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六横大桥、浙能LNG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船舶修造业经济势头良好,辖区内输入性车辆和人口剧增,造成交通管理压力增大。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普陀大队深入研究和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筑牢安全防线,全面护航海岛经济发展。
一、把好源头关,严密重点车辆管控。一是紧盯重点人车。对辖区常驻大型重点工程车辆列入连队化管理,通过GPS系统监管、中队数字勤务视频巡控、路面现场巡查等方式,形成严管氛围,同时联合交通落实每月1次集中宣教制度,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交通违法通报、防御性驾驶培训、注意事项提醒,切实提高辖区工程车辆驾驶员的安全守法意识。二是坚持警力派驻。在沙岙码头长期派驻警力,对输入性的大型车辆进行逐辆登记,发放警示宣传资料,并进行面对面宣教和提醒, 切实增强驾驶员谨慎驾驶意识。三是挖掘停车潜力。统筹规划建立大型车辆停车场,解决大型车辆的难停和乱停问题,目前已在S313省道107公里处投资30万元,建成了一次性能停放20辆大型车辆的免费停车场,并投入使用,辖区中队同时在日常巡逻和码头登记时,做好针对性引导工作,消除大型车辆乱停车现象。
二、把好管控关,消除动静态隐患。一是优化勤务模式。坚持落实“勤务跟着警情走”的理念,科学布警,采用视频巡控+巡逻管控+定点打击的模式,加强交通乱点、堵点管理和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超速、安全带不系,以及电瓶车、电动三轮车不戴头盔、带人、逆向等违法行为,切实消除动态隐患;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384起,同比上升25%,其中酒驾62起,超速212起,超载58起。二是优化交通组织。用足用好管委会的道路提升专项资金,今年重点对非灯路口智能预警系统安装和 “七必上”、绿化中心缺口封闭、交通信号灯安装、隧道设施提升、临水临崖护栏安装等项目进行推进,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截至目前已经治理隐患300余处,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三是强化科技赋能。发挥新建数字勤务室的“交警大脑”作用,分析研判道路交通状况,及时掌握辖区动态,提高岗位管理、动态指挥和快速接处警的能力。同时加大非现场执法打击力度,利用电子科技系统空地打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切实提高交通参与者守法的自觉性。今年中队利用空地打击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00余,智眼系统抓拍查处230余起,非现场录入800余起。
三、把好宣教关,提升参与者安全意识。一是推进老年人精准宣教。利用大喇叭对农村菜场买菜的老年人播放驾驶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不闯红灯,不猛拐弯,不带人。对夜间出行老年人通过宣传资料发放和视频案例,进行注意事项讲解,牢记夜间出行靠边走。发动公安、交警、镇街、社区、志愿者等力量,按照网格化管理对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精准宣教,观看交警警示视频和讲解文明交通要点。小手牵老手,实施“亲子宣教”“隔代宣教”。二是强化政企联动送教上门。针对今年外来务工人员增量显著,辖区中队联合管委会职能部门要求各企业落实主体管理责任,将交通安全与生产安全相结合,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同时联同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通过法规讲解、案例警示、体验式教育等形式,定期组织规模性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另在企业员工生活区安装了语音提醒喇叭,早晚上下班期间自动播放提醒交通安全内容,切实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意识。三是拓宽宣传阵地强化宣教力度。合理利用客运企业车载船载视频、广场村社LED平、交警交宣站、政府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另外中队充分发挥中队交宣站的作用,对车辆年检、通行证办理、交通违法、事故责任方的驾驶员要求进站进行防御性驾驶学习,此外中队于今年下半年在六横成校建立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应用先进的科技设备来进行体验式教育,丰富宣教手段,切实提高宣教成效。今年以来中队共组织老年人集中宣教20场,入户面对面教育行动18次,老年人宣教人数1200余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宣教13 场2000余人,宣传站学习800余人。
四、把好服务关,护航海岛经济发展。一是优服务。做好业务办理、咨询、车辆年检、上牌、通行证办理、满分学习考试等车驾管工作,主动服务群众,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车管窗口共受理行驶证业务387起,驾驶证业务1226起,非现场处理2093起,非机动车上牌 51 辆,摩托车上牌 101辆,车辆年检2000辆。二是勤走访。主动上门走访重点企业,听取企业代表的需求和建议,积极破解企业周边道路交通堵点、隐患点,确保企业发展顺利。今年中队通过对危险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配备交通协管员、信号灯绿波设置、路口信号灯单口放行、路口渠化等措施,有效地提高车辆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企业发展顺利。三是强保障。深入六横大桥项目、浙能煤电二期项目、浙能LNG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对相关审批手续从快从简从优办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