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量身“导航”,织牢海上“预防网”。编制全国首部远洋渔业风控法务指引4大类19项、远洋渔民公民法治素养8条46个基准点,做强“涉外法治补给”“乡音普法团”等普法载体,对全区19家涉海企业357艘远洋渔船万名渔民给予公海生产作业“全生命周期”指引。去年开展航前“法律体检”413艘次,发布经贸预警信息2000余条。
畅通联动“经络”,打通海上“服务端”。建成全市首个县域实体化海洋产业风控法务服务中心,全区律所服务海事商会100%全覆盖。建立政企联动风险研判、海商事案件协调联席等工作机制,统筹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法律手段,对重大或疑难案件提供案件咨询、申请、预约、调解、司法确认“五位一体”服务。去年累计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400余个,化解商事、劳资等涉企纠纷367起,挽回经济损失超亿元。
激活多元“哨兵”,形成海上“共治链”。成立海上融治理中心,整合港航、海警、海事法庭等10家部门力量,重塑“3+X”重特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引入远洋渔业、油品运输等4个行业协会,搭建“一站式”海上矛盾纠纷解决平台。同时,为涉海企业定制海上用工合同、事故理赔参考等4类功能模块,构建“一件事”服务场景,海上纠纷化解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