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002639473H/2025-00811 公开日期 2025-02-21
发布机构 舟山市普陀区民政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2-21  17:0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政策法规科)

2025年区民政局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普陀大局,在助力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上展现新作为。

一、全力以赴“优服务”,抓好5项创新工作

一是推行“救助+慈善”帮扶新模式。推进助联体和慈善基地深度融合。实施善居工程,为25户困难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办好慈善超市,为全区3700名低保、低边困难群众及重点优抚对象定制“邮善邮乐”卡,全年补助资金约30万元。实施“千人千愿”项目,依托区助联体链接慈善、爱心企业等资源,为1000名以上低保、低边和特困对象提供物质或服务类救助。二是深化慈善事业发展试点。依托区慈善组织联合体培育孵化慈善组织,通过“项目合作+专业指导”方式,建强慈善组织。汇聚慈善组织力量,在慈善基地、慈善文化公园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文化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慈善事业。加快慈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区慈善专业队伍的能力。结合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着力打造“慈航普陀·久行久善”慈善工作品牌,以“新合力、新路径、新高地”为发展导向,通过普陀慈航力量、慈善方舟、慈爱文化等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汇聚慈善捐赠、公益服务、专业人才等多元影响力,努力构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普陀样板”。三是深化地名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试点。全域推广“乡村著名行动”地名文化试点建设。完善地名信息系统,完成省地名信息库地名地址综合治理工作,完善区级“数字门牌赋能乡村著名行动和地名文化数字图书馆”项目。优化地名信息采集,制作新版普陀城区图。四是深化婚俗改革。实施“跨省通办”试点,谋划打造一站式婚庆服务基地、简办婚事基地,提升婚事服务能力。五是构建殡葬管理新模式。成立区殡葬协会,进一步加强民间丧俗人员管理,推动殡葬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提升,做好全区殡葬管理及行业监督工作。提升殡仪服务中心“管家式”服务,让殡仪服务更暖心。完成普陀片殡葬设施规划修编,推进区级骨灰堂项目建设。完成边坡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殡葬管理及供给水平。

二、全力以赴“为人民”,办好3个重要事项

一是深化海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开展“普陀区海岛支老”行动,深化“守护夕阳”海岛老人服务项目,持续为偏远海岛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推广白沙“守望者之家”及虾峙“离岛安养”模式,依托海岛资源打造“时光志愿服务驿站”,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构建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    

二是打造海岛特色婚俗品牌。以镇(街道)为主体,根据各自爱情文化主题,遴选桃花等独具普陀特色的海岛打造婚姻登记户外颁证基地,谋划山海云廊、天空之城配套室外颁证基地,成为旅游打卡点,争创全省第二批最美婚姻登记户外颁证基地,进一步吸引区外青年到普陀登记结婚。争取承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进一步扩大普陀婚俗改革影响力。

三是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助老爱老、扶贫帮困和慈善事业,重点推出海岛特色关爱服务等项目,助推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社会组织培训、沙龙、研讨等方式,增强社会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组织的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有序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创建,重点推动社会组织规范提升、专项治理、清廉文化等方面工作,打造“清廉社会组织”建设普陀样板。

三、全力以赴“开新局”,开展3个工作探索

一是探索发展银发经济。制定《普陀区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健康和旅游资源,配合旅游部门发展禅休式、度假式旅居康养模式,推进医康养多元融合。打造适老化产品体验馆,推广适老化产品应用。二是探索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拓展居家养老服务,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发展集居式养老、嵌入式养老设施服务、“物业+养老”等模式。推进80周岁以上海岛老人居家养老精准服务。三是探索发展“甜蜜经济”。探索“婚姻登记+目的地旅行”的甜蜜经济新触点,引进“婚礼纪”等相关平台搭建普陀婚旅目的地,为在我区婚姻登记的夫妻提供景区门票免费、宾馆优惠等婚旅政策保障,谋划打造“婚登+文旅”产业新模式。借鉴马尔代夫、海南岛等国内外蜜月岛打造经验,针对现代年轻人喜欢的不同蜜月旅行方式,以爱情为主题主线,整合白沙岛和桃花岛现有资源,打造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白沙浪漫岛、桃花蜜月岛。

(四)全力以赴“谋发展”,夯实3项基础工作

一是以省级法治工作联系点促提升。按照浙江省民政法治工作联系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政策法规实施的“观察窗”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二是以标准化建设抓规范。制订工作人员操作规范,编印民政系统工作人员操作手册。制订民政领域阵地建设标准化汇编,将不同条线阵地建设、服务购买等政策标准汇编成册,推动民政阵地建设标准化。三是以干部队伍建设凝合力。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培养新模式,坚持打造“民政课堂”、“民政青年说”等品牌学习载体,形成一月两课的常态化学习模式,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同时,配强民政执法队伍,组织未取得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统一参加年度法律法规培训和综合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