘和蒲湾小山塘的蓄水量,发现重大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关注企业厂房、在建工地、商业网点、临时出租房的安全状况,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每日6时、12时、14时向街道联络值班宣传组报告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突发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7、机动组
有重大灾情时,由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抽调成员组成临时应急小分队,参加重点区域抢险救灾。
(四)应急响应解除和灾后自救重建
当指挥部下达应急响应解除后,各工作组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到社区、村(社)参加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水毁修复、恢复生产等灾后自救重建工作。各分组主要职责如下:
1、防台防汛防旱指挥部
(1)协调处理重大事件;
(2)部署灾后自救重建工作;
2、信息报道组
(1)整理街道灾后数据,汇总后报街道指挥部。
(2)及时做好街道灾后自救的信息报道工作。
3、应急小分队
应急小分队成员,根据指挥部指令参与抢险救灾任务。
4、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1)及时筹集、调配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2) 做好救灾资金筹措工作,严格救灾资金的使用范围、按审批的程序发放到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对象手中。
(3)对因灾返贫的受灾户,符合低保条件,按程序及时纳入。
(4)做好低收入受灾居民的帮扶工作,切实做到应帮尽帮。
5、渔农村发展办公室
(1)检查水利设施损坏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2)检查排查低洼地、地质灾害点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3)掌握渔业和运输船舶的受损情况。
6、城乡建设和管理办公室
(1)检查建筑工地、临时公棚、危旧房屋等重点部位的受灾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2)检查道路交通、电力、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7、经济贸易发展办公室
检查船舶修造企业和无动力船舶受损情况,发现隐患及时上报或处置。
8、综合安全管理中心
对企业检查排查组和经济贸易发展办公室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有关单位和企业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消除安全隐患。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1)负责维护灾后社会治安稳定,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台防汛防旱物资以及破坏防台防汛防旱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理因防洪抢险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
(2)做好灾后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
10、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1)组织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
(2)做好受灾部位的消毒、消杀,防止疫病的滋生、蔓延。
八、其它事项
当防台防汛防旱重点、组织机构和人员或其它事项发生变动时,此应急预案按年度调整发文生效,原预案自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