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全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2022-08-05 16: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贸易环境变化及疫情防控等多重考验,区委区政府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落实助企纾困及各项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消费市场稳定增长。

一、 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较好,餐费收入回暖。上半年,我区受疫情影响较小,同时受已经出台的系列促消费惠企政策利好,限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5%,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1%.餐费收入同比下降29.0%,降幅比1-5月收窄了2.7个百分点。

(二)从商品类值来看,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类产品增长较快。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和全区对汽车消费的补助政策刺激,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由1-5月的下降23.6%收窄到下降20.9%,降幅收窄了2.7个百分点。6月当月汽车零售额降幅由下降32.2%收窄到7.9%。其中,新能源车销售较好,上半年新能源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5.6%。升级类消费品增势良好,智能类商品市场需求旺盛,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金银珠宝类分别同比增加9.8倍、161.9%和15.5%。

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主要情况

(一)大宗商品交易活跃。上半年,我区销售量占比前三位的石油制品类、化工材料制品类和金属材料类持续高位增长,累计同比增长56.0%,拉高限额以上批发业增速45.1个百分点。

(二)重点企业拉动明显。从企业销售额看,龙头企业增长较快,贡献突出。1-6月,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前10位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5.1%,占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的81.7%,拉动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50.3个百分点。新增批发业同比增长64.6%,拉高限额以上批发业12.3个百分点。3家商超类零售业企业同比增长4.7%,拉高限额以上零售业2.1个百分点。

(三)住宿餐饮业营业额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8.4%,其中住宿业同比下降46.3%,餐饮业同比下降22.0%。随着外地疫情逐渐趋稳,旅游出行有序开放,住宿业明显回暖,加上各地疗休养团队来普陀旅游人数增多,在普陀惠民季期间发放三波文旅消费券,惠及部分酒店和个体餐饮店,全区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营业额较1-5月分别收窄了17.5个百分点和5.7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

(一) 权重类商品下行压力加大,拉动力减弱。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合计零售额占限上单位零售额的50%左右,直接影响全区消费品市场变化趋势。由于国内油价从2020年3月开始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今年以来油价不断走高,以及全区对汽车消费的补助刺激。上半年,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合计零售额增长对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为86.0%。但油价已处于高位运行且受国内成品油最高限价制约,石油及制品类由价格增长拉动的优势逐步减弱;汽车消费受疫情后物流停摆及芯片问题依旧存在,汽车类商品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也趋弱,权重类商品后续较快增长动力不足。

(二)住宿餐饮业恢复性增长压力依然存在。目前疫情防控已转变为常态化,但客流量不足依然是制约住宿餐饮业恢复正常水平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下降46.3、22.0%,随着居民补偿性餐饮消费逐渐增多,餐饮业回暖较明显,降幅不断收窄。总体来看,疫情对住宿和餐饮行业影响较大,尤其是住宿业恢复增长需要较长过程。

四、意见建议

(一)聚焦招大引强,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坚持招大引强上增量,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对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给予奖补,落实奖励扶持政策,真正做到扶优扶强、优胜劣汰,梯队式精准强化企业培育。上下联动,开拓新兴业态。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小程序电商等新模式创新发展,用新业态拓宽社会消费品市场,释放消费活力。

(二)提升服务效能,提振消费信心。近两年,受疫情反复,客观上对各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住宿餐饮业,纾难解困、提振信心、激发市场活力,针对企业的问题主管部门要及时沟通帮助,真正解决问题。要因势利导扶持企业,为企业营造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

(三)继续抓好新增企业入库工作。针对去年四季度后新开业的企业,对本年度营业收入达到限额以上的企业加强关注,达到批发业2000万、零售业500万、住宿餐饮业200万的标准后及时对接入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