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7490144203/2023-153234 公开日期 2023-09-12
发布机构 区生态环境分局 文号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五光十色——城市夜景照明中的光污染
发布日期:2023-09-12  11:0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夜景照明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也能反映出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得向往。实施城市亮化工程,一是切实解决群众夜间安全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出行安心、出行安全;二是盘活夜间消费市场,提振经济;三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看着这美丽的城市灯光夜景,却犯起了职业病,思考亮化工程的实施是否对生态、环境和气候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观察,总体感觉实施的城市亮化工程有三个特点:亮密集”“亮彩色量太大

首先是亮密集,即灯光的密度大。密度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相邻的照明设施间距逐渐缩小。特别是每年过年期间,从几年前的隔几棵树设置一处,到今天的每棵树都身着黄金甲、每棵灌木丛都锦绣衣。二是每个照明设施上设置的小灯密度大。比如为了形成更加生动、细致的造型,每棵树上从树干到枝头都安置了数不尽的小灯。

 其次是亮彩色,即灯光的颜色五彩斑斓。回忆起小时候,灯光的主色调大多是白光或者暖黄光,而现在的灯光可以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应俱全,一方面这得益于照明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应照明设施的功能从提高城市亮度拓展到提高城市的可观赏性。

再者是量太大。即照明设施数量太大。环境效果类照明远远多于功能性照明。建筑楼宇照明多采用 LED 像素灯以点成面的方式,形成夜间媒体立面,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不同色彩与内容的动态变化效果。利于不同素材主题和色彩渲染建筑特色,城市主要观赏面建筑群的联动效果,形成城市主题灯光秀。

城市夜最中由此现象可以看到,迅速铺展开的亮化工程,给城市带来了美丽,但这美丽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代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代价一:浪费财力,损失电力,增加碳排放

实施亮化工程意味着消耗财政资金购买照明设施并给其供电,而用电则会增加碳排放。从损失电力的影响来看,这几年夏天,罕见热浪袭击我国多省,导致电网负荷激增,有的地方甚至需要通过限电来度过这艰难时刻,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仍有地区存在缺电的风险。从增加碳排放的影响来看,过度的亮化照明增加能源消耗,从而增加城市碳排放,这与我国向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是相悖的。

代价二:破坏城市植被生态平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植被逐渐变成人们生活中的奢侈品,绿化也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然而,遍地开花的夜间照明悄然的成为城市植被的杀手。不合理的照明方式,不仅对城市植被带来直接影响,还通过影响鸟类及昆虫的夜间休息及活动,进而间接影响城市植被生态圈平衡。

代价三:光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光污染是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由于光污染没有污染物残留,随着光源消失而自动消除,因此一些专家把光污染称为隐形杀手。在一些城市,过度亮化成为居民投诉的重要环境问题。光污染会影响人的生理节律,造成睡眠障碍,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照明系统建设,也不能走先亮化再节能的道路。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进程中,实施亮化工程应着重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在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筑牢低碳环保理念上下功夫。理念是行动的基石,只有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才能预防亮化过度的城市病。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城市美化观,将照明与科技、艺术、低碳有机结合,点亮典雅精美的城市天际线。

在科学规划布局,源头防控光污染上求实效。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全国多省市发布照明节能改造新规和节约用电倡议。

在创新技术手段,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上见真章。一方面是通过宣传节约用电的意识,减少不必要用电消耗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科技手段,不断升级节电产品,使其用较少的电耗达到同样的亮度。因此,创新节能科技,多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也是实施亮化工程中的重要举措。

 我们警惕城市光污染,不是为了因噎废食禁止使用景观性照明,而是为了科学合理、可持续地运用它。在我国力争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大环境下,节能减排必定是目前及未来几十年内的重要工作,个人认为,城市夜景光污染是一个虽然公民看起来习以为常,但大有可为的城市生活减排抓手。因此,尽快进入知之而克制的照明使用阶段,才能够促进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美丽夜景与碳减排的双赢。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