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733822175D/2021-147989 公开日期 2021-06-16
发布机构 东港街道办事处 文号
组配分类 应急管理 主题分类 应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东港街道2021年“三防”工作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1-06-16  15:4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东港街道

为切实提高东港街道防灾救灾工作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迅速有效地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减轻台风、暴雨、旱涝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确保辖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浙江省防汛抗台抗旱条例》、《舟山市普陀区防御台风预案》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东港街道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基本概况

东港街道位于舟山本岛东南隅,北纬30度,东经122度附近,东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朱家尖岛,南邻沈家门街道,西接千岛街道,北与展茅街道接壤。

街道实际管辖面积49.88平方公里,辖区有7个社区,7个村;户籍人口5.29万余人,常住人口12.56万余人,流动人口2.1万余人;耕地面积3623亩,林地面积21787亩,围塘养殖面积257亩。

街道区域内现有小(二)型以上水库5座,其中芦东水库由舟山市水务集团管理;重点屋顶山塘11座;河流31条,共计32公里,其中东港景观河道和东港城市河道属于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管理;海塘3条,其中葫芦村1条、塘头村2条,塘头北塘为50年一遇,其余两条为20年一遇,总长2.09公里,并有矸闸6座;大小码头3座,船只135艘;地质灾害点芦花村1处。

二、重点防御对象

(一)水库、山塘。近年来,街道先后完成应家湾、沙田岙、小蒲岙3座水库和赵家岙、邵岙后田畈、榨湾、里湾、馒头山、冷水坑、李家、岱浦庙等重点屋顶山塘的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另外南岙水库正在除险加固中,所有水库和山塘均已落实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整体防洪、蓄水能力提高。(水库、山塘、海塘管理人员名单详见附表1)

(二)河道、矸闸。通过几年的“五水共治”过程中,街道对31条河流进行了治理,重点清理河面垃圾、杂草等漂浮物,河道蓄水排洪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区域内河道众多,离出海口距离较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道排涝,雨量大时容易造成局部地区受淹。所有矸闸已落实管理人员,除板桥头矸正在维修改造,其他矸闸启闭设备等均已进行维修养护,运行正常,台汛期需加强值班。在台汛期间需加强河道水位监控,积极对接闸门施工单位,及时开闸放水,紧急情况下联系上级部门开启强排系统。(矸闸管理人员名单详见附表2)

(三)海塘、码头。海塘3条,葫芦海塘、塘头南塘均为2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塘头北塘为50年一遇海塘,其中塘头南塘正在除险加固。大小码头3座,其中塘头村1座、葫芦村2座。

(四)危房户、低洼户。经过初步排摸,街道区域内共有已鉴定危房户90户,涉及人口176人,未鉴定危房户10户,涉及人口19人,分别分布在南岙村、红旗村、芦花村、塘头村、葫芦村、安康社区;低洼易涝区9处,涉及人口16人,分别分布在南岙村、文康社区;简易工棚5处,涉及人口1820人,主要在文康社区。危房户、低洼户监管已落实责任人到各村、社区,遇台风天气,各村、社区必须迅速将居民转移到附近安置点,转移人员的安置工作由临时避灾安置组负责落实。(危房户、低洼户责任分工详见附表3)

(五)新居民。主要分布在在建工程、简易工棚以及各村临时种养棚舍。由于部分新居民居住条件较差,抗台自救意识较低,如遇台风天气,根据实际情况,由区住建局负责统一排摸、组织转移建筑工地内需转移人员,由各村和工作组统一组织转移临时种养棚舍内需转移人员,由临时避灾安置组负责落实转移人员的安置工作。

(六)地质灾害点。根据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统计,街道区域内地质灾害主要是山体滑坡,前几年发生过地质灾害点共6处,分别位于南岙村2处、芦花村2处、红旗村1处,永兴村1处,除芦花村小浦岙吉祥禅院北侧边坡点未修复,其他都已经修复完成,地质灾害点监测由街道城建办和各村、社区负责。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期间,由街道地质灾害巡查组进行巡查,并及时转移受影响人员。(地质灾害点统计表见附表4)

三、工作机构和职责

(一)“三防”指挥部主要成员

总 指 挥:丁勇、胡洁

常务副指挥:钟磊

副指挥:杜平伦、乐军、江峰、龚婧恒、唐强、陆蔚蔚、徐捷、陈巧克、张其明、贺巍巍、芦静儿

成  员:翁素飞、胡耀军、李达(大)、岑国栋、翁忠财、吴丹红、张鸿涛、李达(小)、邵鹏勇、裘敏轶、陶军舟、胡颖萍、陈小芬、孙优芬、虞哲恩、翁华东、徐伟东、陈雄、杨杰、胡立栋、冯舟杰、褚为鹏、刘金双、郭芬、沈碧红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渔农办,钟磊兼任办公室主任,翁素飞、胡耀军、徐伟东、杨杰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工作职责:全面部署落实、督查街道防台工作;发布抗台指令;处置突发事件,发布抢险命令,贯彻执行上级命令;宣布台风解除,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救等工作。

(二)指挥部下设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责

1、预警组(街道“三防”办)

负责领导:钟磊

联络地点:街道“三防”办办公室

组长: 胡耀军

成员:翁素飞、蒋明、胡忠雯、忻满海、戴全军、金开恩、翁舟璐、严天明、缪盛科、缪全年、张凯敏、杨位惠、袁麒翔、徐琳、竺妮丽

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安排

白班组:忻满海、戴全军、缪全年、胡忠雯、杨位惠

夜班组:蒋明、金开恩、翁舟璐、严天明、缪盛科、张凯敏、袁麒翔

工作职责:在街道“三防”指挥部统一领导下,部署防台防汛工作;组织面上抢险队伍,检查、落实船只进港避风情况以及水库、山塘、矸闸、海塘、码头、河道等安全运行工作,落实“三防”会商系统值班人员,及时传达上级指示,了解情况,布置任务,调剂“三防”物资,调度抢险队伍,处理突发情况,统计灾情;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防台抗灾情况,随时掌握并发布强降雨、台风等天气动向。

2、南岙村区域组

负责领导:陆蔚蔚

联系地点:南岙村办公室

组长:李达(小)

成员:何恩平、吴海波、王珊珊、郑巨鸣、陈敏敏、王洪洲、钟伊梅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芦东水库、沙田岙水库、南岙水库、山塘等安全巡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的撤离、转移工作。

3、红旗村区域组

负责领导:唐强

联系地点:红旗村办公室

组长:冯舟杰

成员:贺海平、徐均平、戚文娜、陆利斌、李浩及港福开发公司、村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应家湾水库、山塘、新塘、外龙桥闸门等安全巡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

4、芦花村区域组

负责领导:芦静儿

联系地点:芦花村办公室

组长:郭芬

成员:韩启国、唐富强、马芝珏、丁贝丝、任永炳、李斓玲、徐小蒙及村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小蒲岙水库、山塘等安全巡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

5、塘头村区域组

负责领导:江峰

联系地点:塘头村办公室

组长: 杨杰

成员:翁忠财、张磊、戴春飞、翁超群、翁盼园、翁海英及村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塘头船只、海塘、码头、山塘、矸闸等安全巡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的撤离、转移工作。

6、葫芦村区域组

负责领导:贺巍巍

联系地点:葫芦村办公室

组长:陈小芬

成员:缪满忠、顾亚君、郑静静及村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葫芦码头、堤防等安全检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的撤离、转移工作。当临时避灾点开启时,以陈小芬为组长的街道机关干部,由临时避灾安置组统一调配,视情况到相应的安置点协助开展避灾安置工作。

7、永兴村区域组

负责领导:杜平伦

联系地点:永兴村办公室

组长: 沈碧红

成员:吴丹红、郑艳敏、顾永定及村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

8、陈家后村区域组

负责人:孙优芬

联系地点:陈家后村办公室

成员:朱伟庆、余芳芳、应佳蓉及村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

9、安康社区区域组

负责领导:陈巧克

联系地点:安康社区办公室

组长:胡颖萍

成员:史君、丁碧霞、翁文军、谢海燕及社区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广告牌、阳台盆景、城区下水窨井管道等安全检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当临时避灾点开启时,以胡颖萍为组长的街道机关干部由临时避灾安置组统一调配,视情况到相应的安置点协助开展避灾安置工作。

10、莲安社区区域组

负责领导:张其明

联系地点:莲安社区办公室

组长:陶军舟

成员:费微、张晔、李密琼、章文生及社区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广告牌、阳台盆景、城区下水窨井管道等安全检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当临时避灾点开启时,以陶军舟为组长的街道机关干部,由临时避灾安置组统一调配,视情况到相应的安置点协助开展避灾安置工作。

11、中昌社区区域组

负责领导:龚婧恒

联系地点:中昌社区办公室

组长:邵鹏勇

成员:虞灵军、李莉、夏雯雯、叶莹琼及社区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广告牌、阳台盆景、城区下水窨井管道等安全检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当临时避灾点开启时,以邵鹏勇为组长的街道机关干部由临时避灾安置组统一调配,视情况到相应的安置点协助开展避灾安置工作。

12、灵秀社区区域组

负责领导:乐军

联系地点:灵秀社区办公室

组长:张鸿涛

成员:徐群、周幼红、周静、王达辉及社区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广告牌、阳台盆景、城区下水窨井管道等安全检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当临时避灾点开启时,以张鸿涛为组长的街道机关干部由临时避灾安置组统一调配,视情况到相应的安置点协助开展避灾安置工作。

13、兴普社区区域组

负责领导:徐捷

联系地点:兴普社区办公室

组长:胡立栋

成员:朱培红、郭晓蕾、厉晶晶、胡波及社区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广告牌、阳台盆景、城区下水窨井管道等安全检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当临时避灾点开启时,以严伶俐为组长的街道机关干部由临时避灾安置组统一调配,视情况到相应的安置点协助开展避灾安置工作。

14、和津社区区域组

负责人:裘敏轶

联系地点:和津社区办公室

成员:缪科意、闻素、黄伟、郑燕及社区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广告牌、阳台盆景、城区下水窨井管道等安全检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当临时避灾点开启时,以裘敏轶为组长的街道机关干部由临时避灾安置组统一调配,视情况到相应的安置点协助开展避灾安置工作。

15、文康社区区域组

负责人:岑国栋

联系地点:文康社区办公室

成员:赵富军、周峰华、翁臻峥、王梓如及社区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本区域内防汛防台检查、落实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广告牌、阳台盆景、城区下水窨井管道等安全检查及危房户、低洼地等群众撤离、转移工作。当临时避灾点开启时,以沈碧红为组长的街道机关干部,由临时避灾安置组统一调配,视情况到相应的安置点协助开展避灾安置工作。

16、渔业、船舶、渡口管理组

负责领导:贺巍巍

联系地点:渔船管理服务站和船舶安全管理站办公室

组长:虞哲恩、翁华东

成员:贺平、翁伟明、翁宏伟、乐军海、方波、张路瑶、林民、朱力挺、王行柱

工作职责:全面掌握船只避风情况动向、畅通信息。随时与“街道三防”办公室保持联系,组织好抢险队伍,认真做好渡口管理、船舶进港避风工作。加强值班,及时收听、记录台风消息和警报工作,并及时向渔船通报,统计灾情,及时上报。

17、企业组

负责领导:钟磊

联系地点:经贸办办公室

组长:李达(大)

成员:丁侃敏、戴燕娜、王舟萍、鲍联波

工作职责:负责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防汛抗台工作,重点做好企业人员转移、在建工程和广告牌等安全防范工作,并做好绿业公寓防汛抗台工作。

18、地质灾害巡查组

负责领导:江峰

组长:杨杰

成员:庄岳良

工作职责:负责街道内地质灾害点的巡查监督,防范台风引起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19、临时避灾安置组

负责领导:钟磊

联系地点:普陀体育馆、东港中学、普陀中学、沈家门小学、普陀职教中心

东港片组长:徐伟东

成员:俞琼、李朝蓉、刘庆华、严增英、郑丹琳、毛斯黎、李侃、李晨晖、张婉楠、沈佳璐、王沿臻

勾山片组长:陈雄

成员:刘海成、金珊珊、周淑梦、马军、徐玉燕、唐舟凯

工作职责:在抗台期间,及时掌握辖区内需转移人员的底数,落实避灾场所,做好人员转移及避灾,并做好灾后人员转移情况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对于区域内需要避灾安置的建筑工人,统一由区住建局排摸安置,临时避灾安置组及时对接住建局相关人员统计安置人员。在避灾安置过程中,及时调配安置服务人员,协调派出所安排警力到各避灾点进行治安巡逻。

20、应急抢险预备组

负责领导:唐强

组长:褚为鹏(电话:15157980295)

成员:街道应急小分队、社区干部和群众以及当地驻军

工作职责:在接到抢险命令后,迅速奔赴现场参加抢险,参加群众转移、撤离等应急任务。遇到重大紧急任务时由“街道三防”指挥部统一调度。

一班:张弛、樊亮、林家旻、何旭超、袁斌、缪军飞

二班:钟旭、缪秉达、马巍巍、王炳雄、周辉、徐超杰

三班:武斌、金辉、乐旭东、乐旭杰、周柯军、郑重远、夏思雨、竺旦、仇超迪

四班:陈晶磊、张慰、忻韩、何军辉、孙波、郭世吉、方吉、何磊明、王文君

五班:刘会平、胡雷、胡超明、翁力琪、乐豪杰、林旭东、冯世兴、蒋岳峰、杨明刚

六班:张天涯、蔡德成、毛雷兵、丁彦声、乐凯明、忻洪雷、刘金阳、陈斯军

21、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翁素飞

成员:徐芬芳、陈军、朱辉、苗志芳、戴文炳、庄海伟、李海峰、曹漓江

工作职责:负责车辆调度、抗台物资运送、伙食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

22、宣传报道组

负责领导:陆蔚蔚

组长:刘金双

成员:乐壮杰

工作职责:负责全街道防汛抗台信息宣传报道。

23、治安巡逻组

负责领导:陈巧克(电话:13905807910)

成员:东港派出所民警

工作职责:负责治安巡逻、抢救困难群众及转移人员,并对避灾安置中心加强治安管理,必要时派警员值守。

24、卫生医疗部门

联系人:蒋敏菲(电话:13587046676)

部门名称:东港卫生服务中心

工作职责:负责抢救、治疗受伤群众及做好防疫工作。

25、电力抢险联系部门

联系人:周斌(电话:13957207967)

四、避灾安置场所

根据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全区避灾安置场所安全检查鉴定情况通报》(区减灾委办【2016】1号)文件要求和精神,经区减灾委鉴定我街道避灾安置场所共10处,具体如下:

(一)普陀职教中心避灾安置中心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转移到普陀职教中心(常规容纳500人,最大可容纳1000人)进行避灾,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芦静儿;联系方式:18906805252。

(二)南岙村避灾安置点(南岙路486号)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到南岙村办公楼(可容纳100人)进行避灾,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张善学;联系方式:13567670802。

(三)塘头村老年活动室避灾安置点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到塘头村老年活动室(可容纳100人)进行避灾,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翁舟波;联系方式:15858056856。

(四)葫芦托老所避灾安置点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到葫芦托老所(可容纳120人)进行避灾,抗风能力为热带风暴。场所负责人:翁勤健;联系方式:13575613885。

(五)小蒲岙避灾安置点(小蒲岙路168号)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到小蒲岙避灾安置点(可容纳50人)进行避灾,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李宇;联系方式:15957060706。

(六)赵家岙避灾安置点(赵家岙180号)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到赵家岙避灾安置点(可容纳50人)进行避灾,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张芦军;联系方式:18969201235。

(七)普陀中学避灾安置中心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转移到普陀中学避灾安置中心(常规容纳500人,最大可容纳8000人),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岑国栋;联系方式:13758028098。

(八)沈家门小学避灾安置中心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转移到沈家门小学避灾安置中心(常规容纳500人,最大可容纳1500人),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杜平伦;联系方式:13575627222。

(九)东港街道避灾安置中心(东港中学)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转移到东港中学避灾安置中心(常规容纳500人,最大可容纳2000人),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陈雄;联系方式:13575616826。

(十)普陀体育馆避灾安置中心

台风期间一旦发生险情或其他灾害,迅速组织附近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根据“三防”指挥部命令再转移到普陀体育馆避灾安置中心(可容纳600人),抗风能力为超强台风。场所负责人:徐伟东;联系方式:13506806366。

当街道“三防”办启动防台风三级响应时,上述临时避灾安置中心全部开启,临时避灾安置组成员全部到位,并由街道综合安全管理中心安排生活及日常用品,东港派出所、街道应急小分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抢救、防疫、生活安置、维持避灾秩序等工作措施。

五、抢险物资的储备、调运

(一)办事处抢险物资数量、储备地点及责任人员

 

 

  

责任人

 

麻袋

150

街道办事处

胡耀军

救生衣

86

街道办事处

安全帽

36

街道办事处

铜锣

12

街道办事处

应急灯

53

街道办事处

铁锹

60

街道办事处

手电筒

16

街道办事处

抽水泵

19

街道办事处

划桨船

8

街道办事处

担架

2

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

蒋敏菲

13587046676

中面包车

小汽车

1

4

街道办事处

徐芬芳

13857220497

(二)抢险物资、设备调运方案

名称

命令下达

命令执行人

调运工具

调运地点

救生衣、麻  袋、安全帽、铜锣、铁锹、抽水泵、船

胡洁

胡耀军

皮卡

各社区及  险情地

街道车辆

胡洁

翁素飞

徐芬芳

调运抢险人员至险情地

医疗设备、担架及医生

胡洁

蒋敏菲

医院救护车

赶往出事地救护

六、台风等级

按照台风影响范围和程度,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

(一) 特别重大(Ⅰ级)

气象部门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在我区登陆并严重影响我区。

(二) 重大(Ⅱ级)

气象部门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宁波、台州等附近沿海登陆或紧擦舟山北上,并严重影响我区。

(三) 较大(Ⅲ级)

气象部门预报强热带风暴,在宁波或台州以南登陆或紧擦舟山海域北上,影响我区范围较小。

(四) 一般(Ⅳ级)

气象部门预报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在东经125度以东,或北纬25度以南转向,对我区影响较小。

七、台风应急响应

(一)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时(Ⅳ级),防台风等级为蓝色。主要做好以下防台准备工作:

1、及时打开舟山气象网站,了解台风信息;

2、面上组开始24小时值班,通知水库、山塘、海塘、码头、矸闸等巡查人员加强巡查;

3、通知所有渔船迅速进入避风港,并做好安全防范等抗台工作;

4、面上组记录跟踪台风动态,收发传递上级防台指令,并向常务副指挥报告;

5、面上组向指挥部报告台风动态及上级防台指令;

6、指挥部召开防台会议,分析台风动态,部署防台工作。

(二)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时(Ⅲ级),防台风等级为黄色。主要做好以下防台工作:

1、召开机关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防台动员会议,由指挥部部署各项防台工作;

2、落实小(二)型以上水库以及山塘、海塘、码头、矸闸等水利设施的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对水库、山塘重要部位3小时巡视一次,发现情况及时上报水利部门,同时各村(社区)、 企事业单位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3、要求各村(社区)督促种植、饲养、养殖大户及时落实防台各项工作,包括作物抢收、畜禽转移、物资转移、人员转移等;

4、要求危房户、低洼户、新居民在台风警报发布后3小时内转移到安全地点,安置点由临时避灾安置组负责落实;

5、要求街道经贸办督促各企业责任人、值班人员全部到位,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6、要求街道渔农办落实抢险物资,并根据需要发放;

7、要求抢险队伍在街道范围内待命,随时听候调动,调动命令由“三防”指挥部下达;

8、要求所有船只全部进入避风港,并做好安全防范等抗台工作;

9、由区教育局适时通知宣布学校停课;

10、指挥部巡视督查各组防台工作。

(三)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Ⅱ级、Ⅰ级),防台风等级为橙色、红色。预报台风将在12小时后在本市登陆或将对本地区造成严重影响时,主要做好以下抗台工作:

1、街道“三防”指挥部召开会议,发布防台抗台动员;

2、立即转移所有危房户、低洼户、棚舍户群众,所有责任人员全部转入抗台工作;

3、企业防台准备工作已落实,按职责转入到抗台阶段;

4、种植、饲养、养殖专业户第一阶段防台工作已完成,转入自抗阶段;

5、抢险物资全部到位,并发放救生衣、安全帽、铜锣、电喇叭给防台人员和村(社区),车辆等其它抢险物资原地待命,抢险队伍全部按组到位原地待命;

6、所有船只全部进入避风港,并做好安全防范等抗台工作。

八、台风警报解除

(一)修复所有电力、通讯、广播等线路;

(二)及时修复重要设施及道路等;

(三)面上组调查核实灾情,并上报有关部门;

(四)开展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

(五)总结抗台经验,表彰先进。

九、台汛期:4月15日至10月15日

十、街道“三防”值班电话:白天3096219、夜晚3092568;

备  注:

1、人员如有遗漏请及时与街道渔农办联系。

2、如出现强台风、超强台风、强降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则扩大排查及转移范围,及时调整防灾救灾力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