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733822175D/2025-01253 公开日期 2025-03-21
发布机构 东港街道办事处 文号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东港街道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3-21  10:0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综合信息指挥室(党政办)

2025年,东港街道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区委“改革创新突破年”行动要求,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重大项目攻坚、招商引资突破、历史遗留问题破解等四大方面工作为主线,推动管党治党合力、经济发展活力、城市品质魅力、社会治理效力等“四个力”提质跃升,为现代化新普陀建设贡献更多东港力量。

一、以品牌示范为核心,增强管党治党合力。更大力度抓队伍建设。聚力强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从“教育、实践、机制”三个维度着手,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素质锻炼、作风效能提升全链条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一方面,重点抓好村社组织换届工作,深入开展选情研判、抓细人选排摸、强化宣传引导,并建立“联系领导、村社书记+后备干部”“2+1”双导师帮带机制,及时将政治素质优、思想作风好、群众信任度高、创新意识强的后备干部充实至村社班子中,确保换出新作为、新气象,努力交出村社换届工作高分“答卷”。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干部选育管用机制,制定出台《东港街道干部队伍严管厚爱实施办法》,探索建立一套由岗位监督、绩效考核、选拔任用、职工权益等若干个“小切口”政策组成的制度规定,真正让干部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创新开设“东锋领”干部成长营,不断提升干部培养质效。更实举措抓品牌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叫得响、能长效”的党建品牌和“可看、可学、可聚、可议”的党建阵地,进一步放大中昌“一老一小”、文康“五微融治”等品牌示范效应,高质量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分类晋位、小区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实现以空间换服务、以服务换空间。升级改造内湖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党群活动、人才交流、共富工坊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扎实做好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编制试点工作,争取成为全市样板。

二、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聚焦渔农村区块、城西片区、东港城区三大核心版块,在坚定不移抓好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的基础上,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展现东港作为全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新高地”的强劲活力。2025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3亿元、规上工业研发费用34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辖区内共涉及固投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36.05亿元,其中重点项目18个,计划投资26.9亿元。助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全力以赴做好那云、诺西生物、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甘露禅寺等重点项目政策处理,提速推动普陀海运大厦、新能源汽车集合店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一季度重点做好普陀远洋产业基地项目、舟山豪城酒店提升改造、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扩建项目、东港区域雨污分流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等新开工项目,力争实现开门红。用好招商引资“关键招”,多板块绘制“招商地图”,大力推进东港商会、海运商会等行业协会建设,吸引更多资本、项目、人才集聚东港。把招商引资工作提级列为各部门“第一要事”,创新建立“部门包保”“季度通报”工作机制,每季度晾晒通报各部门招引进展情况,切实营造天天招商、全员招商的良好氛围。助推多元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坚持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提质主导产业“三策并举”。大力盘活闲置土地,加快“工业上楼”步伐,打造具有规模效应、品牌集成的东港汽车城;联动城西未来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依托现有闲置楼宇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大力招引高端酒店、商务楼宇,建设东港“海运总部基地”,激发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等产业发展“新引擎”。

三、以城乡融合为牵引,涵养城市品质魅力。紧抓莲花洋客运枢纽、普陀山海水廊项目实施机遇,系统重塑旅游、交通、水利、农业等资源,着重做好“强城”“兴村”“融合”文章。聚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灵秀、莲安、新北、和津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示范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坚定不移保障如意湾最美公路、休闲船艇智慧化集中管理码头、葫芦岛客运码头扩建等工程建设,切实提升海陆交通保障水平。提速芦花村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进度,大力实施东港区域雨污分流提升改造工程,推动农村生活污水统一纳入市政管网,加快实现污水治理全域一体化。聚力城乡环境整治。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常态长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实行“物业化”综合管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管护机制,统筹抓好秸秆禁烧、抛荒地整治、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聚力乡村全面振兴。深耕“农旅+渔旅+文旅”融合文章,助力“风景”变“丰景”。南岙、芦花区块,在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上下更大功夫,大力发展现代精品农业和中草药种植等林下经济产业,嫁接观光体验功能,积极打造共富农业产业园。塘头、葫芦区块,深化“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稳步推进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和农居点建设,谋划打造“星辰大海乡创基地”,全力打响葫芦“岛之海艾”品牌,推动文旅康养、渔事体验、渔耕文化、渔家娱乐等新业态发展。

四、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彰显社会治理效力。持续提振作为全区乃至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排头兵”“主力军”的勇气和担当,加快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奋力打造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东港样板,以平台融创、队伍融聚、多元融治、民心融通“四融治理”模式为抓手,大力推进中昌、文康、新北、莲洋4个三方协同试点社区建设,落实各社区牵头与业委会、物业、共建单位等签订“融治合伙人”意向书,助推小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持续探索创新城市社区“融治理”品牌,建立健全三方协同联席会议、小区事务“五议两公开”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治理现代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提高矛盾风险治理效能。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重点梳理东港、勾山历史遗留问题,下大力气攻坚化解一批时间跨度长、化解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信访积案,严格落实“一件历史遗留问题、一名包案领导、一套化解方案、一个工作小组”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努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进一步夯实网格治理要素,持续做好网格走访、12345热线工单办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切实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治安管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统筹推进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架空层还民”行动等工作,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公共服务惠民效能。全面提升“一老一小一弱”群体服务保障水平,重点完善街道民生服务综合体常态化运营机制,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体验。大力推进健康东港建设,持续优化辖区卫生服务站室布局,助力普陀东港医院项目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强化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康养、文体、休闲为核心,全力保障普陀区文体赛事产业中心、市民康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助力打造普陀“海岛篮球赛事之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