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团队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大型真菌多样性本底调查,共采集标本300余份,发现多个新记录物种,其中杏茸鸡油菌为中国新记录种。
“普陀区海岛众多,交通不便。进山调查,有时一走就是一整天,但能采集到这么多珍稀食药用菌和虫草物种,我们很有成就感。”据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团队专家介绍,舟山群岛各个岛屿生态环境良好,大型真菌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舟山本岛、朱家尖岛、桃花岛、六横岛、悬山岛真菌多样性较高。
本次考察记录了大型真菌的物种分布、新鲜状态下的形态特征、生境寄主等信息,重要材料(食药用菌等)还分离保存了菌种。
专家团队的足迹覆盖舟山本岛、普陀山岛、朱家尖岛、六横岛、桃花岛、虾峙岛、登步岛等大小岛屿20余个,采集大型真菌标本300余份。采集到灵芝、木耳、鸡枞、牛肝菌、平菇、鸡油菌等多种珍稀食药用菌,均是舟山群岛区域的首次记录,其中杏茸鸡油菌为中国新记录种。
舟山岛是我国有虫草分布的三大海岛之一
“除了有珍稀食药用菌,这次发现的多个虫草物种也是舟山群岛区域的首次记录。舟山岛也是我国目前为止除台湾岛、海南岛以外仅有的记录有虫草分布的岛屿。”
据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团队调查人员介绍。本次考察在舟山采集到了柱形虫草、蚁窝线虫草、江西线虫草、斜链棒束孢等多个虫草物种。
“虫草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很多物种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考察人员说,“舟山群岛夏季湿热的气候非常适合虫草生长,随着调查的深入,相信还会发现更多的虫草物种。”
后续将对30余个岛屿开展调查
生物多样性调查是自然界的“人口普查”。普陀区作为承接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任务的全省29个重点区域之一和全市唯一县区,目前正在全面开展陆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其中,大型真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据专家团队介绍,2018年,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发布,大型真菌保护和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在近年已越来越受人关注。
下一步,按照项目计划,专家团队后续将继续对普陀区所辖的30余个岛屿开展调查,进一步揭示当地大型真菌多样性本底状况,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