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市级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整改任务,针对部分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家底不够清晰等问题,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召集财政、国资、审计、区属重点国有企业负责人会议研究整改方案和路径,由国资部门牵头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对排查家底重塑流程“明账册”,对排查问题环环相扣机制处置,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
一是明晰规范化操作。开展国有资产集中清查,明确将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两类主体依法占有、使用的房屋和土地资产(包含账外资产)列入清查范围,载明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入账情况及账面价值、未转固情况等要素。区财政局、区国资办分别牵头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房屋(土地)资产清查督导,共清查国有资产合计5519处,包括行政事业单位1291处、国有企业1966处、公租房和直管公房2262处。
二是强化数字化运用。全面推广“资产云”等资产信息化应用,规范线上审批流程,实现从采购到报废生命周期全覆盖,做到资产信息共享,确保有账可查、账实相符。如区城投集团依托“不动产管理系统”,共清查梳理所属房产982套、土地159宗、码头14处、停车场18处、公交候车亭124处等资产。同时,针对资产长期挂账在建工程问题,及时规范做好账外资产入账、在建工程账务清理等工作,推动长期挂基建账房产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对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实现“应转尽转”。截至目前,全区阶段性完成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项目12个,金额0.73亿元。
三是推进成果化转换。统筹盘活低值低效闲置资产,探索海岛资产委托属地政府管理,灵活下调老城区小、散、旧房产租金,对无市场需求的房屋考虑在体制内调配使用或划归直管公房管理,进一步提高资产利用率和安全性。如区城投集团公开拍卖清查后明确可售房产151套、配套停车位764只、储藏室23只;区国资办将全区1944套公租房、直管公房及人才公寓(面积98709.97㎡)划转国有企业,实现资产整合管理。针对资产权证不齐问题,协调推动产权单位对接自规、税务等部门,总结未办证原因,推进无证资产权办证工作,妥善解决国有资产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