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陀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为载体,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房改造工作,不仅提升了乡村风貌,更激发了乡村发展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打造乡村新标杆
在普陀区的乡村大地上,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柴山岛海岛艺术旅居养老项目借助托老所梦想改造项目的成功经验,引入旅居养老概念,创新海岛养老新模式。与此同时,柴山岛艺术“伙食”项目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该项目将原民居改造成海岛深夜食堂,预计投资50万元,目前土建部分已完成。这一创意改造不仅丰富了乡村夜生活,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美食体验,成为乡村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二、绘就乡村新画卷
在白沙港村,陌领佑舍众创小镇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为乡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期11栋民房已完成并投入运营,投资约3000万元,通过汇集政府、开发商、设计文创人员等多方力量,以文化为引领,打造出舟山崭新的海岛文创小镇。陌领佑舍项目的成功,不仅引入了大体量的高端民宿,提升了白沙旅游品质,还带动了当地民宿的发展,树立了民宿发展的标杆。2022年度完成投资1741万元,2023年度完成投资3149万元,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传承乡村文脉
积极推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白沙岛的婚纱摄影馆工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项目投入51余万元,打造了特色的古典、浪漫婚庆拍摄全方位体验馆,目前已投入运营。它与白沙岛户外婚庆基地、户外颁证点相串联,丰富了白沙的浪漫体验项目,协同保护与开发,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海岛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
四、发展乡村建设队伍
为了确保农房改造的质量和效果,普陀区积极开展“建筑赋能乡村 专业助力振兴”建筑师、工程师下乡行动及乡村建设工匠培训,2024年共计签约建筑师、工程师21人,涉及25个行政村,培训工匠73名。乡村工匠熟悉乡土环境与本土特色元素,建筑师与工程师则拥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他们相互协作、优势互补,通过“双轨驱动”模式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融合,持续推动普陀区乡村风貌的蝶变和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