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属各科室、各社区:
现将《普陀山镇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抓好相关工作。
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镇人民政府
2024年3月20日
普陀山镇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普陀山镇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朱家尖管理委员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四大佛教名山所在地。普陀山景区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开发边界内区域54.50公顷,占3.69%;辖区内现户籍人口5100人,在籍户数2103户,常住人口数10661人。辖区内林业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较多,旅游服务业态发展较好,日平均游客流量在3.31万人次,日最大游客量9.8万人次。现有大小寺庙对外开放29处(宗教系统上登记),另有老旧庵堂53处(其中庵堂39处,茅蓬14处)处于封闭维护或改造中,原居住人员现已全部腾退。纳管商贸企业(包括沿街店铺)193家,出租房(包括小型接待场所1230家)1357家,因此给日常的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重点工作举措(一)优化基层应急消防管理架构1.强化镇党委政府应急消防统筹协调功能。坚持党政主导,构建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集中统一领导、按责分工落实的“1+4+X”应急消防管理组织体系。
“1”即一个应急消防管理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双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分管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镇政府综合信息指挥室,承接“141”基层智治平台。办公室主任由应急消防管理委员会常务副组长或副组长兼任,加挂应急消防管理站牌子,并调配1名中层干部专职负责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承担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统筹、协调、指挥职责,督促各条块力量开展应急消防管理工作。“4”即实行安全生产和消防委员会、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防汛防台委员会、森林灭火指挥部四线管理,主任均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分管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应急消防管理站。“X”即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委员会下有10个专业委员会,保持原普陀山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各专委会架构不变。包括安监专委会、旅游专委会、城市运行(燃气)行业专委会,宗教专委会,小型接待场所(出租房)专委会,经贸建设(房屋)专委会,洛迦山专委会,城市运行专委会,文教卫居家养老专委会,道路交通专委会形成各条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明确社区应急消防管理责任。在社区层面全面建立由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消防管理工作组。明确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应急消防管理工作职责,在社区干部中择优选配社区应急消防日常管理员,原来每个社区增聘的三个安全管理员不变(视情继续增聘),负责统筹落实社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应急消防管理日常工作。
3.加强网格的应急消防管理职责。全面推进普陀山镇应急消防管理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根据原来的网格单元数量,建立以网格为基本单元的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组织架构,将社区安全管理员、企业安全员、物业人员、志愿者、楼道长等充实到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等为主体的“1+3+N"网格化管理架构。结合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实体化运作,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等抓落实,将风险隐患巡查,协助做好预报预警、避险转移、抗灾自救等工作纳入网格员职责,实现网格员应急消防管理职责落实全覆盖。
(二)标准化推进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
1.完善硬件设施。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普陀山镇应急消防管理站,选取普陀山镇政府办公室3间,设置应急救援指挥室、办公室、询问室等,满足应急消防管理人员应急指挥、日常办公、执法办案、会议培训、物资储备等功能需要,同时配置1辆工作用车,购置办公室用品用于日常管理办公、安全消防检查执法等。
2.充实人员力量。应急消防管理站核编8人,具有执法证3名。其中配中层正职站长1名、副站长2名(其中一名副站长由消防站站长兼任,不含在核编的8人中)。同时,由管委会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队力量和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下沉驻点办公,强化执法指导,全面提升应急消防能力。3.明确职能职责。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应急消防管理日常综合性工作的统筹协调:承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预警信息发布、信息应急和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龙树路消防站承担消防等综合应急救援职能,同时各社区以已建的加强型微型消防站加为依托载体,负责本社区范国内的消防检查、宣传教育和灭火救援工作;同时,各社区组建1支15人以上的应急突击队,有效形成15分钟应急消防救援联动体系,确保快速响应。三、特色工作举措(一)坚持平战结合、防治融合1.平战结合,形成防救一体格局。应急消防管理站与综合应急消防救援队实行“站队一体”运作,明确由应急消防管理站长统筹管理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社区应急突击队的工作模式,确保应急救援力量统一调配、统一监管。制定“平时、战时”两套运行机制,日常优先确保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各自不少于4人值班执勤;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由应急消防管理站统一指挥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社区微型消防站、社区应急突击队等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2.站片合一,织密快速教授网络。基于普陀山镇地形不一,游客量多的特征,普陀山镇设立四个社区加强型微型消防救援站(应急突击队),完善“1分钟接警、3分钟出动、5分钟启动处置”的“135快速救援圈”,有效弥补普陀山镇因前山和后山,社区和社区之间有一定距离差而带来的应急救援短板。(二)加强多方联动、过程闭环1.强化“中枢”、上下联动。在“1+4+X"主架构的基础上,考虑到镇里消防单位比较多,消防风险大,消防救援大队的主要力量在山上的实际,增设1名消防大队副大队长为应急消防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协助镇党委副书记重点抓好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建设和日常的消防救援工作和消防检查指导工作。建设与浙江省消防总队调度平台贯通的报警系统,应急状态下可由普陀山消防救援大队直接统筹调度,进一步确保上下同频、高效协同,真正做到“救早灭小”。同时充分利用镇“141”基层智治平台,随时掌握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要点位的动态信息,成功打造一个可监管、可预警、可指挥的综合治理预警“雷达”系统,进一步提升全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2.压实责任,考核晾晒。镇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基层应急协同机制,考虑到社区差异性问题,采取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制定“一村一册,一队一册”作战图,明确工作目标及奖惩办法,全面压实各部门、站所、社区职责。围绕“完善村社网格员队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完善预警发布”等方面,对社区应急消防体系建设进行量化赋分,纳入镇年终考核。
3.联动执法、量化闭环。应急消防管理站可定期独立联合相关行业部门进行灵活检查机制,每月开展检查,大力整治沿街店铺、出租房、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推行“七日”闭环工作法,认真梳理制定“责任、任务、隐患、销号、处罚”5张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实现“一站式”监管。抓好“排查、交办、整改、验收、通报、约谈问责”等6个环节,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排查风险,限时整改问题,确保隐患不过7天,并结合周通报、月例会,切实形成工作闭环,推进“一张网”贯通。(三)强化政策保障、能力建设1.社会赋能、提升能力。探索“政府+社会”的合作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镇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消防及部队退伍人员,分别充实派驻至4个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有效提升了消防救援能力。与本市千岛救援队建立合作机制,邀请社会化力量千岛救援队2名队员兼教练员入驻龙树路消防站,全面提升普陀山镇应急消防管理站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2.宣传培训,动员力量。通过普陀山镇应急消防救援体系的建设,积极向全镇社会开展相关消防安全救援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动员普陀山镇所有单位人员开展消防检查、应急处突技能(常见的心肺复苏等)等常见的志愿者应急培训,实现在三年内相关轮训全覆盖,实现全员的自查、自救、他救的功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能,打通普陀山镇应急防救最后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