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舟山市普陀区“智慧河湖管理”场景应用在数字政府门户及“浙政钉”正式上线,这将实现河道管理系统性智治,提升全域水环境治理智慧化。
据悉,该数字化应用系统以河湖水质监测、治理为牵引,围绕智慧感知体系建设,运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能对全区河湖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实时监测,实现全流程全数字化预警、处置、考核、反馈,辐射管网排查、污染溯源、河湖治理辅助决策等能力。
“智慧河湖管理”场景应用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统筹谋划和系统设计的成果。近年来,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2021年3月,普陀投入运行的水域治理“四灯”管理平台,应用了现代地理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摄像头对普陀主要河湖进行日常实时监管,还对各条河湖的水质数据进行全面检测和综合评分,将河湖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重症四个类别的监测阈值,并分别以绿、黄、橙、红这四种颜色的灯作为警示,对河湖实行分级管控,提升智能化管理河湖水平。2021年9月,普陀又再次投放无人船,用于河道水质摸排、入河排污口排查、水质日常监测、应急监测等。通过无人船对水样的自动采集、自动样品处理、自动分析、自动上传等功能,实现水中的pH值、溶解氧等多项参数的实时监测,有利于对问题河道各河段水质的全面掌握,以辅助水下暗管排查及问题分析。通过分析无人船走航巡查及水质监测结果,对存在问题的河道研究治理方案,可有效解决污染问题。
测试版本投入使用后,2021年11月普陀河(湖)长发现问题数居全市最高,县级人均发现问题数为1.15个,问题解决率达100%。“智慧河湖管理”应用场景将改变河湖治理粗放模式,辅助决策科学的治理方案、治理方向,并提供数据支撑。此外,该应用场景采用模块化功能平台搭建,预留通用数据接口,计划整合其他应用场景,形成“五水共治”一盘棋,多部门、跨任务共建共享。
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基于全市生态环境自动感知“一张网”等基础设施,依托区公共数据平台数据资源支撑,利用区大数据局统一公共组件、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平台和市陆海统筹协同系统相关组件,打造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无废城市”建设、“河湖库保护”四大综合应用场景,实现生态环境业务综合集成、核心模块协同应用。
目前“生态环保”应用模块及“智慧河湖”应用场景已在普陀数字政府中应用上线,并协办推进了“重点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应用场景、“城区噪音处置一件事”应用场景及“东极未来海岛”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