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3月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一)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1-2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2.5亿元,同比增长28.2%,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以上,位列全市第一。
1-3月,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能完成市级10%的“开门红”目标,力争冲刺12%,预计位列全市前二。
(二)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1-2月,预计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0.64亿元,增速18%;实现区本级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0.31亿元,增速11%。
1-3月,预计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1.14亿元,增速16%;实现区本级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0.51亿元,增速10%。
二、存在问题
(一)船舶修理业增长后劲不足。目前修船企业订单以常规轮修理为主,整体产值释放较慢,又因去年一季度产能提升奖励刺激,整体基数较高,预计3月增加值将有所回落(1-2月产值较高主要得益于去年年底部分船舶修理订单在今年释放)。
(二)水产加工业市场信心不足。一方面,受日本核污水排放、国外消费降级等影响,水产企业对市场保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原材料问题日趋严重,鱿鱼价格不断上涨,利润空间持续压缩;金枪鱼进口难依然存在,进一步限制了产能释放。
(三)部分重点企业指标降幅较大。工业产值方面,除万邦重工外,舟渔公司因水产加工业务迁移,今年产值预计同比减少3亿元。浙能煤电因机组改造及调休影响(1号、2号机组工期合计140天),一季度预计同比减少产值4亿元。研发投入方面,扬帆因营收大幅下降,导致研发费用降幅达55%,绝对值近280万元。
三、一季度“开门红”举措
(一)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围绕年度增加值增速目标,下达分乡镇、分月度考核指标任务分解表,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标。协同属地政府加强企业运行监测,特别是针对已梳理出的一季度工业经济增长点,落实专人跟进,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解决企业存在困难问题。经排摸,重点企业中,中远海运重工造船产能释放,一季度同比增加产值7亿元;鑫亚、亚泰相继承接高附加值新能源船改装业务,一季度同比增加产值5亿元;丰宇海洋生物、平太荣等海洋肽企业前景良好,一季度同比增加产值约1亿元。
(二)抓好项目产值释放。全力保障增量项目如期释放产值,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增质。一方面要抓好核算优化工作。重点服务舟渔公司做好远洋鱿鱼销售产值纳统事宜,尽量弥补制造业项目迁移造成的产值下降。另一方面要抓好项目投产。服务好正山智能、欣悦海等项目投产,释放更多产值。加快推进煤电二期按期投产,弥补1、2号机组改造及调休造成的产值下降影响。
(三)抓好产业增量挖潜。抢抓船舶修造订单充足、双燃料改装业务量增长等契机,推动船舶修造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推动鑫亚船舶加强与马士基等国际航运企业合作,助力中远海运重工加快穿梭油轮订单建造进度。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推动融创食品、海士德食品启动全流程自动化的预制菜生产线,强化与国内知名经销商合作,拓展产品国内外销售渠道。紧盯平太荣科技、博升水产等去年新上规企业,加快企业一季度产值净增量释放。
(四)抓好企业精准服务。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引导技术含量较高的船舶修造和水产加工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升级,以亚泰、万邦、长宏和好德等培育高企为契机,进一步挖掘研发投入潜力,实现高企培育和研发费用“双增长”。二是优化上门服务指导。分片区分行业对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上门服务,特别是扬帆、融创、丰宇等降幅较大企业。稳住老牌水产加工企业的研发投入势头,充分挖掘企业加工工艺和产品的创新点,提炼整理研发项目,提高研发投入增量。三是深化政策兑现落实。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四下基层”为抓手,深入企业宣传并兑现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奖励等专项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