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时间:2023.1.16 答复时间:2023.2.10
调处情况:
投诉人于2023年1月16日反映“其是舟山海贝养殖有限公司法人,认为2022年3月份,中石化普陀储运油库溢油后,有关部门作出的《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浙江舟山分公司普陀储运油库油品泄漏事件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报告失实,部分结论完全没有依据,认为造假。要求其公司应当有该评估全部内容的知情权,对该报告中不实部分进行重新评估。”我局已于2023年1月18日受理,并发出受理告知书。
经调查,现答复如下:
一、溢油基本情况介绍
2022年3月30日,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浙江舟山分公司普陀储运油库发生溢油事件,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对油库“3.30”事件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编制《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浙江舟山分公司普陀储运油库油品泄露事件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渔业部门核实,距离溢油点最近的海水养殖区约6km。
二、溢油后油膜观测情况
(一)生态环境部门观测结果
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2022年3月30日发生溢油事件后,于2022年3月30日-2022年4月1日对溢油点附近进行监测,出具《舟山市普陀区半升洞附近海域溢油污染环境应急监测报告》。根据其对油膜的观测结果显示:
1.周边海域油膜观测情况
海域应急监测站位(见图1)中,3月30日第一次监测中溢油点附近的1#和2#站位附近出现了明显的油膜带,第二次监测中1#站位和事发油库2号泊位附近仍存在明显的油膜。2#和3#站位海水表面无明显的油膜带,油膜带范围明显缩小。3月31日第三次监测中1#站位存在黑色油类漂浮物及油花,5#站位存在少量黑色油类漂浮物,各监测站位均未发现明显油膜带。第四次监测中1#和5#站位仍存在少量黑色油类漂浮物及油花,各监测站位均未发现明显油膜带。第五次监测中各监测站位海面无油膜。针对与养殖区最近的4#站位(约3.4km),3月31日-4月1日五次监测中,均未发现明显油膜带。
图1 海域应急监测站位分布示意图
2.沿岸油膜观测情况
沿岸应急监测站位(见图2)中,3月31日第一次监测期间,A4#站位附近有明显油污带,A3#站位出现少量油膜及黑色油类漂浮物,A5#站位有少量油膜,其他站位无明显油膜。3月31日第二次监测期间所有测站均未见明显油膜。4月1日监测中各沿岸监测站位附近海面均无油膜。针对与养殖区最近的A6#站位(约3.9km),3月31日-4月1日4次监测中,均未发现明显油膜带。
(二)海事部门观测结果
与沈家门海事处沟通,海事部门在溢油事件发生后,及时出动船舶巡检,其油膜观测位置主要集中在溢油点附近、福利门水道、普沈水道、莲花洋水道等区域,具体见图3。根据了解,在观测区域以外未观测到油膜漂浮。
图2 沿岸应急监测站位分布示意图
图3 海事部门主要观测范围
三、溢油事件发生后海水水质和沉积物监测情况
根据《舟山市普陀区半升洞附近海域溢油污染环境应急监测报告》,针对海域应急监测站位(见图1),与养殖区最近的4#站位(约3.4km),3月31日-4月1日五次监测中,海水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
针对沿岸应急监测站位(见图2),与养殖区最近的A6#站位(约3.9km),3月31日-4月1日四次监测中,海水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
另外,在2022年6月1日,在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浙江舟山分公司委托相关单位对养殖区进行海水水质环境和沉积物环境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海水水质环境和沉积物环境均达到功能区要求。
表1 溢油点附近海域环境监测分析
序号 | 检测时间 | 检测站位 | 检测内容 | 监测结果 | 监测点位与养殖区距离 |
1 | 2022年3月30日~2022年4月1日 | 1、海域应急监测站位:6个。2、沿岸应急监测站位:10个。 | 1、海域应急监测站位:海水的石油类、溶解氧和pH。2、沿岸应急监测站位:海水的石油类。 | 1、海域应急监测站位:与养殖区最近的4#站位,3月31日~4月1日五次监测中,海水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2、沿岸应急监测站位:与养殖区最近的A6#站位,3月31日~4月1日四次监测中,海水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 | 1、海域应急监测站位:4#站位与养殖区最近距离约3.4km。2、沿岸应急监测站位:A6#站位与养殖区最近距离约3.9km。 |
2 | 2022年6月1日 | 海水:6个沉积物:3个 | 海水:石油类沉积物:石油类 | 海水和沉积物均达到功能区要求 | 位于养殖区附近 |
鉴于上述情况,我局认为《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浙江舟山分公司普陀储运油库油品泄漏事件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涉及养殖部分结论依据充分,报告未失实。另外,关于养殖部分的报告内容您已向我局申请过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我局已按规定提供,此件不再重复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