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008737926X1/2022-146613 公开日期 2022-03-07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分局 文号
组配分类 公告公示 主题分类 工商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普陀分局2022年2月份消费投诉公示
发布日期:2022-03-07  16:2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市场监管分局

根据《浙江省全面开展消费投诉公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现对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普陀分局2022年2月份消费投诉情况进行公示:

一、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

2022年2月份受理消费投诉举报案件

咨询

3件

投诉

97件

举报

62件

合计

162件

2022年2月份,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普陀分局投诉举报处置中心共受理咨询投诉举报162件,其中咨询3件,已处理咨询3件,咨询办结率100%;受理消费者投诉97件,已处理投诉案件85件,投诉解决率87.63%,其中调解成功57件,调解成功率67.06%,争议金额2.23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2万元。

二、消费投诉类型

商品类消费投诉61(件)

服务类消费投诉36(件)

三、商品类消费投诉类别 

商品类消费投诉类别

占比(%)

受理量(件)

一般食品

60.66  

37

特殊食品

1.64  

1

药品

4.92  

3

服装、鞋帽

1.64

1

家居用品

4.92

3

家用电器

3.28

2

通讯产品

4.92

3

装修材料

3.28

2

首饰

3.28

2

交通工具

3.28

2

特种设备

3.28

2

其他商品

4.92

3

四、服务类消费投诉类别

服务类消费投诉分类

占比(%)

受理量(件)

餐饮服务类

55.56

20

互联网服务

2.78

1

美容美发洗浴服务

2.78

1

文化娱乐体育

5.56

2

交通运输

2.78

1

洗涤、染色服务类

8.33

3

销售服务

13.89

5

其他

8.33

3

五、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理性选购食材,不可过分追求新奇特食材、野味,尽量选购当季新鲜的食物,要从正规途径购买。

(一)谨慎选用易产生米酵菌酸的食材

米酵菌酸不同于其他毒素,耐热性很强,一般的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毒素可对人体的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哪些食材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呢?我国近几年发生的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食品有发酵的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如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加工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肠粉等食品为主;选购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夜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食用已变质的银耳或木耳。

(二)不要食用野生菌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其鉴定需要丰富的专业植物分类学知识和条件,就普通人而言,很难识别,因此建议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如自行采摘蘑菇煮食,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和腹痛、视力模糊等表现,就应该高度怀疑是毒蘑菇中毒,必须马上就医,否则就可能会错失最佳治疗期,引起中毒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三)养身药材搭配要遵循科学

秋冬季节不少民众流行购买中药材泡酒或炖汤养身进补,但其种类繁多,难以辨别。一是谨防含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如草乌、附子类、川乌、雪上一支蒿等,普通炖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要到正规药店购买药食同源种类药材;二是不应随意相信秘方、偏方,避免在不了解药性的情况下,盲目按秘方、偏方泡制药酒食用;三是不购买不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中药材成分不清、来历不明的泡制酒。

(四)谨防可能容易忽视的常见食材

如发芽的土豆、新鲜黄花菜、发霉的甘蔗等会导致食物中毒,注意要选材加工适当;疫情期间还需注意冷冻食材的选择和清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