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统计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重点,持续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着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党的建设,提升政治站位高度
1.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制定下发《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积极落实组织生活工作纪实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基本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共组织党员大会12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课4次。
2.坚持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学习武装。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用,结合党纪学习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条例》和党纪党规教育。全年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
3.坚持知人善用,激发统计干部活力。注重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全年共提拔正股级干部2名,副股级干部3名;晋升参公人员职级2名;新招录公务员1名。打破传统的统计专业壁垒,发挥人才优势,进行岗位交流调动2名。打造品牌载体。全面提升统计干部素养,策划独具统计特色的“青春‘统’行·共‘计’发展”系列活动,全年共举办活动4期。夯实执法队伍力量,全年通过统计执法证考试3人,通过率100%。
(二)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统计服务准度
1.强化监测,发挥导航作用。以“月初报数、月中分析、月末预测”三次研判,强化对GDP监测中行业结构变动的把握力度,实现对经济运行态势的早研判、快反映,为重点产业谋划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全年共撰写预测预警分析和经济运行分析15篇,其中入选区领导参阅8篇,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2篇。
2.扩增提量,推进入库纳统。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对接,编制2024年度经济增量培育工程责任清单,强化指导,精准提升“小升规”服务水平。全年新增投资项目138个,其中5000万以上51个,5000万以下87个;新入库单位107家,其中工业23家,投资20家,商贸41家,建筑业8家,服务业13家,房地产业2家。
3.严实核查,紧抓质量管控。围绕“数据自查、重点核查、调研指导”三步骤,强化对重点指标数据的监测分析和核查。修订《舟山市普陀区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办法(2024修订版)》,细化落实各项具体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区统计工作提质增效。
4.善用数据,做优统计产品。每月及时在网上发布统计数据,精心编撰《普陀统计信息》、《统计手册》、《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窗”作用。为配合区“两会”特制宣传专刊,完成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宣传文稿,撰写《第三方统计服务机构在基层统计服务工作中的探索与思考》等省市区课题3篇。编发各类统计信息及动态共36篇。由我局牵头编写的《普陀区聚力项目建设拉动投资有效增长》信息成功入选《浙江信息(每日简报)》,供省领导参阅。
(三)聚焦基层基础,提升基础工作深度
1.部门联动,拓宽服务领域。推动服务企业常态化。注重把深入企业、深入项目作为一项常态化机制来抓,提供针对性服务。全年共入企业指导服务300余次。推动服务部门特色化。加强与各经济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统计精准导航和部门跟踪推进的工作合力,共抓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和分析。
2.强化培训,提升队伍素养。指导各镇(街道、管委会)配齐配强基层统计队伍,多形式开展培训和检查,有效提高统计员业务能力,扩大核查企业覆盖面。坚持统计培训业务下基层入企业,对统计基础薄弱的企业和新增单位(项目)开展“上门”指导,为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打牢基础。全年共组织各专业培训22次,共计约3000人次参加培训。
(四)聚焦民生之本,提升调查工作温度
1.从“深”发力,抓好住户调查工作。开展业务培训,明确记账逻辑,及时纠正问题。走访调查户,对30个样本点,300户记账户进行全覆盖、多轮次走访。规范管理台账,抓好数据审核,确保记账真实准确,保质保量完成调查工作。
2.从“细”着手,开展社会经济调查工作。全面、准确、及时地完成包括劳动力调查、低收入农户调查、人口抽样调查、粮食产量调查、畜牧业调查以及农产品价格等多项统计调查任务。全年劳动力调查、低收入农户调查和粮食产量调查走访实现全覆盖。规范开展民情民意专项调查。按时完成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等调查。
(五)聚焦法治建设,提升依法治统力度
1.运用多维宣传渠道,推进统计法治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安排专题学习统计法律法规3次。受邀为普陀区第二十四期中青班干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专题授课。通过业务培训、走访调研、数据核查、执法检查等方式,对统计调查对象开展统计普法宣传。全年共计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培训22期,合计培训约3000人次。加大新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宣传力度,编印宣传资料3000余册,同步开展线上线下宣传。
2.发挥统计监督职能,提升执法检查质效。制定《舟山市普陀区2024年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区“四上”单位(项目)自查1300余家(个),专业核查近200家(个);全年共完成“双随机”执法检查40家。推动统计监督与纪律监督、组织监督、审计监督等的统筹衔接、有机贯通。全年完成对桃花镇、展茅街道和区文广旅体局的联合专项督查;在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实施“一票否决制”,累计已开展干部联审4次。
(六)聚焦普查调查,提升经济普查精度
1.多措并举,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围绕重要时点和关键阶段扎实开展宣传活动。定点发送“五经普”公益短信10万余条;普陀电视、今日普陀、掌上普陀播放宣传视频和刊登相关报道;微信朋友圈投放“五经普”宣传广告覆盖人数21万人次;电梯猫循环播放宣传视频5000余次。
2.应统尽统,全面完成现场登记。规范开展现场登记,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可靠,数据总量“颗粒归仓”。紧扣时间节点,共完成普查登记一套表单位720家、非一套表单位8842家、个体经营户样本单位1370家。
3.紧盯质量,从严开展审核检查。通过数据横纵向比对、交叉验证等方式强化监测分析,及时核实、修改异常值。对沈家门街道、展茅街道和东港街道99家普查单位和171家个体经营户进行实地入户检查。
4.精心谋划,高效完成事后抽查。提前召开全区经普办主任会议,布置迎接国家五经普事后质量抽查工作。制定区级迎检方案和《工作手册》,强化后勤保障。分组开展镇(街道、管委会)调研指导,针对重点普查小区组织开展问题排查。在迎检过程中,工作有序开展,后勤保障有力,数据质量较高,得到国家和省统计局充分肯定。
(七)聚焦意识形态,提升阵地保护强度
1.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定期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部署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区委会议精神,强化意识形态思想建设。
2.加强风险把控,着重安全防护。开展2期保密培训,确保保密工作规范开展。加强统计数据保密意识,把好源头数据质量关;统筹抓好信息发布审核机制,进一步加强舆论阵地领域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强化互联网和防火墙建设,有力保护网络和信息安全,预防木马、病毒侵袭。
(八)聚焦党风廉政,提升风清气正纯度
1.坚持廉政教育,加强日常管理。印发《舟山市普陀区统计局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及责任分工》,签订《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持续增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日常工作督查,形成“七张问题清单”,上报蓄水池。全年共上传重大督查问题60条,纳入区级蓄水池1条。
2.强化作风建设,开展警示教育。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管理。组织各科室排查重点岗位廉政风险,规范日常工作开展。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39条,明晰防止统计造假的制度刚性和纪律约束。参观舟山清廉馆,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纪违法案例,以反面典型为镜鉴,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纵观全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发挥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统计服务再提质。密切监测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坚持开展预测预警分析,切实提高分析预判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形势会商和趋势研判频率,在参谋宏观决策、实施战略性研究中发出更多统计“声音”。
(二)经济增量再挖掘。结合“五经普”初步成果,加强部门联动,继续推行经济增量培育工程。主动掌握全区准 “四上”企业和重点项目情况,靠前服务、及时指导,第一时间收集资料,入库纳统。
(三)基层基础再夯实。结合专业培训、走访调研、联合督查、数据核查、执法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员的业务能力。强化横纵联动,进一步提升镇、街道和行业部门统计数据监管水平。
(四)统计监督再提效。加大专业核查力度,有计划地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抓实源头数据质量。健全完善统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协同配合机制。
(五)国情国力调查再提标。推进经普后续工作,认真做好数据评估和公报发布,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全面反映我区经济发展现状。严格按照工作要求,筹划组织我区2025年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