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海洋与渔业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海洋强国、美丽中国等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渔业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在“两个先行”中奋力书写普陀渔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共同富裕,牵头打造渔业百亿产业链
一是聚力现代渔业“串珠成链”。坚持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按照“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的发展思路,依托区“一条鱼”全产业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预制菜产业园、冷链物流平台、普渔乐、浙里钓等重点项目,聚力打造现代海洋渔业全产业链“2431”体系,即稳步发展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两大基础产业,加快发展精深加工、现代商贸、休闲渔业、海洋生物医药四大延伸产业,提升发展冷链物流、高端装备、高技术服务三大支撑产业,以及培育发展一批新兴融合业态。
二是聚力远洋渔业“升级换挡”。鼓励支持海利远洋渔业公司开辟阿曼渔场,目前已注资成立海拉特海洋鱼类有限责任公司,海利888船在阿曼生产半年、产量较好,开创了全省渔船赴阿曼渔场作业先河。持续推进远洋渔业强链、提能、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激励作用。
三是聚力水产养殖“提速扩量”。着眼打造“舟山大黄鱼”特色品牌,将深远海养殖作为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计划组织编修《普陀区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制定出台《普陀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扶持政策》,引导支持传统滩涂养殖向重力式深水网箱、管桩围网、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模式转变。
二、聚焦乡村振兴,加快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生态高效渔船新样板。深入推进渔业“双强”行动,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进一步降低作业人数,逐步淘汰高能耗、安全状况差的老旧渔船,促进国内捕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远洋配套设施上,以国有资本为引领,积极谋划打造集医疗、休闲、海上加工为一体远洋多功能船舶。
二是探索渔业经营管理新模式。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渔业经营体制创新,探索推动海洋捕捞渔船公司化改革,推动实现安全管理、生产作业、收购运销、装备维修、供给服务、品牌塑造“六个统一”,不断提高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进而促进渔船安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三是开拓渔场修复振兴新途径。持续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加紧建设六横、桃花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积极协同区文投集团加快搭建葫芦岛增殖放流(放生)平台,探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民间放生+增殖放流”协作机制,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生态补偿资金、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四是激活渔港经济发展新动能。聚焦巩固全国文明渔港示范成果,持续推动传统渔港改造、扩容、升级,加强港区整治维护、港航疏浚清淤,力争完成台门一级渔港扩建工程、虾峙一级渔港提升工程、桃花一级渔港整治维护工程、沈家门渔港码头美化亮化工程(三期)等项目验收。
三、聚焦基层基础,持续推进渔业治理现代化
一是强化现代渔业产业链增值服务。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浙渔安”系统、线下服务窗口,为养殖企业、渔船船东提供政策、金融、科创、法律等全方位增殖服务。积极联动发改、经信、商务、经开区、水产城、市监等涉渔部门,精准绘制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链服务鱼骨图,围绕涉渔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提供海洋捕捞、码头装卸、水产销售交易、水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等全方位集成服务,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互补互融的的增值化服务体系。
二是强化渔业领域安全生产系统治理。全面实施渔船燃气安全“一件事”,提升“浙渔安”精密智控系统应急救援应用,探索推广符合海上作业实际的带定位救生衣,不断提高防灾避险和精准搜救能力。压茬推进“春雷行动”“伏休攻坚”“商渔共治”等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海洋行政执法改革,构建完善“一条红线、两大闭环、三张清单、四方责任”的渔业安全管理体系,全面筑牢海上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三是强化党建引领渔业领域基层治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统揽,以培育“蓝海先锋”党建品牌为牵引,全面构建“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工作标准体系,有效激活安全生产、行业发展、服务渔民等“红色引擎”。持续推进“清廉海渔”建设,开设“青鱼学堂”,组织年轻干部和优秀中层干部“师徒结对”,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锻造一支“善谋事、敢担事、干实事、会共事、不出事”的渔政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