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普陀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21-10-28 14: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2021年前三季度,普陀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一、居民收入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普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9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两年(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同)年均增长7.1%。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220元,同比增长10.2%,两年年均增长6.5%。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58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年均增长8.5%。

分收入来源看,前三季度四大项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1.8%和9.5%,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5%、9.2%。(见表1)

表1 2021年前三季度普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指 标 名 称

全体居民

城镇常住居民

渔农村常住居民

绝对值

(元)

增幅(%)

绝对值

(元)

增幅(%)

绝对值

(元)

增幅(%)

人均可支配收入

45493

10.8

52220

10.2

31958

11.8

(一)工资性收入

30042

11.8

34496

11.2

21078

12.7

(二)经营净收入

6382

8.5

6622

8.0

5899

9.5

(三)财产净收入

4324

9.2

5167

8.2

2630

11.8

(四)转移净收入

4745

9.5

5935

9.0

2351

10.0

二、居民收入增长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引领增长。前三季度,普陀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0042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比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0个百分点,两年年均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4496元,同比增长11.2%,增幅比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0个百分点;渔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1958元,同比增长12.7%,增幅比人均可支配收入高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1%、66.0%,占比均居四大类之首,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1.6%、70.3%,分别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7.3个、8.3个百分点。

(二)经营净收入增速稳定。前三季度,普陀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6382元,同比增长8.5%,两年年均增长4.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4.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6622元,同比增长8.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2.7%;渔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5899元,同比增长9.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5%。

(三)财产净收入增长良好。前三季度,普陀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为4324元,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两年年均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5167元,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渔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630元,同比增长11.8%,比上年同期加快8.8个百分点。

(四)转移净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普陀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4745元,同比增长9.5%,两年年均增长3.1个百分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0.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935元,同比增长9.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1.4%;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351元,同比增长10.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4%。

三、居民增收主要因素

(一)疫情影响持续减弱,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前三季度,疫情影响持续减弱,全区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居民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水平在疫后恢复且较多从业者薪资刚性增长。前三季度,普陀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004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城镇举办大型春季招聘会,渔农村零工、自产自销等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节后用工市场呈供需两旺态势。多方培育引才育才新动能,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拓宽引才聚才渠道,多形式构建“地校合作”发展模式。

(二)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营活动基本恢复。其中,旅游业有序恢复,带动住宿餐饮行业快速回暖。1-6月,全区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40.7%,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1.9%。

(三)市场多渠道引导,促进财产净收入增长。一是就业市场稳中向好,租房市场需求增加,居民房租收入增加。二是存款增长带动利息收入增加,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04.26亿元,同比增长12.6%。三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渔农村居民享受股改分红,带动居民财产净收入的增长。

(四)民生保障有力,转移净收入增长。一是政府持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成为转移性收入稳固上涨的有力保障。二是政府用于八项民生科目的投入持续增加。1-8月,普陀区民生八大项支出总额达27.9亿元,同比增长22.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6.2%提高到62.6%,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9%。

四、进一步促进居民增收需关注的问题

(一)居民收入来源偏单一。普陀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6.0%,而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比较低,分别为14.0%、10.4%,财产净收入占比最低,仅为9.6%。居民收入来源较单一、增长过分依赖工资性收入的问题较突出。

(二)经营环境仍有待优化。疫情对普陀传统优势产业不利影响仍未消退,水产加工业国外市场大幅萎缩、冷链防疫压力仍很大;部分商贸娱乐业也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截止到8月份,普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未恢复到2019年的同期水平。

(三)渔农村居民就业竞争力相对偏弱。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用工者对就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相应减少。渔农村居民受教育等因素制约,在整个经济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就业以体力型劳动、低技能就业为主,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所带来对劳动技能的新需求。渔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以短期工、计时计件、灵活就业为主,稳定性不如城镇居民,整体就业竞争力相对偏弱,较易受到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