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立足“优质均衡有温度的现代化海岛教育”发展定位,根据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普陀发展实际需求及局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一批核心工作圆满完成,一批关键指标顺利达成,一批重点项目按序推进,获评“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先进单位”,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一、奋楫扬帆、踏浪前行,顺利完成2023年度工作任务
(一)坚持守正创新,奋力争先进位,教育创建蓬勃向荣
一是育人条件优化全面提速,发展底盘更牢。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投资29629万元完成茶湾学校、江湾幼儿园、武岭幼儿园项目建设,4个在建项目按年度计划推进,基建投入居全市第一,投资2600万元用于学校(园)环境提升和设备更新,同比增长14%,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底座,东港中学跳高馆等3个政府重点工作及民生实事项目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中旭科创实验学校标准化考点建设,全区实现标准化考场全覆盖。加大托幼资源统筹规划力度,完成三盛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申请认定,联合卫健部门成立区托幼一体化研究指导中心,3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各新增托班1个,合计托位60个,农村幼儿园托育服务实现全覆盖。
二是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丰硕,发展韧性更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3所学校通过省现代化学校评估,创建总数位列四县(区)第一。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开展“两县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例会及问题整改挂图销号制度,全力破解撤并改薄、教师待遇等创建瓶颈,双双通过省级实地督导评估。2023年,市对县区教育考核第一,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连续6年获得A等,教育工作满意度结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三是智治创优动能快速积聚,发展跑道更宽。安全体系持续健全,顺利完成亚运会等重要时期护航任务、关键节点信访维稳任务,获评2022年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推进教育系统虚拟网格和社会综合治理实体网格“双网融合”,虚拟网格覆盖率达100%,暑期全区涉及学生及未成年人的报警数同比下降33%,获评2022年度建设平安普陀突出贡献集体。新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融合,投资1390万元推进一批“学在普陀”等教育新基建,“安心就餐”项目公办学校(园)100%覆盖,“智在阅读”实现省、市、区、校四级贯通,获评省级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建设经验两度在省级会议上作交流分享。跻身省10个“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区”之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数评价连续三年获“优秀”,获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850万元,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果获省厅专家高度肯定。“双减”工作持续深化,不折不扣做好“双减”落地“后半篇”文章,开展违规学科培训整治“清朗行动”,完善“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日常监管机制,成功入选“省首批校外培训清朗环境试点区”。
(二)聚焦类型教育,聚力提质增效,主责主业全面压实
一是统筹优化,学前教育跑出优质普惠“加速度”。深化“举优黜劣”办园导向,2023年新建幼儿园2所,新增优质学位360个,停办薄弱幼儿园3所(平阳小天地幼儿园、和津苑幼儿园、朱家尖三八幼儿园),5所生均面积不足的民办幼儿园各缩1班,实现学前教育招生服务区全覆盖。目前,全区普惠性幼儿园比例、二级以上优质园比例、公办幼儿园比例分别为100%、89.66%、65.52%,均高于“创普”指标要求。大幅提升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公办幼儿园合同制专任教师人均收入同比增长约2.7万元,达到在编教师收入的75%,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办学经费补助标准提高150%,民办教育扶持专项资金额度提至1500万元,为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高位推进,义务教育按下优质均衡“快进键”。着力弥合教育资源差距,有效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打造“优质校+新校”教育集团2个,“强校+弱校”教育集团1个。关注弱势群体,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停办育才学校初中部并停止一年级招生,完成民办学校购买学位1197人,全区随迁子女在公办校就读比例达85.67%,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严格控制在3%以内。坚持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区内、区外“两条腿”走路,对内实现区域内教共体全覆盖,对外不断加大与宁波镇海教育的交流力度,外派9名教师跟岗锻炼,开展各类师生交流活动151次,在教研、课程等资源上实现共建共享,工作成果被评为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典型案例,入选省委改革办《竞跑者》优秀做法系列宣传,并获新华社客户端宣传报道。2023年中考,我区舟山中学录取147人,优秀率、前5%、前20%等指标均列四县区第一,武岭中学升舟中率位列全市第一。
三是内涵提升,各类教育打通优质特色“高速路”。紧扣中心大局,推动终身教育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大力开展双证制及学历教育招生、培训,共计招收开放教育新生156人,完成双证制培训716人,均超额完成年度指标任务。创新推出文化礼堂数字点单式服务模式,多形式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全民素质提升工程,3所成校获评“市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学习品牌”,沈家门成校获评首批国家级“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实验基地。推出“便民、惠民”职业技能培训21个,培训总人数达2337人次,并与舟山技师学院等合办舟山工匠学院普陀教育培训基地,助力“共富共享”。全年完成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13275人次,全区接受老年教育48597人,沈家门街道老年学校获评省老年教育优质学校,开大办学模式在省开大首期《浙开学鉴》刊登发表。关爱特殊学生群体,严格落实经费、政策、师资、教育等各项保障。新增资源教室5所,购买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位36个,送教上门率降至3.6%,特殊儿童入学率达100%。
(三)坚持五育融合,深化教育改革,成长体系日益完善
一是高标准开展素质教育创优提质行动。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孵化“省优秀少先队集体”1个、“省优秀少先队员”2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人。强化学校劳动、体育、科技、艺术建设。加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新增省研学基地3个,推出“少年耕游记”校地合作农耕研学活动,三修劳动清单受到省级专家好评与推广,劳动教育实践经验在省级会议作分享交流。成立14所少体校分校,获评全国航空特色学校1所、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所、省亚运姐妹校3所,捧回全市唯一“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在全国级体育、艺术、科技赛事上获奖项13个,获省级团体奖项2个、个人奖项24个。联合区文广旅体局首次推出“又见普陀·艺术时光”中小学生艺术节目广场展演活动,深受群众好评。关注学生健康,完成12530名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及2869名初中女生HPV疫苗接种,沈小获评省健康促进样板学校,并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名单。
二是高质量开展教育改革同频共振行动。进一步强化教育评价牵引作用,制定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推进方案,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并在省级会议中作经验交流,相关成果获《今日择报》2次录用发表。持续推行教研员“下水”上课示范引领工程及一周教学巡导工作,全年共开展“下水课”256节,蹲点指导学校8所,以“上”代“讲”模式更加成熟,教研员队伍专业“再成长”成效明显。教育科研纵深推进,获省教科研先进集体2个、省教科研先进个人1个,斩获省实验学校“教改之星”一金一铜,3位教师获省级荣誉称号,21个教科研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项、立项。海洋教育影响力持续凸显,相关成果在全国级平台作展示汇报2次,5所学校入选中国海洋教育机构。
三是高效能开展教育人才涵育拔节行动。按照“重培养、调结构、抓激励”工作思路,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及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人才汇聚高地。制定出台《舟山市普陀区名优教师培养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和《舟山市普陀区中小学(幼儿园)名优教师绩效奖励办法》,全年招聘新教师7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15人,占比19.23%)、定向培养20人、择优续聘银龄教师2人。进一步均衡区域师资力量,积分进城15人、海岛支教14人(其中2人为省教坛新秀)。大力开展“育苗”“蹲苗”行动,选拔优秀教师43人,组建第二届青年干部培训班,新提拔90后校园级领导干部4名。纵深推进“塔尖”“领雁”“青禾”三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选派4人参加浙派名师名校长培训、1人参加长三角跨省交流,2名教师获评省教坛新秀,2位教师获得高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77人次在省级及以上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体育教研员丁曙老师作为国内技术官员(NTO)参与第19届杭州亚运会、第4届亚残会执裁工作。加强教师关心关爱,组织青年教师联谊会,落实青年教师公寓27套,慰问退休教师、困难教职工等共计375人次。
二、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把舵定向,扛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动普陀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年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4次,第一时间谋划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召开局党委会议26次,讨论决议人事安排、先进推荐评选等事项162件。听取6所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及“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汇报,考评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形成管党治党持续发力态势。突出理论武装基础性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6次,中心组学习12次。围绕主题主线,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上好新春廉政第一课,完成党员轮训工作6班次,局领导班子下基层上党课9节次,授课覆盖729人。抓好意识形态领导权,组织召开区委教育工委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开展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专项自查1次,新闻发布会1场次,做好省委、区委意识形态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并完成销号。对基层40个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专项考核,并将结果作为单位综合考核重要指标。培养组建了一支覆盖全域学校的45人网宣员队伍,参与网评任务4次,完善“普陀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三审三校程序,发布公众号266条,展播宣传师德师风“领头雁”16人。
(二)固本培元,建强基层体系组织末梢。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打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有形有效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学校党政班子,新提任书记4名,副书记4名,16所中小学校完成党政班子规范配备。健全议事决策制度,34所学校完善修订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有力有序开展规范化建设。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园)及校外培训机构均实现党的组织和建设工作全覆盖,获评省首批中小学示范性党组织1个,市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3个,市“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典型2人。有章有法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党建引领、风险防控、监管教育”多举措齐发力,培育市首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5所,区第二批清廉学校示范校4所。全系统60个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参加党员1238人,局领导班子参与指导12次。下发《2023年普陀区教育系统执行力建设情况的通报》4次,从明职责、强责任、抓落实入手攻坚,以干部素质的“强”带动政治生态的“优”。
(三)风纪强体,握紧管党治党纪律戒尺。启动“普雁锋飞”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召开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问题整治工作推进会暨警示教育会,全区各校重新梳理制定师德师风制度,100%签订师德承诺书,针对师德师风、交通违法等内容发送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提醒19次。“提醒+教育”靠前发力,2023年局党委对系统内干部进行廉政谈话529人次,进一步筑牢干部廉洁自律“防火墙”。加强局内部巡查工作,完成对区实验幼儿园、六横中心幼儿园等4家单位的专项巡查,普陀小学、舟渔学校等6家单位的巡查“回头看”工作,并对区教育技术中心、区考试中心2家单位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全年共完成教育内审项目11项,审计资金2.415亿元,提出审计建议41条,均已整改规范。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就中小学校食堂采购问题,在学校自查基础上,对22所学校开展抽样督查,对发现的8项问题督促整改。围绕“党员干部违规吃喝”治理工作,开展专题学习45次,学习教育党员1048人,建章立制51项,302名股级以上党员干部自查自纠并作出廉洁承诺。做好“同舟护幼”专项督查治理工作,检查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5所,并督促整改。关注基层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问题,责令存在问题的11所中小学、幼儿园限期整改,现均已规范。全力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逐一整改销号巡察反馈的4个方面30个问题,继续抓深抓实“七张问题清单”,梳理上报重大督查问题64项,承接重大巡视问题1项,重大督查问题3项,全年销号问题10项。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严查实纠,2023年党纪政务处分党员干部3名,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理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