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极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区全会精神,以“智富新东极·融创新未来”为目标,全镇上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有序推动“小岛你好”“未来乡村”等建设,全面激发小岛内生动力,实现各美其美,岛岛共富新局面。
2022年工作总结
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东极海岛海洋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建设84项工作清单,推动产业兴旺、基础完善和风貌提升等工作稳中有进。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第二批三星地址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浙江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今年,央视新闻和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对我镇实地拍摄报道,并在黄金时间段上线展播,为海岛旅游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截止年底,预计完成社会生产总值14.95亿元,同比增长6.9%;渔业产量8.9万吨,同比增长2.5%,渔业产值11.1亿元,同比增长7%;预计旅游人数31万人次,同比增长5.98%,旅游收入 3.85亿元,同比增长7.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4309万元,完成目标值的110%。
(一)致力共富提效,“小岛你好”更具活力
全面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立足庙子湖岛和东福山岛发展实际,按照“一岛一品”发展策略,把握两个“先行”和两个“优先”发展原则,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完成东极镇“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方案设计,编制完成庙子湖和东福山村庄设计规划,清晰庙子湖岛“东海极地·逅会如期”极地文化岛和东福山岛“东海秘境·岛居福山”文化体验岛发展定位,以“八个一”为建设目标,推进实施庙子湖精品民宿、外立面综合提升、旅游品质提升、“五水共治”项目、东福山大岙老街打造和大岙外立面综合整治庙子湖五水共治项目等15个项目,总投资2.61亿元。截至目前,已完工项目2个,已开工项目7个,其余项目正有序推进。
(二)致力经济提质,产业发展更具潜力
坚持以市场诉求为导向,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区位优势持续放大,渔业、旅游业“二次腾飞”动能更足。
一是做强海洋渔业经济。坚持“科技兴渔”方针,继续引导渔船安装液氮制冷设备,提升渔获物保鲜保质能力,今年来共完成安装制冷设备船只115艘,投入资金4690万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138.6万元。渔船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紧密围绕渔业领域“精密智控”工程,推进科技入海,数字管船,实现海上作业“联得上、有回应”,全镇418艘中大型渔船,全部安装天通电话,按照“一船一码”要求,所有中大型渔船全部申领安全码。全力保障养殖户权益,多次对接区海洋与渔业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法依规推进海域养殖确权工作。加强休闲船艇日常监管,引导休闲渔业健康发展。深耕海洋牧场,持续深化“保礁护渔”“增殖放流”行动,开展日常巡逻执法125航次,收缴违规渔具30余套。
二是做优精品海岛旅游。投资92万元,打造东福山10余处全新网红打卡线,完成庙子湖手绘地图、彩绘栏杆、海边休闲座椅等10处“小精美”节点打造,新建旅游厕所3座,推进东福山外立面和东福山特色街区打造,推进青浜老街改造工程。完成民宿协会换届选举工作,创新推出《东极镇民宿红黑榜考核办法》《东极镇民宿等级划定标准办法》《东极村民宿管理及准入办法》等制度,推进民宿精品化发展。收储闲置民房9套,与文旅集团合作打造庙子湖庙坑及青浜村口两处业态集聚区,完成舟山首个“无围墙”海岛创业园,孵化海岛新业态。研发上线“畅游东极”小程序,与区文旅集团和海星公司三方合作贯通“房票”机制。
(三)致力基础提档,城镇建设更显魅力
试点“未来乡村”建设,做好美丽城镇的后半篇文章,坚持管建精细化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双修并举,城镇功能和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加快补齐城镇建设短板,推进城乡用水一体化建设,完成自来水厂统一纳管,实现城乡用水同质同服务,完成庙子湖、东福山海水淡化设备维护和更新,提升用水保供能力。投资7000万实施电力管网落地工程,打造美丽海岛“天际线”。提质改造海岛道路,推动庙子湖、青浜环岛路建设,完成青浜护栏工程。加快推进庙子湖交通码头扩建工程,打造品质和服务一流的海岛交通航线。
二是城镇容貌有机更新。依据渔村风貌,科学编制东福山岛、青浜岛和庙子湖岛村庄设计规划,合理规划集聚区、生活区与休闲区。大力实施“蓝海屋檐”“白山头”“田园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拆除店招广告牌130余只、拆除坟墓2座、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堆积物、生活垃圾3000余吨,完善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东极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东极镇环境卫生考核督查制度》《东极镇雨棚管理办法》。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15家,培育黄金菊、珊瑚树、红叶石楠和绣球等植被6000余株,花园海岛初具雏形。
(四)致力服务提级,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海岛养老、医疗和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牢牢托举海岛群众稳稳的幸福。
一是社会福祉更加殷实。深推“智富议站”强化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收集解决各类问题32个,推动民生服务更加普惠,全面排查困难户,努力做到应保尽保,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民政救助资金113万元,提升海岛医疗服务,完成“上门出诊”27次,紧急护送危重病人26次,积极对接省市区优质医疗下沉海岛,开展义诊、健康讲座10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850份,完成家庭医生签约1561人。同步做好退役军人和烈士子女113名建档立卡和优待证工作。
二是文化服务更加普惠。投入20万元提升改造村文化礼堂和综合文化站,升级村民图书馆,开展端午、中秋等文化活动12次,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建党101周年系列活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主题,广泛开展“实干争先·跨越发展”领导干部基层讲党课、“极岛潮音·长者讲坛”、“极岛潮音·青蓝宣讲”、“党建书香·浸润礼堂”等文化宣讲活动86次,不断丰富人文底蕴,让文化服务有温度,群众幸福有质感。
(五)致力管治提升,平安建设凝聚合力
纵深推进“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安全管理新模式,“未来海岛”系统建设全面融入社会数字治理。
一是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巩固。全力做好除险保安工作,清单化排查全镇各领域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检查6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6处,当场整改12处,另外4处已限期整改。高质量完成“帆张网清零”行动,24艘帆张网船全部拆解,占全区总量的60%。完成“轩岚诺”和“梅花”台风的防御工作,转移独居老人、危旧房群众223人次,确保零伤亡。全年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巡逻76次,张贴标语40余条。坚决守好疫情防控海上小门,常态化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强化测温亮码等管控措施,打击非法载客休闲快艇,创新出台《非法载客小快艇举报》机制,筑牢防疫铁桶阵。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219277人,隔离管控224人。
二是数字化改革有序推进。推进“未来海岛”建设,累计新装高清监控设备90余套,完成平台等硬件建设,打造完成1个数据仓、1张全域信息图和1个数字工具箱,形成“一屏观全域”,线上精准指挥,线下有效行动的良好局面。全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141”和“七张问题清单”等体系运用和建设,有效提升海岛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离岛管家”“岛自为战”自治体系优势,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0次,组织调解矛盾纠纷36起,调解率100%。进一步强化平安宣传,抓好民风、家风和村风建设,努力打造“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海岛治理样板。
(六)致力党建提优,政治生态更加清朗
深入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和“一核两翼·区域共鸣”极岛党建品牌,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和人大工作的绝对领导,持续推进法治化建设与中心工作相辅相成。
一是夯实红色根脉基石。开展“极岛标杆”三年行动筑牢共富堡垒,创新“揭榜挂帅·实干争先”支部擂台赛,重点比拼村两委履职践诺情况,细化6方面36小项建设标准,健全“月考核、季赛马、年评比”工作机制,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到“硬指标”的转变,结合区委巡察,开展交叉互查“大体检”、党务清查整治等各类自查整治15次,发现问题32个均已整改;积极打造“共富工坊”,完成舟山首个“无围墙”海岛乡创基地打造,诚邀四海乡创客和新乡贤共助“小岛你好”共富建设。
二是把牢意识形态主动权。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今年来,召开党委研究部署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议4次,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8次,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开展“长者讲坛”、“青蓝宣讲”党课学习宣讲活动20余次,不断提高机关干部意识形态政治自觉。搭建宣传阵地,积极与省市区各级媒体对接交流,今年,共有90余篇新闻信息在“学习强国”、央视新闻和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各级媒体上刊发。
三是强化党对人大工作领导。坚持和完善镇党委对镇人大的领导机制,坚决把对人大工作的统领放在党的建设重要位置,找准镇党委决策与镇人大工作的切入点,主动引导人大力量参与到“小岛你好”“未来乡村”等全镇各项重点工作中来,定期组织全镇各级50多名人大代表下沉各岛联系岛民,积极为庙子湖岛和东福山岛在风貌提升、基础完善和产业导入等方面出谋划策,献计献策,全力完成民生实事项目7个。
四是深推法治效能建设。高标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政务、村务公开,全年公开有效信息86条,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理各类意见建议32个。主动履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规范项目采购、招投标管理以及村级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制定《东极镇招投标管理办法》《东极镇物资日常采购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