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665197952Y/2024-139674 公开日期 2024-01-18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文号
组配分类 年度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度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18  15:4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3普陀区综合执法局紧紧围绕市区工作部署,以“迎亚运”城市品质大提升、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为主线,聚焦目标导向,夯实城乡基础,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事业取得新突破。今年我局荣获省级综合行政执法系统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打造“五位一体”协同指挥中心,制度成果入选2023年度全省行政执法改革优秀案例12例之一;第三荣获省级垃圾分类优秀县区,在全市率先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管理体系,经验做法人民论坛网刊登;环卫公司获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成绩突出集体东港执法中队获评全省“枫桥式”执法队。

一、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一)聚焦亚运主线,突出扩面提质,城市精细治理收获新进展。

1.围绕空间美化,全面打造宜居宜品质城市。牵头开展迎亚运城市品质大提升工作,全区共投入资金4.22亿元完成滨海大道花园景观带、海莲路花园道路、应家湾樱花绣球园等13个城市品质大提升项目。总投入626万元,高质量完成火炬传递沿线、主要道路周边绿化景观小品、基础设施提升、环境风貌整治累计整改亚运火炬沿线屋顶、遮阳棚、店招店牌334,整治码头97个,设置行道树、花镜、花箱等11万株,城市品质实现精彩蝶变。工作成绩受到上级肯定,被推荐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省部级先进集体。

2.聚焦秩序优化,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系统推进城乡环境“五整治五提升”十大行动。高质量完成45个拆迁(闲置)地块整治,其中城北党校、文澜府鲁家峙中旭学校地块打造成网红景观打卡地,作为全市整治样板,受到市主要领导的肯定;在全市率先完成无违建小区创建,拆除万星观澜湾17阳光房违法建筑强化数字赋能、联动巡查管控,创新使用无人机巡查建立秸秆焚烧长效管理机制,城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完成中昌街、金城街、灵秀街3“花海彩林”示范街、麒麟街广告招牌治理样板区和东港二期高品质示范街区创建,莲花洋公园改造为花园式公园。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累计开展秋风行动、门前三包、占道设摊、破损门面广告清理等专项整治540多次,查纠各类市容问题5110处,累计查处违建案件294起,拆除面积1.2万平方米。

3.着眼智慧提升,纵深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打造普陀特色垃圾分类品牌,建立垃圾分类整体智治体系,在全市率先实现物业小区垃圾分类智能设施全覆盖,87个小区实施智慧化改造,更换AI智能设备161套,全市占比近80%。完成12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创建并通过省级民生实事项目验收完成景海铭园、半岛湾、瑞和家园3个零散小区撤桶并点工作。安装196个生活垃圾投放箱遮雨设施,对169个居民小区305个点位的垃圾投放箱进行生物降解除臭,有效解决雨天垃圾投放不便、管理房臭味扰民等民生问题。

(二)抓实改革攻坚,突出指挥协同,综合执法效能实现新提升。

1.强化整体协同,重塑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大综合一体化”指标排名全市第一,全省领先。区级指挥平台率先实现与省级执法平台、基层治理四平台数据贯通,全区36家执法主体入驻试行区级指挥账号(全省唯一)。打造“五位一体”综合行政指挥中心,强化线索收集、综合研判、统筹指挥,应用区级账号统一派遣案件810起,发起4次区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广行政行为码,完成执法办案4100%目标实现一网归集、一网分流、一网办理,同时为省执法平台在提升前端感知、可视化监管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撑。制度成果入选2023年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秀案例12例,人民网刊登。

2.强化规范执法,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持续强化执法案例指引和“教科书式”执法,全市首创综合行政执法导则》高频事项处置指南》《巡查手册》,搭建起体系化执法框架使基层执法办案人员有章可循全年累计办理案件3599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079起,非现场执法案件217简易程序案件2520起,罚款1863万元,办案数量同比上升118.4%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程序,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实现行政复议零撤销行政诉讼零败诉“双零目3个案件分别被省住建厅(全市唯一)、市城管局、市司法局评为优秀案件,办案数量和质量全市双领先。

3.强化数字赋能,构建基层智慧指挥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城管一网统管、智能发现、管理闭环,平台共受理各类案件7.9万起、办结率达99.3%。完成“抛洒滴漏监管”应用建设,视频智能抓拍754起,实现水产车抛洒滴漏案件的全流程管控。深入推进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使用推广,落实电子转移联单制度“一车一码”渣土消纳电子信息载体全面覆盖,渣土车累计扫码登记7.5万车次,实现建筑垃圾产生、运输、中转、利用、消纳等过程的全流程、多维度、全天时、全天候智慧监管

(三)坚守底线思维,突出风险管控,城市安全运行取得新成效。

1.全面完成车棚车库专项整治行动。牵头开展居民小区车棚车库整治攻坚,组建多部门联合执法队伍,累计排查车棚车库1.85万个,1008户车棚车库全部整治到位。累计回收燃气瓶208个、工业氧气瓶7个,车棚车库违规用气整治率达100%,居民小区车棚车库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

2.扎实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风险排查整治。成立区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系统化、规范化、高效化推进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各项任务构建燃气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联合市监、消防、公安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907次,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1577处,整改率达100%,立案查处261起,停业停产3燃气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强化执法震慑依法从快从重打击成员单位破获黑气案1起、行政拘留1人,查处燃气灶具案件12起。

3.扎实开展城区内涝防控工作。修订完善“三防”工作预案和内涝防控预案,建立了“一路一策”“一点一策”“一小区一策”预案,重新梳理城区易涝点和易涝路段,完成东港麒麟街低洼易涝点改造工程,铺设路面3060平方米,排查风险隐患点272处,疏通、清理各类排水管网350公里。建成城区智慧排水系统“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管网河道海水水位、易涝点实时监测、重大事件快速响应城区内涝防治成效明显。

(四)感知民生温度,突出精管细养,城市颜值气质展现新风貌。

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 累计投入养护资金3000万元修复城区道路1.6万平方米,修复更换窨井盖护栏、灯杆灯具1700多处。开展城市桥梁隧道、道路塌陷风险、桥头跳等排查整治,加强桥梁定期检测,完成海华桥宁兴桥桥头跳整改。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发展更具活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2.见空插绿见缝种花,打造城市花海彩林。推进“花海彩林”项目建设,完成海天大道、海印路、滨海大道、莲花洋公园等绿化提升改造,完成拆迁闲置地块环境复绿、浦西明珠公园提升改造等绿化工程,累计投资5200万元,打造城市“一路一景”“一园一主题”。全年出圃草花200万盆,补种灌木、花卉等134万株,草坪、麦冬8000平方米。创建体育健身公园省级优质综合公园海印路(昌正街—沙田街)省级绿化美化示范路海天大道花园景观带建设成果被市级领导表扬。

3.提标环卫管理质量,城市环境常净常新。全面完成城区310万平方米的道路、社区保洁工作,通过洗扫吸尘、洗地除尘、洒水喷雾降尘作业模式,道路洁净程度持续提升。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推动小型清运企业资源整合,城区1499家餐饮行业实现“定时、定点、定线路”统一收集,全年清运生活、装修等垃圾15.53万吨,城北垃圾渗滤液环保处理站竣工投用。完成城区6座公厕改造提升,15座公厕达到“五化”标准,新建1座厕所、25G智慧城市驿站”。环卫公司行业排名连续五年全市第一。

4.温暖升级城市服务,深化城管品牌创建。一是改善海岛瓶装燃气供应现状。积极回应悬水小岛居民用气难、用气贵问题投入240万元以政府承担船运补贴、气瓶补助的方式推动海岛瓶装燃气平价供应,1.2万户海岛居民受惠,燃气支出同比降低25%做法获舟山日报、晚报头版头条刊登。开展“小岛你好”瓶装燃气安全上门服务活动,投入资金58万元免费更换蚂蚁、白沙、东极等海岛居民燃气软管、减压阀8942在全市率先实现住人海岛老年用户燃气配件免费更换全覆盖二是持续关注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受理群众信访事项718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与政协委员提案31件,均妥善解决,满意率100%推动公共自行车一体化运营工作,149个站点、1500公共自行车3000辆共享单车投入使用,年租用量共计160次。牵头推广错时潮汐停车共享机制,挖潜闲置场所停车资源,增设熊猫车位、潮汐车位、共享车位等780个,切实提升停车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着力推进养犬治理,全年共抓捕流浪猫犬544只,立案63起、罚款25700元。三是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完成行政权力事项的网上配置和清负工作,全年受理办结审批事项共967件。全面推广“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双随机”等联合执法模式,开展检查1337次,减少扰企3920余户次,市场主体受检频次降幅达56.5%主动为90家企业提供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增值化服务,助推我区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二、局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

(一)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推动管党治党思想和行动同心同向。

一是抓统筹,强化组织领导。年初召开全局作风建设部署大会,及时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整班子责任分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二是明责任,推动履职尽责。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28,每半年开展工作述职,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促整改,确保巡察整改落地见效。制定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四张清单,梳理具体问题40个,明确整改措施124项。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巡察整改工作。四是强警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将警示教育作为每月固定动作纳入三会一课,累计开展廉政教育活动21次。筑牢节日期间廉洁防线,向干部职工发送短信1824开展红色铸魂 清廉润心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印发《家庭助廉倡议书》《综合执法领域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警示手册》,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崇廉拒腐的思想自觉。

(二)树牢真抓实干风向标,推动廉政建设和主责主业互进互促。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签订《不违规吃喝廉洁承诺书》57份,更新中层干部廉政档案13,以严格自律捍卫政治生态。结合全区基层基础提升年部署要求,夯实基层基础,完成3个党支部及机关党委、纪委补选工作。聚焦队伍素质提升,开展纪律教育、业务提升专题培训10,累计参与350人次。二是强化正风肃纪。今年共下发督察通报11份,现场督办整改645件,针对日常管理不到位问题督查扣分25。牢固树立“重实干、讲担当”的鲜明导向,网格考核降级39人,纪律督查扣分3优秀网格队员奖励1346人次推动执法队伍作风持续好转。坚持干净干事守底线,今年针对日常检查、巡察反馈发现的问题,送达纪委监督预警卡6张,提醒谈话5人,立案处理9政务处分3人,党纪处分1三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市区重点工作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开展专项治理,着重对建筑渣土运输、生态环境工程等重点领域开展自查,累计自查渣土领域案卷82个、生态环境领域绿化项目102项。

(三)打好权力运行监督组合拳,推动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态向上向好。

一是落实制度规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组议事规则,做到纪检组靠前监督,不断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三公经费”管理2023年局本级三公经费支出28.6万元,同比下降54.5%扎实抓好下属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监督,累计备案重大决策事项63自主招标采购项目31,局机关纪委专人列席会议10次。二是加强建章立制。紧盯重要岗位梳理廉政风险87处,从教育监督、流程制约、制度防范入手,制定完善协管员工资福利暂行规定》《督查考核实施办法》《市政零星工程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刚性约束三是主动接受监督及时向纪检组通报重要业务工作情况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配合开展执纪监督和案件查办,做到违纪必

三、局党组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统筹部署。始终牢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以贯之执行好、落实好。带头签订责任状,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党风廉政方面苗头性问题,定期听取一岗双责情况汇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坚持民主决策。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重大决策充分发扬民主,重大事项均由集体讨论决定。严格遵守“一把手”“五不分管”规定,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制度,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严守政治纪律。严于律己,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宣讲廉政党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牵头推进巡察反馈意见后续整改,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不包庇、不干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