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发布日期:2021-07-26 16:5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但随着船舶修造业的持续下降,对全区工业滞后影响进一步加剧,工业下滑态势显现,内有减量、外无增量矛盾日益突出,工业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全区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1.85亿元,同比下降3.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6.87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回落9.5和6.9个百分点,下降趋势明显,其中6月份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下降20.2%和16.5%,均为上半年最低,预计短期内工业经济实现回升难度较大。

几大主导行业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其中电力生产业和水产加工业得益于去年疫情影响基数较低,今年稳步恢复增长,上半年产值分别增长24.2%和13.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和2个百分点。

从各行业发展走势可以看出,电力生产业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由于去年二季度恢复发电以来基数上升,今年二季度增速有明显回落。一些以出口为主的水产企业受国外疫情的影响,订单减少,产能仍未完全释放,今年虽有一定增长,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下降23.7%,两年平均下降12.7%。而船舶修造业由于脱硫塔业务结束、疫情防控加严及企业融资问题等多重因素影响发展持续下降,其中船舶修理业同比下降28.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4.5个百分点,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个百分点,船舶制造业同比下降24.6%,降幅虽比一季度收窄2.9个百分点,但仍下拉增加值增速1.5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船舶修理业影响加剧。长期以来,我区工业经济行业结构单一,以水产加工业和船舶修造业为主。去年船舶修理业由于脱硫塔订单多,产值高速增长,全年产值达到历年高峰,这也导致今年面临着巨大的基数压力。从前期排摸情况看,今年各大修船企业脱硫塔订单仅40只,不到去年的20%,且业务基本集中在一季度,随着脱硫塔安装业务的结束,常规修理业务价值又偏低,以致多数修船企业的产值比去年存在较大缺口。5、6月份受全市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一些外轮修理订单被延期或取消,船东来舟山修船的意愿大打折扣,都流向了福建、广东等地,7月份防疫政策虽有所宽松,鑫亚、万邦等船企凭借自身优势重新获取订单,但由于修船周期的特殊性,短期内无法及时回补缺口。初步判断,全年修船产值预计下降25%以上,而较高的增加值率对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必将产生更大的滞后影响。

2、新达规模企业贡献小。2020年底全区培育的小升规企业18家,普遍规模较小,大部分为船舶修理劳务外包企业,上半年共实现产值2.6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2.6%,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7个百分点,拉动力较弱。小升规企业难以维持长期稳定发展,有些企业在库2年甚至1年之后便下规,依然存在“今年升规、来年下规”的现象,部分企业在享受完一次升规补贴后或是有退规倾向,或是难以维持规模以上标准,还存在发展理念陈旧、自主创新不足、人才技术缺乏等问题,不少企业经营者对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晰,站位不高,思想上高质量发展的意识淡薄,还抱着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思想,更不用说转型升级,难以做大、做强、做优。从上半年企业生产效益来看,全年预计有10余家企业有下规风险。

3、工业经济缺乏新增长点。内有减量、外无增量是当前制约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矛盾,现阶段在船舶修理业下滑严重的趋势下亟需新的强劲的增长点来夯实发展后劲,尤其是要引进一些大项目大企业。今年在库工业投资项目44个,其中新入库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仅1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仅3个,上半年工业投资额同比下降4.1%。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融资难度大,部分新建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前期项目落地推迟,在建项目工期拉长,重大项目匮乏导致投资增量严重不足,今年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新建投产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标准。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中集集团风塔项目预计9月份在普陀长宏厂区内完成注册投产,届时可带来一定增量,但目前还未有相关消息,需要尽快落实跟进此项工作,以便及早释放产能。

三、下一步发展对策和建议

目前,我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不可控因素,下一步需要各方面积极努力、统筹协调、补齐短板,共同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形势研判,助力平稳发展。重视和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分析,把握全区工业发展走势,尤其是要密切关注对全区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运行态势,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多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针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各项瓶颈问题,尤其是融资问题,要细化具体优惠措施,不断改善融资环境,保障龙头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是调整生产结构,实现转型升级。面对船舶修理行业不可控的局面,企业要提早谋划,调整优化生产计划,及时转变接单策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努力承接各项修船业务,尤其是豪华游轮、大型游轮、海工平台等高标准、高附加值的修理业务。同时要聚焦绿色修船问题,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多与国内外知名修船企业进行合作,积极创新和改善修船工艺技术,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工业投资项目施工进度,积极推进虾峙金钵盂、西白莲矿山石料开采业务,协调青山集团矿石使用发票事宜,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同时也要加快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工业增长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把升规纳统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工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