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区审计局对2022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全区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审计监督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普陀提供有力的审计保障。
审计报告年度(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20个;查出问题金额43716万元、非金额问题136个;审计报告、审计专报被区主要领导批示8篇,审计建议被采纳50条;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246.38万元,推动完善各类制度22项。
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新发展格局,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财税政策持续加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稳经济10项财税政策,兑付惠企资金7.04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5.2亿元;建立促进税收充分落地工作机制,新增税收落地4300万元;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2655万元,“三公”经费同口径下降5.2%。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全年民生支出55.27亿元,增长1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投入8.25亿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双减”扩面提质;投入6.56亿元,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推进现代养老服务建设;投入5.6亿元,深化健康普陀行动,推进“共富方舟·健康守护”等行动。
——审计整改持续增效。有效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计整改督查办法,深化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扎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着力推进“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机制,22个问题纳入省市审计问题清单,并得到有效整改。
一、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重点关注了财政资金管理和预算执行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2家单位石料拍卖款1017.20万元、929.45万元,1家单位利息收入266.21万元,未及时上缴国库。
(二)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区级1项专项资金补助办法未及时修订完善。2个工程已完工2年以上,未进行结算审核,涉及资金817.19万元。
(三)乡镇预算调整程序不规范。1家单位预算方案与决算报表不一致,但未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提请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关注了资金收支、资产以及合同管理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采购合同管理不到位。有12家单位合计16个采购项目,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有29家单位合计76个采购项目,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合同公告。
(二)财务管理不合规。1家单位应收未收资金合计217.60万元。1家单位出借给下属公司的6笔借款,未签订借款合同,涉及资金50万元。
(三)资产管理不规范。1家单位有7处房产未入固定资产账,2家单位各有1处房产无不动产证。
三、公共投资和国企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重点关注了工程实施管理、工程款结算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投资超估算。1个工程批复投资估算2000万元,已支付工程款3423.75万元,超出估算1423.75万元。
(二)工程监管不到位。1个工程新增的桩基工程进度款,超付资金377.5万元;有136.26吨钢筋为非招投标约定品牌,涉及资金51.45万元。
(三)资金管理不规范。1个工程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收回支付保证金757.19万元。1个工程未按工程合同进度付款,多支付材料调差工程款269万元、设计费26.66万元。
四、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审计情况
重点关注了国有资产管理和环境治理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应收未收租赁费等相关收入。1家单位及其下属公司,应收未收相关收入计1264.54万元。1家单位应收未收门店承租户水电费计113.64万元。
(二)资金资产管理不到位。1家单位下属服务站,收取的服务费3.45万元,违规存放个人处达2年多,且尚有4.46万元服务费未收取。1家单位租赁的21套民房空置2年有余;1处游船码头被无偿使用6年有余。
(三)污水处理监管不到位。2处水产养殖区的尾水治理措施未落实到位,直接排放。1处生活垃圾压缩站,存在污水渗漏现象。
(四)农房重建未经审批。2处农房拆除后重建,未按规定办理重建审批手续。
五、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的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力度。提升财政统筹能力,增强预算约束刚性,严控非税收入监管,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合理调度资金资产,完善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二)进一步保障重大政策落地。加强相关政策之间的联动衔接,全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重点财力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政策落实情况和资金绩效的监管,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三)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监督。深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资金使用和合同管理,规范决策程序,完善项目全流程链条式监管,提升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实效。
(四)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资金资产及投资过程安全可控,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有效管控决策权力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