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构建“三全”调解格局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
发布日期:2024-06-18 11: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近年来,普陀区人社局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定分止争”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稳定器”作用,创新构建“全域化、全过程、全行业”的“三全”调解服务格局,不断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切实筑牢和谐劳动关系的“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全区无讼指数达96.39分。

一是织密“全域化”调解网络,强基固本筑防线。以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为抓手,细化海岛乡镇最小单元,压紧压实19名劳动保障督导员、30名劳动保障管理员和550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基层治理责任,打造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调解模式,切实把工作辐射至最前沿、把关口前移至最源头、把力量下沉至第一线。探索构建集“法律咨询、投诉举报、调解仲裁、农民工维权、司法援助”等服务于一体的平台,落实“线索上报—受理登记—任务派遣—处理反馈—动态跟踪”的工作闭环,推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从“碎片化”向“全链条”转变。截至目前,全区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达77.41%。

二是完善“全过程”调解机制,数字赋能促高效。严格执行开庭签到、信息核对、证据查验、文书审核等“四审”机制,持续强化案前引导、实施繁简分流、优化审理流程、缩减审理时限、精简文书篇幅,进一步提升仲裁办案质效。创新构建以在线为核心,以大数据、互联网、智能表单引擎为支撑的数字化仲裁制度,通过庭审画面融合、网络融合、数据融合,推动跨网系多方交互、信息共享,成功打造了全市首座县区级数字仲裁庭,打通了从“政策法规咨询—调解仲裁申请—办案进度查询—争议调处办结”的全链条“掌上维权”体系。截至目前,全区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188件,按期结案率100%,网络办案率达49.22%。

三是优化“全行业”调解布局,联防联控保和谐。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多发易发的问题,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构建起政企社联动、多维度覆盖的调解网络。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六横镇劳资纠纷调解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省级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针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总量高位运行态势,以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为主体组建指导服务先锋队,结合“开工第一课”“浙江无欠薪”专项培训等活动,下沉基层开展“订单式”送法,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全力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已上传电子合同21794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