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聚焦“残疾人之家”建设匠心打造为残服务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4-05-27 10:3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普陀区坚持解决劳动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能力低”“岗位少”“就业难”等问题,建立集辅助性就业、托养、康复、培训、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之家”。近日,浙江省残联公布2023年度五星级“残疾人之家”评定结果,“普陀区馨悦残疾人之家”榜上有名,这是我区首家获评五星级的残疾人服务机构。

党建引领,探索建设新路径。普陀区锚定“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坚持以均衡区域分布、方便残疾人就近照料、便利公共交通为原则,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全区9家“残疾人之家”全面建成,实现镇街全覆盖,稳定日间庇护照料残疾人131名。开展“党建+助残”行动,与民主党派、机关党支部结对的形式提供助残服务,将“残疾人之家”打造成为党建联动的红地、志愿帮扶的主阵地。全年累计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走访慰问、共享文化技能培训等服务135场次

政策助力,开辟就业新路径。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项目,建立渔民画基地,做精做细手工藤篮编包产品,依托海岛农耕资源,建立海岛大棚农疗基地,以产业兴旺助推残疾人共同富裕。在各机构中开展帮扶性就业试点工作,34名残疾学员加入到稳定就业队伍;开发安置5个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创新设立“蓝马甲”残疾人讲解员岗位3个。全年通过辅助性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共富产品销售等帮扶共为残疾学员增收约145万元。

强化监管,服务迈上新台阶。出台《普陀区关于推进“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的实施办法》,实行分类管理,积极推动残疾人之家强基赋能、提档升级、争创五星。推行“1+N”的激励模式,设立星级奖励和创新服务项目奖励,累计发放机构运营奖励52万余元。强化数字赋能,省市区三级实现数字化平台上下贯通,有效实现机构管理数字化、流程一体化、监管可视化。加强服务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提升服务质效,牵手志愿团队、爱心企业等社会公益力量,为残疾人之家建设添砖加瓦。全年共举办社会公益活动38次,收到社会各界助残捐款达2.8万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