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稳进向好。主要指标稳中有进。2024年,全区GDP增长5.6%,高于全年目标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省重大项目新建项目开工率全省第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高居全省第2;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收窄至1.5,排名全省第9位。政策争取更加有力。加快“一县一策”落地落实,争取多部门为普陀船舶行业量身打造专项金融政策《金融赋能普陀区高端船舶修造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获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资源要素有效集聚。招引总投资约53亿元的普陀2号海上风电场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6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36亿元;争取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1023万元,消费品以旧换新切块资金2453.55万元。改革创新成效突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优秀单位称号;制定形成全国首个船舶修造企业碳足迹核算市级地方标准。难点问题精准破解。建立重大项目分类分层分级问题协调工作机制,累计协调解决西白莲绿色海工运维项目前期自然岸线置换等10余个问题。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以党建引领指明新方向。一是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基调”。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推进组织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持续深化“改革先锋·发展先行”党建品牌建设,以党员星级评定为抓手强化考核管理,创新设立涵盖四个维度的考核指标体系,不断优化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各项政治活动,累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5次、党组中心组学习12次,邀请纪检组监督“三重一大”问题决策等重要会议11次。二是坚守党风廉政建设“主阵地”。落实“一岗双责”,研究制定《区发改局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与责任分解》,每半年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累计组织专题学习4场、日常学习6场、纪律党课3场、专题解读培训会1场、警示教育会1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次。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落实廉政管理体制,切实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三是树牢正确政绩观“主心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突出抓好班子成员正确政绩观教育,增强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内生动力。把政绩观教育融入主题党日活动等,及时发现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突出问题。四是奏响意识形态工作“主旋律”。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日常工作考核中,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风险防范领导小组和网评队伍,制定自建信息系统(应用)网络和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定期召开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会议,压实局党组及全体干部职工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好意识形态阵地载体,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理论宣讲、“礼堂伙伴”结对共建等文明实践活动20余次。五是锤炼“三支队伍”建设“主力军”。完善内部监督和争先创优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中层干部-普通干部四级谈心谈话,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告诫。结合青年导师“传帮带”机制,常态化举办“青年干部座谈会”等活动,通过公开招聘、转任交流等方式引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全年转任交流3人、招聘紧缺人才1人。
(二)以经济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经济运行精准调度。牵头承接省市对区高质量绩效发展考核工作以及镇(街道、管委会)综合考核工作,围绕区党代会、人代会等确定的目标任务,建立主要经济指标“月分析、周调度、日监测”工作机制,制定市“实干争先”主要经济指标考核办法、年度任务清单、月度攻坚计划等,针对省、市半年度评估反馈的后列指标多次开展整改提升工作,对省级部门最新调整的指标体系及时开展情况预判及分类提升研判,市对区“实干争先”主要经济指标考核连续4次保持全市第2(仅次于岱山)。二是规划管理持续强化。做好全区规划统筹管理,对8个规划项目进行立项,对4个规划项目进行备案。初步完成普陀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编制,基本完成《普陀区能源强区发展规划》《普陀电力设施整体提升规划》《普陀区新型储能发展现状调研》,完成编制《普陀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三是“两新”工作统筹推进。落地落实《普陀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建立“两新”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各类“两新”落实举措、任务清单、实施细则等近30个,动态调整“两新”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加强消费品以旧换新,审核通过国债补贴资金4176.9万元,审核率125.1%,累计带动销售额超6亿元。四是“8+4”经济政策有效承接。全面承接省市“8+4”政策体系,出台《进一步推动普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聚焦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等8个方面,共计72条支持政策。定期跟进各项政策兑现情况,拨付“8+4”财政资金27.76 亿元。
(三)以项目推进彰显新成效。一是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紧盯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达产”三个维度,开展重点项目“拔钉清障”行动,专班化攻坚项目前期,集中力量推进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建设,8个省“千项万亿”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32%,开工率达到100%;49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2亿元;80个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46亿元。二是重点项目提前谋划。全面梳理排摸重点项目,自5月份启动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谋划以来,2025年共梳理全区(含六横,不含普朱)固投项目251个,包括实施类203个、预备类48个,实施类年度计划投资约200亿元。积极争取新增一批重大项目列入省“千项万亿”工程或省重大产业项目计划,2025年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计划新增新建项目2个。三是项目服务增值化迭代升级。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深入改革“四评合一”模式,将评估评审范围扩展至项目审批全流程的“多评合一”,探索备案类事项“秒批”服务,迭代升级“我来办”金牌专员等全流程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细化形成涉企服务31项。按照“1+1+1+X”架构配置项目服务板块核心力量,每月两次开展服务专员业务培训,累计解决企业诉求近百次,满意度100%;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4次,服务投资项目8个,有效解决原莲洋广场闲置资产等项目审批问题;实现备案类事项“即报即批,秒出结果”,累计办理“秒批”事项163件。
(四)以改革攻坚展现新作为。一是三个“一号工程”强力推进。统筹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制定年度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重点任务清单,50项重点任务正常推进,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8,外贸出口额等指标排名全省前30位。二是“十项重大工程”大力实施。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各专班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支撑作用,前三季度,接待过夜旅客人数全省第10。三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积极推动《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贯实施,印发《普陀区学习宣传贯彻<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工作方案》,形成《普陀区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十个更”重点任务清单》。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标调度,健全“监测-预警-整改-提升”营商治理闭环机制,标杆指标占比达到80%。《打好“强、防、优、化”组合拳 构建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伴航式法治保障体系》获评2024年度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五)以产业发展激发新优势。一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年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稳步推进省级第三批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省新型消费城市建设试点,积极申报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全年共新招引现代服务业项目20个,总投资35.95亿元;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7.1%;创新发展区内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占全区营收的80%以上,创成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个、省级示范智慧商圈1个、省级高品质步行街1个、省级绿色商场2个。二是能源产业蓄势迸发。稳步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普陀2号海上风电场项目完成核准批复、公司注册,项目建设单位完成项目可研编制、社会稳定性评价等15项专题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登步岛渔光互补一期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全区新增光伏并网10.44万千瓦;东白莲华泰石油扩建工程已开工纳统,力争通过省级低碳试点验收。
(六)以民生保障释放新活力。一是共同富裕扎实推动。制定年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清单以及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推进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以及省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工作,实施迁居养老“一件事”集成改革已申报第四批省级共富试点。刊发《普陀信息(共富专刊)》3期,《普陀区凝聚海岛建设合力绘就“小岛你好”共富图景》等信息收录至《舟山共富》等刊物。着力打造共富标志性成果,“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做法获省领导批示,并成功入选2024年度省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好医到家”项目入选全省2024年度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工作试点名单。二是“小岛你好”深入实施。稳步推进小岛项目建设,创建示范岛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白沙岛陌领·佑舍等25个项目完工。深挖小岛文化内涵,举办蚂蚁岛红歌畅想小岛等主题活动7场,获得省级以上媒体宣传4篇。全面建成“八个一”标志性成果,海岛风貌靓丽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实现提升,首批示范岛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其中庙子湖岛、白沙岛获评金牌示范岛并奖励2000万元。三是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推进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高标准配合编制《舟山市“1+4+N”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积极配合打造市域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全面摸清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底数及重点项目情况。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全年安排项目6个,累计完成投资14.59亿元,投资完成率178.9%。四是民生实事稳步推进。常态化推进区级民生实事实施,制定年度民生实事备选项目清单,全区民生实事项目涉及医疗、教育、养老、出行、防洪治水、安居保障、“身后一件事”、托育照护、完善基础设施、海岛物流等10大惠民领域,截至目前,18个子项已基本完成。五是东西部协作持续深化。研究制定年度东西部协作工作任务书,明确指标目标及重点任务,23项考核指标完成年度目标。通过劳务协作、消费协作等帮扶形式,帮助销售万源农产品0.337亿元,新增落地万源企业4家,落实村企结对、学校结对等34对,选派干部人才16人次,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帮扶316万元。
(七)以安全稳定促进新发展。一是价格管理平稳有序。紧盯市场价格动态,深入分析预判市场走势,定期对“菜篮子”等300多种重要民生及16种重要服务价格进行监测,累计编写《“菜篮子”价格监测信息》等84期。推动6条渡运航线票价公交化改革,下调初中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全年核定和调整停车服务、物业服务等多领域价格16批次。高质量做好价格认证服务,共办理价格认定案件165件,认定金额达到2000余万元。二是粮食安全有效保障。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快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任务;不断提升粮食储备规模,今年新增区级粮食储备规模1900吨,轮换地方储备粮23497吨、成品食用油250吨,截至年底,区级粮食储备规模达到45900吨、区级成品油储备达到250吨,实现储备规模、费用、仓储“三到位”。三是做好国防动员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