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交警大队三举措纵深推进冬季整治行动
发布日期:2024-12-27 09:4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自开展冬季行动以来,普陀大队锚定“未来50天道路交通亡人事故‘零发生’”目标,优化勤务模式,强化源头治理,深化安全教育,严密防范化解辖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一、优化勤务机制,精准打击全区道路交通违法。一是提升等级优勤务。全市公安交警实行二级勤务,支队领导下沉分管大队,蹲点指导冬季整治行动。机关二分之一警力支援辖区中队夜间和双休日勤务,结合每周二、周五的全市农村道路违法整治行动,组织开展规模勤务、定点勤务、联勤勤务、弹性勤务200余场次,有效阻塞事故防控风险漏洞。二是数字赋能助查缉。开展公路安防精准查缉统一行动,严厉打击无证驾驶、毒驾、脱检营运、分心驾驶、疲劳驾驶等易肇事肇祸违法行为。精准治宣涉及非机动车“智眼”高频违法人和大型车辆(货车、挂车)右转不停车驾驶人,切实消除面上安全隐患。行动以来,共通过“数字赋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68起,其中开车打手机等分心驾驶133起、无证失驾23起、查扣脱检车辆5辆、老赖车11辆。三是囤警路面强打击。结合冬季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调配全区面上警力,强化对学校、商圈、城郊接合部等重点路段、区域、时段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酒醉驾、未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形成严打严管高压态势。近期,共查处酒醉驾37起、“三超一疲劳”31起、斑马线未礼让(包括行经路口不减速)869起。

二、着眼全域管理,提升全域道路交通安全指数。一是坚持道路隐患全量排查。坚持基础隐患必须常态排查、重点隐患必须针对治理、关键隐患必须迅速整改,沿用“一办四组”组织模式,以鸭东线、海洲路、滨港路等黄牌货车频繁通行主干道路为重点,全面排查交通标志、信号灯(含非机动车、行人信号灯)、路灯照明、路口(开口)通视区域遮挡、路面标线缺划漏划等重点问题71处、小微隐患241处。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0万,增设行人、非机动车预警系统6套,施划货车右转“海淞湾”9处。二是落实重点人车源头监管。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三通一达”、顺丰、极兔等6家大型快递企业,推动建立警企双方长效沟通联系机制,确保快递运输车辆管理规范有序。建立重点人车网格化管理机制,网格划分重点单位(车辆、驾驶人),抽查GPS运行、驾驶舱监控运行情况,共排查发现安全隐患5人次,通报、约谈企业1家,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巩固施工道路规范。突出加强全区7处改建、扩建等施工道路管理,督促业主单位规范落实安防、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优化工程车运输线路、社会通行线路交通组织。深入排查分析在建道路的设计合理性和施工规范性,及时整改问题隐患13处,全面提升占道施工期间的道路安全防护水平。

三、注重安全宣教,提升全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一是紧抓运输行业安全管控,突出源头教育。全面梳理建立辖区客货运企业违法、事故体量清单,针对“两客一危”重点车辆驾驶员,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播放营运车辆事故警示片、剖析今年以来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进一步提升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同时,督促客货运企业建立健全交通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制度,加强日常检查,杜绝“病车”上路行驶。期间,累计走访客货运企业14家,警示教育驾驶员280人次。二是紧抓送学接送安全管控,突出校园教育。深入辖区中小学,采取开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师生讲解安全出行注意事项,着重宣传佩戴头盔和系扣安全带重要性。充分发挥“护学岗”作用,利用上下学时间,与接送学生家长开展面对面宣教,提醒行车注意事项,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营造“小手拉大手”的良好宣传氛围。期间,累计开展主题宣传7次,发放宣传资料1600余份。三是紧抓路面秩序安全管控,突出主题教育。紧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放置警示提示牌。深入社区、村庄、工地等人员密集区域,围绕“一盔一带”“亮灯出行”等主题讲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同时,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开展综合集中宣教8场次,受教2100余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