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普陀交通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攻坚公共交通服务一体化、推进“两新”工作、打造“四好农村路”2.0海岛样板等举措为抓手,奋力推动海岛交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全面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主要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年度总投资28.67亿元;预计截至年底完成投资29.74亿元,占年度总投资103.73%。一是重点在建项目稳步推进。登步客运站已于8月16日试运营;半升洞客运中心已于8月28日起试运营;宁波北仑峙头车客渡站场已于9月28日起试运营;六横公路大桥工程(二期)预计年底完成年度投资23.36亿元,占年度总投资的101.56%,完成至总工程量的40%;六横大岙码头改扩建工程预计年底完成至总工程量的60%;桃花环岛路一期工程完成起点段老路抢险加固、部分路段预制梁场工点路基挡墙及通道施工。二是拟建项目前期取得较大进展。推进拟建项目前期工作5个,其中葫芦客运码头改扩建工程预计年底完成施工招投标;莲花洋客运码头枢纽综合体工程已完成水深地形、水文测验、波浪数模及潮流泥沙等专题工作,岸线批复材料已上报市规委会,待岸线通过后,开展航评、通航安全等报告编制及报批工作。三是扎实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区创建。预计年底编制完成海岛内外及群岛之间交通衔接专题研究,2024年度节点评估报告完成初稿。四是切实抓好要素保障。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统筹协调抓好土地、岸线、资金等保障要素,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约13495万元。
(二)持续打造海岛交通特色工程。一是推进“蓝色岛链”特色工程。提升船舶运力,共投资1.3895亿元,新建船舶4艘、提升改造1艘。优化拓展航线,开通新航线7条,其中1月27日开通桃花、虾峙、六横沙岙至宁波峙头客滚航线;2月8日开通朱家尖西岙至六横大岙客滚航线;9月半升洞客运中心恢复普陀山、六横、东极、嵊山及葫芦5条航线。二是打造“四好农村路”2.0海岛样板。成功创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建设,投入资金3772.4762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日常小修保养177.981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37.083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完善8公里、农村单车道公路提升16.082公里等工程;投资4249.2914万元,完成省道日常小修保养57.63公里、实施普通国道路基路面养护3.671公里、普通省道养护大中修9.9公里、G329(东西快速路)2.2公里路面修复等工程。三是推进运输装备低碳升级。持续引导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化,截至11月,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1辆、新能源出租车107辆;淘汰国四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51辆(其中国四35辆,国三16辆);清退老旧客船3艘。
(三)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7月17—18日,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圆满召开。一是推进交旅加速融合。更新改造海岛公交站台40个,开通520海誓山盟浪漫风情线,发挥海岛景观特色。并加快数字赋能交通治理,初步完成区级城乡公交与客货邮融合数字化统一监管平台。二是深化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新建区级快递物流共配中心1个,镇级共配中心6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0个,村级服务网点90个,开通客货邮线路、冷链专线、特色农产品专线29条,并创建省级客货邮服务品牌申报,完成视频答辩。三是积极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明确“1+4”起降场布局,以区本级为中心,覆盖六横、桃花、虾峙和东极四个岛屿,探索无人机海鲜直配、船舶精密备件、医疗血液和紧急药品下行。目前已有无人机起降点8个,9条航线获空域使用批复;区本级-六横、区本级-东极航线完成试飞,东极航线实现全国首例无人机全流程夜航海岛物流配送。
(四)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一是全方位提高审批服务质效。截至11月底,共办理行政审批业务申请4611件,全部按时办结。并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普陀“开办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一件事联办”事项,实现“一次申请”“同时发证”,大幅节省货运企业办证时间。二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做好“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行政执法数据信息等工作,实现“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场景100%全覆盖。开展信用交通建设,合计修复交通运输企业信用100余条;与区检察院实现网约车服务人员资格认定、吊销数据共享,筑牢网约车服务安全防线。三是推进执法政务服务数字化。宣传推广“自助办”“掌上办”“异地办”操作系统,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并利用“数字路政”综合管理平台处理非现场执法治超案件147起,占总案数81.2%,大大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治超效率。
(五)全面提升行业综合治理水平。一是抓稳抓实行业安全生产。牢固树立“隐患不排查、问题不整改就是事故”的理念,全面做好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整治,完成春运、安全生产月、防汛防台及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风险、柴油储存设施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截至11月底,共计检查企业(项目)370家次,发现隐患392处,整改率100%;上路检查335天,出动执法人员1138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76起,处罚金额48.8745万元。二是不断加强交通综合执法效能。构建“精准执法+优质服务”交通执法新场景,探索审批、执法、调解“三不离岛”海岛基层治理新模式。截至11月,已完成岛内交通运输各子行业备案审批265件;受理行政案件44件,罚款8万余元;完成远程执法稽查任务20余起;调解交通运输行业群体纠纷14起。六横派驻站“枫桥式”基层执法站所试点创建路演视频已通过市局评审,进入省厅评审阶段。
(六)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是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交通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二是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清廉交通”建设为抓手,依托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打造过硬队伍。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拒腐防变底线。注重常态长效纪律作风建设,持续开展警示教育、谈话提醒等活动,加大重要领域、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的风险防控力度。三是全面加强队伍和机关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完善梯队构建,强化队伍结构,构建交通青年干部人才库。严格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以实干、实绩、实效为导向的工作推进机制、考评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中层干部中坚支撑作用、青年干部生力军作用。
二、2025年下步思路举措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计划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个,完成年度投资25.78亿元(含六横大桥20.3亿)。其中续建项目10个,计划投资22.31亿元,其中六横公路大桥工程(二期)完成至总工程量的55%;普陀桃花岛旅游开发配套道路一期工程计划投资0.8亿,完成至总工程量的65%;六横大岙客运码头扩建工程、普陀柴山陆岛交通码头接线工程等7个项目完工;新建项目14个,计划投资3.47亿元。并加快推进东极青浜西风湾码头工程、普陀区螺塘线延伸工程等3个预备项目前期工作。
(二)深化“蓝色岛链”2.0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客渡船更新改造、老旧船舶清退工作、客运设施提升改造、水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等工作。2025年计划投资约1.1亿元,新建客船3艘,提升改造客船2艘,清退老旧客渡船2艘。
(三)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公路养护质量管养,2025年计划投资388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29.966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完善6.1公里、农村单车道公路改造提升10.444公里、省道养护大中修3公里。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改造虾峙运输服务站和桃花公交首末站,新改建公交站点20个;推出“普陀出行”微信小程序,提供海岛公交包车预约及无人机岛际物流配送下单服务。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谋划推进“最后一米”快递物流代送服务,解决海岛行动不便老人取件难题。
(四)创建“交通强国”试点区。2025年计划完成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及建设,编制完成《交通与旅游融合专题研究》以及2024年度节点报告。攻坚克难,提高优良中等路率到95%、城乡公交一体化率到100%,实现33项创建指标全部达标,圆满完成创建验收工作。
(五)打造全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新高地。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打造“低空经济常态化飞行示范样板区”为目标,围绕物流配送、载人飞行、旅游消费、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常态化飞行示范应用场景,积极争取省级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试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