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规上工业增加值:1-9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9.7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2.8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列全省第10;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3.1%。。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00亿元,同比增长7%。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1-9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4亿元,同比增长30.6%;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2.1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四县区排名第2。预计全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5.4亿元,同比增长26%;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9亿元,同比增长20%。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增加值基数较大。船舶修造、水产加工规上产值在去年三季度分别实现增速25.5%、14.1%的高位增长,较大的基数导致今年三季度增加值增速将有所放缓。
(二)水产加工业形势严峻。一是金枪鱼进口受阻,因三年疫情原因,多数外籍远洋运输船未在华注册(或备案过期),导致不符合海关通关要求,无法开展金枪鱼原料进口业务,相关企业出现减产情况,有的企业已打算关停生产线,预计全年损失产值10亿元。二是外贸出口受阻。受日本核污水排放及日元贬值影响(目前与上半年相比贬值约10%)水产行业7、8月分别月度下降2.2%、3.2%。
(三)重大项目投资不及预期。我区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但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比例较低,其中金钵盂重点项目因市场因素,投资放缓,全年投资计划调整为3亿元(目前完成1.7亿元)。西白莲绿色海工装备运维基地项目因土地出让、林地指标等问题,尚未动工。
(四)部分重点企业增速放缓或呈现负增长。舟渔、荣舟、炜驰、金鹰、冠素堂等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呈现负增长,其中舟渔公司因部分业务外迁导致同比下降近50%,绝对值达750万元,直接拉低区本级增速4个百分点;荣舟因营业收入下降导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近15%,绝对值达150万元;佳必可因金枪鱼原料问题导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绝对值达50万元。嘉誉建材、英海丰船舶工程、蓝润水产3家营收1亿元以上的企业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下一步举措
(一)抓好行业运行调度。抢抓船舶修理订单充足有利契机,推动船舶修理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1月份举办普陀首届国际航运与船舶修理业大会,拓展企业承接订单渠道,持续巩固全区船企与国际航运巨头的紧密合作关系。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推动融创食品、明珠浔味等预制菜生产企业强化与国内知名经销商合作,拓展产品国内外销售渠道。借助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海岛县“一县一策”名单以及打造省、市核心区有利契机,积极争取专项政策支持,通过“一业一策”推进船舶修造和水产加工两个主导产业扩量提级,绘制产业链图谱,深入分析产业链存在的“断链点”,全力实施强基补链行动。
(二)抓好工业项目投资释放。坚持将抓项目投资作为推动工业经济有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对已梳理出的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进一步谋细谋实,加快推进建设。会同属地抓好浙能煤电二期、金钵盂临港产业园等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按计划加快投资释放。对智峰海工、欣悦海二期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落实专人盯办,确保投资按计划推进。同时,做好万邦重工“绿色渔业装备制造示范基地”、中科立泰“年产3GWh高容量高安全新型储能系统装置”等新签约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其中,万邦重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95亿元,中科立德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1亿元,推动2024年项目建设“开门红”。
(三)抓好企业纾困解难。全面深化助企服务工作机制,以“助企专员”“三服务”为抓手,及时收集企业在外贸、用工、融资、物流、要素保障、市场拓展、政策兑现等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全面健全问题化解机制,对收集的每起问题实施全过程跟踪督办,层层化解,增强企业获得感及信心。做好政策宣传,通过企业走访调研,积极宣传《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3-2025)》,根据政策要求,及时梳理排摸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强化精准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精准对接企业负责人,详细讲解政策要点、申报流程等内容,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四)抓好研发费用提升。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成立研发费用提升专项工作组,制定研发费用提升行动重点企业每月走访计划,联合属地政府和中介机构对企业进一步动员指导。指导一批老大难的水产企业实现研发投入零的突破,引导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船舶修造企业和水产加工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升级;持续推动龙头企业研发增量,建立一对一服务对接机制。制作研发费用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知晓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大提升的良好氛围,实现应纳尽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