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030026390197/2024-151587 公开日期 2024-05-27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文号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财政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普陀区财政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5-27  16: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财政局

2023年,区财政部门落实“稳字当头”总基调,紧扣“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 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普陀”总目标,以党的建设引领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更多中国式现代化普陀实践成果贡献财政力量。

一、挖潜增收全力聚财

强化财税等部门联动,压实收入目标,切实把控好收入进度及均衡度。关注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和挖潜,促进税收充分落地。及时入库国有资源资产处置收入,规范非税征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6亿元,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24.92亿元,增长0.2%;非税收入7.68亿元,增长4.4%。

二、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2600万元,“三公”经费预算在上年基础上压减150万元。加强部门经费管理,修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标准,明确基层党建活动经费管理规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面清查国有权证不齐房屋(土地),推动权证补办。通过在用资产维修利用、可用资产调剂使用、“线上公物仓”推广应用、出租出借出售等方式,盘活行政事业资产。

三、普惠民生共享共富

完善共富型财政政策体系,积极履职强化财政保障。全年民生支出54.3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3%。大幅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升民办幼儿园补助和义务教育离岛就读学生资助标准,教育支出9.24亿元。支持“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升级,优化“一老一小”保障,卫生健康支出5.34亿元。提高低保、特困及孤困儿童补助,强化重点人群就业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5亿元。支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6亿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和“红动蓝湾·和美海岛”共同富裕示范带等建设,农林水支出16.55亿元。统筹建设资金10亿元,保障沈家门第一小学扩建、城北新建幼儿园、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普陀医院扩建等民生项目。

四、集中财力办好大事

加强财政政策、制度、资金的综合集成,增强财政服务保障重大战略的能力,实现“8+4”、三个“一号工程”财政政策措施精准滴灌。区产业引导基金出资1亿元成立总规模10亿元的浙财腾云(舟山)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为我区首个投向先进制造业的子基金。区融资担保公司开展的商业担保“一类事”改革,申报省级涉企服务“一类事”试点清单,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年末在保余额达4.83亿元,惠及用户174家,有效发挥政府融资担保作用。

五、持续发力深化改革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覆盖57家单位,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改革试点增至16家单位。建立项目库管理绿黄红分类保障机制,对民生、重要领域和重点工作实行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对一般性项目实行黄色预警从严控制,对执行慢、审计巡视巡察等发现问题、绩效不佳的项目实行红色预警延缓或不予安排。实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出通报机制,压实部门预算支出主体责任,加快支出进度。直达资金分配进度100%,政府专项债券支出进度100%。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实施新一轮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通过适当下沉财力,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深化国企改革,升级完成智慧国资系统2.0,修订国资监管权责清单及区属重点国企机构和用工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重点国企综合考评体系,扩面收入分配考核,对部分国企资金实行竞争性存放,避免安全风险和廉政风险。

六、靶向监督精准管理

开展“财会监督年”专项整治,对区级渔业发展资金、帆张网渔船减船转产资金等专项监督检查。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精准监管直达资金、转移支付资金、“三公”经费。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推进项目结(决)算“动态清零”。提升数字化水平,“浙里报”电子会计档案列为省级试点,全面应用“核算云”,“浙里基财智控”覆盖全部镇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