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1-18  16:3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白沙岛管委会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抓项目,基础设施蹄疾步稳。一是“海上运动岛”建设提质提效。锚定“海上运动岛”功能定位,上半年预计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持续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项目12个,目前已完工1个,年底预计完工8个。二是柴山岛“艺术岛”协同发展。推进柴山岛整体规划编制,邀请百余位艺术大咖加入柴山岛艺术综合度假区项目。项目总投资约 2.3 亿元。目前,已盘活230 余套民房。柴山岛森林消防道路、首批民宿提升改造工程均已动工。三是经济指标趋稳向好。上半年,招商引资完成亿元以上项目两项,并成功落地;固定资产投资3700万元;实现旅游人次3.5万人次,旅游收入200万元;渔业产量3998吨,渔业产业4519万元。

(二)矢志不渝惠民生,服务保障优质高效。一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针对买菜、看病、交通等民生领域问题,投入400余万元推进文旅驿站项目、白沙岛卫生院(发热门诊)改建工程、渔家傲-白沙饭店段道路提升工程和望夫崖一石笋游步道建设工程,计划年底均全部完工。二是海岛养老初具雏形。启动白沙港村托老所提升改造工程,积极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村)、舟山市白沙岛博爱小岛,完成共富方舟前期对接工作。发挥新乡贤力量,组织社会资本开展柴山老年人慰问活动2批次,老年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三是文旅融合壮大集体经济。完成渔绣里风情巷提升,海岛婚庆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市级产业融合示范基地、乡创基地,深化第二批省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继续推出疗休养激励政策,更新旅游宣传视频、旅游手绘地图,开发白沙旅游第一批文创产品,完成白沙特色剧本杀首场测评,提升改造完成白沙岛海钓服务中心,鼓励村集体资产提升改造民宿。上半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9.49万元。

(三)重拳出击抓整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美丽小岛更加精致。推进市级美丽小岛创建,垃圾分类数字化改革提升工作。完成北部环岛蓝色基带花海彩林(中草药基地)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投入20余万元深化“屿见白沙”项目工作,实现“沉浸式”遇见美。二是治污治水更加精准。投入1000余万元开展污水治理提标改造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目前方案已基本完成。制定2023年度污水提标改造工程方案,开展污水“找寻查挖”专项行动,目前发现隐患5处,已治理5处,整改率100%。三是生态修复更加精细。投入50余万元,对大沙头山塘开展生态修复。启动大沙头海塘、后沙头海塘维修加固、生态修复、消浪防浪工程,目前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四)凝聚合力树正气,党建工作亮点纷呈。一是行固本之举,夯实基础为先。组织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3次,领导班子带头讲“八八战略”4次。组织开展村社届中“双述双评双比”专题述职会3场,公开“晾晒”问题25个,制定整改措施27项,全面提升“头雁”领航能力。二是谋长远之策,激活实力为上。完成白沙“鲞”守共富工坊打造,试营业阶段实现销售额约10万元,流动性吸纳30多名居民“家门口”就业。推行“人才+项目+产业”引才用才模式,引入小岛工作室,小岛书画坊即将试营业。三是建久安之业,聚力共赢为要。全面整合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民生服务、文明创建等资源,累计开展小岛音乐会、志愿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30余场次。

(五)夯实制度除隐患,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一是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与各企业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消防)责任书20余份,签订率100%。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开展了教育培训2次。主要领导专题研究部署、调研安全生产(消防)工作2次,带队检查2次,属地责任进一步落实。反诈宣传深入人心,上半年未发生一起被诈骗案件。二是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在辖区悬挂各类安全、防灾减灾横幅20余条、张贴宣传画30余张、播放安全常识视频10余次,发送安全信息10余次,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手册450余份。三是聚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共排查各类企业场所203个,排查覆盖率100%。共计发现各类隐患232处,其中重大隐患48个,停产停业12家,立案查处5个。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锁定目标,全速推动项目建设。以“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第二批省级未来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海上运动项目、“揽海观星”项目落地。打造望夫崖、南部脚屋群落、百年灯塔等一批景观网红打卡点。高效推进柴山岛整岛开发项目,实施“岛民援助返乡计划”。开展飞地招商,培育税源型企业,加快经济发展。

(二)践行宗旨,真诚办好民生实事。推进海岛保障型蔬菜基地、白沙柴山岛自来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柴山2户危旧房低保住户房屋改造等一批民生实事工作。积极做好“迎亚运”系列工作,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强化防汛防台工作,提升全岛安全指数。持续做好绿化养护、环境卫生、病媒体防治等基础性工作。

(三)举旗铸魂,创新开展党建工作。深化“真抓实干 马上就办”作风建设,加快基层基础提升。聚焦打造“红色磁场”,实施“归巢计划”,积极引导乡贤乡才返乡创业,动员旅创客等各领域优秀人才参与共富建设。落实落细机关干部与村干部“共育同培齐赛”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为乡村振兴赋能聚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