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丽普陀建设工作简报第5期
发布日期:2023-06-20 10:3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生态环境分局

第5期

(总第252期)

联系电话:3014543     E-mail:ptstb3014543@163.com

本 期 目 录

工作动态

l 我区连续两轮获省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

l 我区全域提升渔农村环境绘就海上花园新图景

l 我区东极县域风貌区获评2023年度首批省级样板区

生态视野

l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工作动态

我区连续两轮获省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

近日,我区获2023-2025年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资金1亿元,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两轮均入围省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的海岛县区。一是聚焦和谐共生,建设现代品质海岛大花园。开展“美丽海湾”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到2025年,生物多样性继续提升,PM2.5浓度保持稳定,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地表水比例达到100%,入海排污口排放100%达标。拟安排生态保护类资金3500万元,统筹市县财政资金1.14亿元,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创新价值转化等项目4个。二是围绕共同富裕,打造海岛融合发展展示地。围绕海钓天堂白沙岛、佛光圣地葫芦岛、红色记忆蚂蚁岛和逐梦天堂东极岛4个岛开展共富海岛建设项目,以绿为底、以文促旅,打造成生态旅游感触和特色文化感受的体验地,促进海岛居民增收致富。拟安排共富海岛建设类资金4500万元,统筹市县财政资金6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4亿元。三是促进绿色发展,提升现代海洋产业新高地。实施国家绿色修船示范企业引领行业提质增效项目、海洋产品高端化精深加工项目、“海上氢岛”建设示范项目、海洋产业就业平台建设和技能培训示范等项目,进一步延伸海洋产业链条,巩固蓝碳经济发展基础。拟安排海洋产业提升类资金2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3.82亿元。                             (区财政局)

我区全域提升渔农村环境绘就海上花园新图景

一是点、线、面立体推进,打造“美丽田园”。以东西快速路、北向疏港公路等沿线为重点,破“点”提质,改善道路两侧脏乱、农田棚架杂乱及预征地抛荒等问题;以“花海彩林”“一带一路一画廊”等项目为牵引,沿“线”提优,塑造“和美乡村、海上花园”新格局;以“星级”村评选、“小田并大田”等行动为抓手,系统推进环境整治任务落地。现已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3180亩,完成抛荒地整治570.85亩,打造老屋基、塔岭下美丽田园。二是区、镇、村三级联动,全盘合力推进。制定攻坚行动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区、镇(街道、管委会)、村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发挥各镇(街道、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一线指挥长”作用,统筹协调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级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带头示范,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整治行动。每年安排渔农村环境长效保洁专项资金1200万元,对61个渔农村开展测评。今年第二季度测评80分以上村达57个,90分及以上村达15个。三是晒、比、转三管齐下,加压整治效率。开展“晒实绩、比干劲、转作风”活动,对村庄环境提升、农田集中整治、房屋风貌改造、道路两侧绿化提质等任务,进行排名通报、督查整改、绩效奖补,营造攻坚克难、实干争先的良好氛围,实现“鼓先进、抓后进、促共进”的整治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计整改重点问题658处,发放季度奖补资金207万元。

(区农业农村局)

我区东极县域风貌区获评2023年度首批省级样板区

近日,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第一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我区东极县域风貌区获评省级风貌样板区,是本年度舟山市第一个省级县域类风貌样板区,与我区东港城市风貌样板区交相辉映,实现“城市+县域”样板格局。

风貌区以庙子湖、青浜、东福山三大住人岛屿陆域为板块,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居民5328人。以“蓝海旅镇·和美东极”为定位,结合“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展现“各美其美、岛岛共富”的美丽新图景,投资1.71亿元,以十一大项目为重要抓手,构建“一核三群落,一岛一风貌,岛岛共富美”风貌新格局。

一是实施生态美岛工程。构建“美丽生态、美丽绿道、美丽海景、美丽村落”的风貌体系。构建独具渔岛风情特色的美丽生态,推进东福山大树湾石屋群、福如东海石、灯塔、第一缕曙光照射点等人文生态保护利用项目,通过老屋活化,展示传统风貌记忆,完成房屋收储42户共78幢,修缮4815平方米;构建可游可赏的美丽绿道,投资400万元实施庙子湖道路提升工程,综合视域,打造最佳观景点;构建蔚蓝清澈的美丽蓝海,加强改造贻贝养殖区块,做好近海区域保护;构建有生命力的美丽村落,年均投入约300万元,持续推进重点区域风貌管控,累计改造建筑1000余幢,腾出空间用作生产生活配套,持续保持浓浓的海岛生活气息。

二是实施基础强岛工程。建设海岛美丽“天际线”、便捷“海岸线”、优质“生活线”。提升基础设施供给品质,投入约1.4亿元,实施庙子湖配电网落地、污水集中整治、海水淡化二期、庙子湖客运码头建设、青浜饮水保障、东福山客运码头建设等工程,用水保供、排污处理、接待能力、旅游舒适度实现跨越式提升。搭建共富驿站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风貌驿站建设,实现可观可享、运营有序,累计服务5000余人次。

三是实施文化育岛工程。写好“至善东极”故事,塑造“东极精神”。深挖文化传承和根脉,通过文化深度解码,探究财伯公文化、庙子湖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根脉,解读新时代内涵,凝聚海岛力量。构建海岛文化生活圈,整合辖区非遗资源,建设“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纪念馆、纪念碑,串联东极历史文化博物馆、老海岛精神馆、海疆卫士门等红色点位,新建、改建存量空间600余平方米,累计完成文化类存量空间改造8000余平方米,营造全域“至善东极”文化场景。开发海岛主题文旅节庆,相继推出舟山东海渔嫂文化节、里斯本丸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收共赢。

四是实施产业兴岛工程。探索海岛版“两山”转换路径,提供“东极模式”。优化品质提升海岛气质,投资2400万元推进庙子湖外立面、夜景提升、“印象东极”旅游商业综合体打造、东福山外立面综合整治等工程,打造东极旅游形象窗口。创新推出《东极镇民宿“红黑榜”考核办法》,推进民宿经营体系化、管理制度化,新增2家“省级金宿”、6家“省级银宿”和15家“岛居舟山”最美民宿,东极村民宿区获评省级民宿集聚区试点单位,创收超3亿元。业态多元激发海岛活力,高标严选升级“倒陡街”新业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闲置资产盘活;推进“减船转产”进程,发展海上休闲体验游,拓宽渔民增收渠道。

五是实施数字慧岛工程。创新“未来海岛”建设,贡献“东极智慧”。规范引导数字体系建设,率先出台《数字赋能东极未来海岛建设实施方案》,投入640万元全面布局“未来海岛”建设工程。链式集成智慧应用,实现交通游览、公共服务、海洋治理等数字应用高效集成。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发力,以风貌样板区建设为抓手,积极谋划推进下一批风貌样板区建设,通过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力争实现全域提升、全面提质、全域样板,打造具有普陀辨识度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区域样板区。                                      (区住建局)

生态视野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第一条 关爱生态环境。及时了解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和信息,学习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科学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

第二条 节约能源资源。拒绝奢侈浪费,践行光盘行动,节约用水用电用气,选用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一水多用,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纸张双面利用。

第三条 践行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低碳产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第四条 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第五条 分类投放垃圾。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减少垃圾产生,按标识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垃圾,不乱扔、乱放。

第六条 减少污染产生。不露天焚烧垃圾,少烧散煤,多用清洁能源,少用化学洗涤剂,不随意倾倒污水,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用超薄农膜,避免噪声扰邻。

第七条 呵护自然生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义务植树,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拒食珍稀野生动植物,不随意引入、丢弃或放生外来物种。

第八条 参加环保实践。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争做生态环境志愿者,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做起,影响带动其他人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实践。

第九条 参与环境监督。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积极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劝阻、制止或曝光、举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浪费粮食的行为。

第十条 共建美丽中国。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