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监管工作中,我区积极借势部里与省级搭建的现有平台,不重复建设,聚焦数据整合与功能活用,推动监管模式从“人工跑”向“数据跑”转变,提升监管效能:
一、全域联网监控:依托多级平台,打通排污监测链路
借助部里和省级平台的联网能力,将我区19家重点排污单位、22个监控点位,100%接入上级平台体系。无需自建复杂网络,通过对接已有平台通道,实现排污数据、监控画面实时上传,让上级平台的全域监管网络覆盖我区排污主体,构建起纵向贯通的监测链路,为精准掌握排污动态提供基础支撑。
二、立体化感知网络:整合平台资源,打造智能监管链条
整合100余个视频监控资源,以及省平台关联的19家在线监测数据,依托上级平台的“预测—预警—回溯”功能框架,融入我区监管需求。利用平台既有大数据分析、智能研判能力,对排污数据、视频信息进行挖掘,提前捕捉排污异常趋势,自动触发预警,还能借助平台历史数据回溯功能,助力我区执法人员快速溯源问题,推动监管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借势上级平台技术优势,构建适配我区的立体化感知网络。
三、电子督办闭环管理:活用平台机制,压实监管责任
依托重点排污单位超标异常电子告知与督办平台流程,融入我区监管环节,建立“事前预警、事中调度、事后处理”闭环。当平台识别我区排污单位超标异常,自动启动电子告知,同步触发我区事中调度流程,督促责任单位响应处置。截至目前,依托平台反馈我区117条事前、事中调度任务,事中及时反馈率100%;推动事后督办1件,反馈率100% 。借势上级平台的督办机制,实现监管任务线上化流转、闭环化管理,以“借力”方式提升我区监管效能,让数据在多级平台流转中,替代人工繁琐流程,压实生态环境监管责任。
通过借势部里和省两级现有平台,我区无需投入大量资源自建系统,而是聚焦“嫁接”“活用”,将上级平台功能与本地监管需求深度融合,以更高效、更务实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监管数字化转型,让“数据跑”真正成为监管提质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