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解+网格”,筑牢基层稳定防线
构建“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工作机制,将“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解决”,努力实现纠纷排查无“盲区”、调解服务“零距离”。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将其吸纳进辖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网格巡查、网格预警工作持续发挥“探头”作用,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矛盾纠纷线索,实现排查化解全“网”联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目前已吸纳101名网格员任人民调解员,占全区人民调解员10%。
二、“调解+顾问”,推进多元矛盾化解
积极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前线“哨兵”作用,及时采取政策宣传、法律指导等方式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重塑“3+X”重特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依托区社会治理中心线下平台,设置大案调解工作室,由窗口直接受理的重特大矛盾纠纷或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自受理登记后即时转交至大案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引入法律顾问专业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打好纠纷化解“组合拳”。2024年以来,村(社区)法律顾问共计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讲50余场次,参与各类纠纷调处20余件。
三、“调解+普法”,着力提升调解质效
坚持“以法促调,以调促宣”,加强对人民调解典型案例的总结和宣传,做到事前讲法、事中明法、事后析法。持续深化“以案释法”工作,对调解案件中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宣讲,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全过程,促进群众形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形成“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效果。2024年以来,在人民调解案件中普法宣传190余次,宣传受众3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