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人社局做好根治欠薪“加减乘” 助推安薪务工“不忧酬”
发布日期:2024-05-11 11:2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政务公开科

近年来,普陀区人社局以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为契机,按照“减存量、遏增量”的总体目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全力推动治理主体由“多头分治”向“协同发力”转变;治理制度由“分散零碎”向“系统完备”升级;治理模式由“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蜕变。

一是“加”保障,垒好治理欠薪“压舱石”。以构建“管、调、罚、打”综合闭环处置体系为抓手,以国考迎检标准为杠杆,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排查监管项目,12月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排查重点工程项目60家,现场责令整改7家,行业信用扣分4家。全年累计巡查在建工程项目135次,“双随机”抽查25次,处理各类劳动纠纷投诉1123件,帮助220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款330万元。今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无欠薪”县(市、区)复核工作,并代表全省接受国务院根治欠薪工作考核,目前全区欠薪动态化解率达94%。

二是“减”纠纷,构建劳动维权“新格局”。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完善以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为核心、以基层金牌调解组织为辐射的“1+N”多元化调解体系。今年以来,建成市内首家县区级数字仲裁庭,受理网络调解案件51件,网络办案率达44.33%;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436件,全区调解成功率达76.64%,仲裁结案率达94.02%。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通过简化程序、创新模式、加快节奏、缩短周期等措施,做到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12月以来,共快速调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共7件。

三是“乘”合力,织密基层保障“微网格”。结合镇(街道)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等综合因素,高标准设立劳动保障办公室,建立由19名劳动保障督导员、30名劳动保障专员、550名劳动关系协调员等组成的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实现镇(街道)、村、企人社服务监管全覆盖,全区10个乡镇街道“基层劳动保障办公室”已全部完成挂牌。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前哨作用,就近加强对辖区企业、项目工作劳动用工和欠薪情况动态排查,开展企业用工体检,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浙里签”平台,引导企业规范用工。今年以来,已对210家开展用工体检,累计上传电子合同19567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