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工业生产提速增效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25-02-24 15:3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今年以来,全区工业战线上下积极应对内外部挑战,生产提速增效,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仍需关注市场需求不稳定、部分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

一、总体情况

2024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增加值增速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9.71亿元,同比增长13.8%,居全省第六,全市第一。

(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上亿企业、上十亿企业达181家、56家、6家,分别较2023年末增加25家、1家、2家,其中全年工业总产值上亿企业平均产值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3.8%,较2023年年末提升16.5个百分点。

(二)主导行业共同发力。2024年,船舶制造业和船舶修理业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5.8%和17.2%;水产加工业和电力生产业增加值持续稳定增长,分别增长8.2%和11.9%,其中浙能六横电厂2024年新增两台发电机组,产能进一步扩大,四大主导行业合计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8个百分点。

(三)产业升级持续加速。2024年,新兴产业在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数字经济赋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加快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增加值分别增长20.8%、15.8%和17.8%,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四、第二十四和第二十七位。

(四)工业投资加快推进。2024年,全区完成工业投资58.97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工程2×1000MW、金钵盂岛年产70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及配套精加工、普陀万洋众创城预制菜产业建设一期、龙源电力舟山普陀登步岛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稳定推进,共计完成投资34.27亿元,拉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速26.3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全区规上工业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3.3%,人均应付职工薪酬为10465元/月,同比增长6.0%。以四季度规上工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为例,66.9%的企业反映用工成本上涨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用工成本的上涨对我区水产加工业、船舶修造业等重点行业造成一定负担,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行业发展差距较大。全区22个行业大类中,虽近六成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但仍有超四成行业产值负增长,行业分化态势明显,其中汽车制造业因行业竞争加剧,汽车配件行业受汽车厂商压价影响,企业利润不断压缩,出现亏损情况;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受房地产不景气影响,全年产值同比下降17.7%,混凝土等相关行业持续低迷。

(三)出口增速逐步放缓。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总体增速较快,但自下半年以来呈逐月放缓趋势,全年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3.7%,较前三季度、上半年分别下降9.0和18.4个百分点。工业出口增速的放缓意味着出口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三、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工业经济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但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仍带来诸多挑战。下一步仍需各方统筹资源,加强政策支持,从增量培育、产业提质、数字赋能等多维发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以温度优服务,助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一是提升对企业的服务水平,通过审批流程优化、政企沟通强化等多方面措施,助力工业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对企业的要素保障,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用地、用能、用工、资金等问题,促进各类要素向工业企业汇聚,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二)以速度抓落实,推动工业经济高效发展。一是加快项目投产速度。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推动万洋众创城预制菜项目、龙源电力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等项目投产。二是加快产业转型速度。进一步打造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深化“一条鱼”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朝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三)以深度促发展,激发工业经济强劲动力。一是加强创新研发能力。立足我区现代船舶与海工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依托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壮大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挖掘我区工业经济新增长点。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