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管 科学施策 普陀区“三再”抓好台风防御主动仗
发布日期:2022-09-16 08:4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在抗击今年第 12号台风“梅花”期中,普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的防汛防台理念,动态监管、科学施策,全面动员、众志成城,全力确保台风期间安全。

一是坚决打赢防台攻坚战,责任上再压实。构建“上下贯通、前后衔接”的防汛防台层级责任体系,全面从严压实抗台责任。推动“区领导包乡、乡领 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坐镇区“三防”指挥部会商研判,通过视联网将 防汛防台工作推进会开到村(社区);区四套班子成员分别包干各乡镇(街道)、风险点、重点项目等关键部位,抗台期间全程驻守不离;各乡镇(街道)干部全程值班值守,定时巡查属地台汛情况,基层干部紧抓风浪暂歇节点巡查临边风险区域。对所有基层防汛责任人实施“六问”抽查工作机制,并由纪检部门开展台汛期间专项督查,彻底绷紧抗台“责任弦”。全面有序夯实基层基础。严格按照“预案+指南+规则”制度体系落实各项防台工作,实行24 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全员值守、统一调度,响应不撤绝不离岗。理清防汛任务清单,针对村级换届过程中的防汛责任人变更情况,在台汛前对全区 97 个村(社区)负责人、10个镇(街道、管委会)约800名基层海岛应急救援人员开展应急处置、风险识别、预案执行等方面培训。

二是严格执各项防台指令,行动上再落实。不断加强“区-乡镇-村社”“八张风险清单”的动态研判,做到风险隐患排查“不漏一处”,重点人员转移“不漏一人”,抢险救灾准备“不漏一件”,预警信息发布“不漏一条”。在第12号台风“梅花”期间,对标清单加强风险隐患排查,聚焦“八张风险清单”,开展人员避险转移、海域安全、地质灾害薄弱环节、城市内涝和地下空间、山塘水库河网、城市运行、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加强海上船舶巡逻检查,2287艘渔船全部到港并实行专人驻船值班, 对1026艘商船(包含危险品船舶298艘)落实“定水域、定拖轮、定人数”避风措施,对40艘无动力修造船舶落实“一船一泊”和政企联络员监管。保障城市运行,全区各类应急抢险队伍178支2757人迅速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做好台风影响升级和抢险救灾准备,确保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各医疗卫生单位28支应急小分队共计204人,24小时待命。牢抓安全生产,108个建筑工程,经排查共有临时工棚188幢、起重机械115台、手架191个、基坑9个,已全部完成加固工作,建筑工地人员1778人全部完成转移撤离。

三是进一步做好宣教引导,宣传上再动员。充分提升台风影响期间防汛防台权威信息、预警信息、科普知识等各类信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推送传播力度,由区防指密切联合区委宣传部,进一步明确防台期间宣传工作机制,落实应急值守制度。整合资源力量,通过报纸、网站、微信、APP等各类传播媒介宣传报道防台知识及抗击台风中的典型事迹,通过普陀电视台在新闻时段和收视率高时段持续滚动推送防台资讯,公开公布《告市民朋友书》。通过通信运营商联动农村应急广播,全区85个村社区共351个广播持续发布预警信息,切实提高公众自防自救意识和能力。针对海岛、农村等重点地区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员效用,加大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加强网络舆情应对,打击不实谣言,及时报道先进事迹,引导社会民众共同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