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区殡葬管理所防汛防台应急响应工作程序和应急响应行动,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及时有序高效处置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确保殡仪服务中心治丧群众人身安全、馆舍建筑安全及中心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工作体系及职责
成立以殡葬管理所所长为组长,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的防汛防台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台风、汛期的变化形成及时有效的指挥系统,组织力量进行防汛防台工作部署。
(一)防汛防台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鸿波
副组长:朱礼明、史春雷
组员:柴高波、虞晶、张盛、张力、金诚
应急小分队人员: 朱礼明、袁武波、余春光、张盛、夏立军、何伊文
应急车辆:浙LD1201(皮卡)驾驶员:5月29日徐晶日,5月30日柴高波,5月31日邬欣楠
台账管理员:齐贞怡
(二)人员职责
按照“分工负责,协同工作”的原则,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开展防汛防台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副组长主要职责:
1.积极参加防汛防台会议,根据上级部署,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本单位防汛防台工作,研究和通报本系统防汛防台重大事项,督促和检查相关工作。
2.确定防汛防台应急响应方案,及时向上级报告防汛防台风工作开展情况。
3.指导和协调灾后工作,组织本单位力量对周边道路进行疏导,保障治丧群众车辆出行安全。
4.夜间带班领导加强巡查工作,强化各项检查制度,切实做好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组员主要职责:
1.对单位外窗、门、空调外机进行检查,关闭窗户并进行加固处理。
2.检查单位排水通道是否通畅,及时做好疏通工作。
3.确保柴油发电机组进入待命状态,保证单位供电正常,同时注意检查电路连接是否规范、电源开关是否损坏、电源线是否老化等。
4.妥当保管贵重物品,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加固高挂物品,防止高空坠物导致人员伤亡。
5.针对地势较低处进行沙袋填补,防止暴雨积水倒灌进入区殡仪服务中心。
应急小分队主要职责:
1.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水雨情预警信息时,负责通知相关责任人进岗到位,做好人员转移等防御准备。
2.台风、暴雨来临时,听从组长、副组长指挥,立即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协助调动人员、资源、应急队伍。
3.协助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当出现交通、通讯中断或突发险情时,迅速将危险区域群众转移至安全避灾场所。
二、事件分级和应急响应行动
按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洪涝台旱应急事件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
I级应急响应行动:
1.应急领导小组启动I级响应,停止一切丧事活动,全面组织各部门开展防汛防台工作。
2.主要领导进入指挥岗位,全力投入抢险工作,迅速组织人员对场馆建筑进行检查、封堵,并检查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3.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值班,相关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4.成立防汛防台抢险队,对突发事件进行抢险救助。
5.应急领导小组掌握汇总防汛防台工作动态,如遇紧急情况,应随时上报。
6.与华星公司对接,加强殡葬码头值班值守工作,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遇重大险情时立即报备。巡查人员提高巡查频率,如发现设施设备、船舶等出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1.应急领导小组启动Ⅱ级响应,全面组织各部门开展防汛防台工作,通知丧户简办丧事。
2.主要领导进入指挥岗位,全力投入抢险工作,迅速组织人员对场馆建筑进行检查、封堵,并检查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3.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值班,相关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4.成立防汛防台抢险队,对突发事件进行抢险救助。
5.应急领导小组掌握汇总防汛防台工作动态,如遇紧急情况,随时上报。
6.通知华星公司安排人员对殡葬码头设施设备、船舶等进行定时巡查,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上报。值班人员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如遇重大险情,应立即报备。
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1.应急领导小组启动Ⅲ级响应,全面组织各部门开展防汛防台工作,通知丧户简办丧事。
2.主要领导进入指挥岗位,全力投入抢险工作,迅速组织人员对场馆建筑进行检查、封堵,并检查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3.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值班,相关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4.成立防汛防台抢险队,对突发事件进行抢险救助。
5.应急领导小组掌握汇总防汛防台工作动态,如遇紧急情况,随时上报。
6.通知华星公司做好值班安排,确保台风期间殡葬码头24小时有人在岗,并将值班人员名单及其联系方式交与区殡葬所,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同时公司相关人员对堤坝等区域的缺口进行封堵,并关注水位变化。
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1.应急领导小组启动Ⅳ级响应,组织人员加强巡查,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指定专人对殡葬所围墙、排水沟进行检查、疏导,做好门窗防风固定工作。
2.根据可能发生的险情抢险要求,事先准备好抢险物资和器材,以备急用。
3.确保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并指定具体责任人抓好落实。
4.值班人员在岗在位,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5.与华星公司对接,安排公司人员全面检查殡葬码头引桥、缆绳等设施,加固集装箱候船室,并架设码头防涝挡板,防止台风袭击时海水漫入引桥。
三、不同灾害/事故情境下的应急处置方案
(一)暴雨内涝情境
灾害发生时:
1.中心职工发现暴雨内涝情况,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根据灾情,于15分钟内口头上报主管部门,30分钟内书面上报,同时通知应急管理部门,视灾害严重程度可直接报“119”火警寻求协助。
2.应急小分队成员迅速集结,进入相应位置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如切断受影响区域电源,防止漏电;启用抽水泵排水;组织人员用沙袋封堵入口等。
3.暂停遗体接运服务,将治丧群众有序转移至安全区域。
灾后恢复:
1.领导小组派人保护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同时开展善后工作,清理灾后垃圾,消杀受污染区域。
2.核查设施设备、物资受损情况并登记上报,联系保险公司理赔设备损失。
(二)台风/大风情境
灾害发生时:
1.中心职工发现大风情况,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根据灾情,于15分钟内口头上报主管部门,30分钟内书面上报,同时通知应急管理部门,视灾害严重程度可直接报“119”火警寻求协助。
2.加固门窗,固定高空设施(如空调外机等),防止高空坠物。
3.用防水布遮盖遗体存放设备等,防止雨水渗入。
4.暂停遗体接运服务,将治丧群众有序转移至安全区域。
灾后恢复:
1.领导小组派人保护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同时开展善后工作,及时清理灾后垃圾。
2.核查设施设备、物资受损情况并登记上报,联系保险公司理赔设备损失。
3.修复受损围墙等设施,评估建筑结构安全性后方可复工。
(三)山体滑坡/泥石流情境
灾害发生时:
1.中心职工发现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情况,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根据灾情,于15分钟内口头上报主管部门,30分钟内书面上报,同时通知应急管理部门,视灾害严重程度可直接报“119”火警寻求协助。
2.立即启动人员疏散(优先转移丧属和遗体)。
3.联系消防部门协助抢通道路。
灾后恢复:
1.领导小组派人保护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同时开展善后工作,清理灾后垃圾,消杀受污染区域。
2.修复受损围墙等设施,评估建筑结构安全性后方可复工。
(四)电力中断情境
事故发生时:
1.中心职工发现电力中断情况,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于15分钟内口头上报主管部门,30分钟内书面上报,同时通知应急管理部门。
2.10分钟内启动备用发电机,优先恢复守灵区、大冰柜控制系统供电。
3.立即前往守灵区向丧属说明情况,提供饮水、扇子等便民服务。
4.启用应急照明(LED灯带/手电筒等),疏散被困人员。
5.改用纸质表单办理业务,手工开具票据,事后补录系统。
电力恢复后:
1.逐级恢复供电,防止浪涌损坏设备。
2.重点检查冷藏设备运行状态,核对遗体存放位置是否错位。
四、响应结束和恢复重建
1.应急响应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应指导各部门开展受灾损失调查统计和恢复重建等相关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应收集汇总各部门总结情况,组织开展复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及时将复盘报告、整改情况报送至上级部门。
五、注意事项
1.确保自身安全。
2.做好灾后消毒工作,防止卫生次生灾害发生。
3.详细记录防汛防台工作情况,统计各类防灾物资损耗情况并及时做好灾后补充工作。
4.为确保周边道路畅通,应及时设置交通指示标志,防止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