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经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切实扛起抓工业经济的主责主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狠抓产业发展、数实融合、科技创新等工作,工业运行呈现总量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增强后劲。
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1-12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63.9亿元,同比增长1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增速排名全省第六。
工业投资:1-12月,全区工业投资59.0亿元,同比增长24.6%;制造业投资19.8亿元,同比增长42.3%;技改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46.0%。
亩均税收:1-12月份,全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17.6万/亩,同比增长40.8%, 增速排名全市第1,全省第3。
数字经济:1-12月,全区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17.8%(区本级0.9亿元、同比增长1.2%);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4.7亿元,同比增长43.4%(区本级10.4亿元、同比增长55.7%);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7.2亿元,同比增长95.4% (区本级6.7亿元,同比增长115.7%);核心产业投资2.1亿元,同比增长186.8%。
科技创新:1-12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研发费用6.48亿元,同比增长15.2%(区本级3.16亿元,同比增长5.8%)。
二、2024年工作总结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工业经济进中提质。一是深入推进核心区建设。围绕省级“一县一策”专项政策激励,率先出台《普陀区加快高端船舶修造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用足用好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财政专项激励资金和市级专项金融政策支持。加快船舶海工项目建设。区内建设完成全球首艘大型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完成全球首例40万吨级矿砂船转子帆加装;建成国内首艘新能源智能驾驶海钓用游艇(舟山标准);打造全国首艘船舶新加空气减阻等四维一体节能降碳改装项目。二是抓实重点项目建设。青山金钵盂临港产业园、中科立泰储能系统建设等项目预计今年实现投产;中远蟑螂山、欣悦海二期等项目顺利开工并按计划推进;柏顺金枪鱼、舟昇海洋预制食品等预备项目完成签约落地;成功引进培育万邦重工、中臻船配等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普陀区船舶修造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提升优化一批、整治改善一批、重组淘汰一批,实现区内船企“一企一策”全覆盖,提升船舶行业整体能级。成立舟山市普陀海洋产业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签订“浙江大学-普陀海洋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共建海洋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中心和中试平台。在全市率先出台海洋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和专项政策,形成“3+2+N”发展体系。推动平太荣生物科技、海士德食品等5家企业完成市级水产品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动化示范项目建设。
(二)以企业培育为抓手,产业生态量质齐升。一是支持创新主体培育。扩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础,新认定创新型企业9家。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优化完善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全区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新认定市级企业研发中心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补助政策“免申即享”,下达普陀区2023年创新主体培育补助资金317万元。二是鼓励企业产品升级。鼓励企业对标评先评优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中远海运重工、扬帆集团、同博科技等3家企业获评“浙江制造精品”,占全市的3/5;中远海运重工、万邦重工、中科立德等3家企业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通过验收;中创量云、中科立德等4家企业申报市重点领域首台套项目储备项目17个,为历年最多。制定《舟山市普陀区工信领域推动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加快推动企业设备更新,组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5项,提前完成全市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带动设备更新投入3亿元。三是搭建企业合作桥梁。筹办船舶-航运-能源产业三方对话会,发布国际航行船舶修理普陀价格指数。联合省经信厅举办浙江省船舶高端装备交流会,支持绿色修船智能装备推广应用。助力万邦重工与挪威船级社签署《国际修船业ESG体系构建与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构建适用于船舶维修业国际化的ESG评价标准和管理实践模式。四是做优惠企政策兑现。依托“舟山市惠企政策平台”,提供全区惠企政策体系“查、报、兑、评、督”一站式闭环服务,推动政策直达快享。1-12月累计拨付资金项目1047件,免申即享占比98.2%,兑付资金6.4亿元,惠及企业1064家次。
(三)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低效整治成效显著。一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年度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现125家规上和121家占地3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全覆盖,落实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今年以来对AB档企业减免土地使用税330.5万元、财政奖补1607.34万元,对D档企业征收差别化电价27.1万元。二是狠抓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完成10家省级高耗低效企业销号工作,整治进度100%;完成29家市级亩均税收低效企业整治工作,整治率85.3%。三是紧盯小微园区建设管理。聚焦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应急、生态、住建等相关部门开展小微园区安全大整治大排查,确保隐患问题彻底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推动海洋科创园电动自行车示范点建设,落实园区充停场所增改建情况监督。
(四)以数字经济为引擎,创新动能加速释放。一是牵头抓总扎实推进。编制出台《数字经济五年发展规划》等5项规划政策,累计下达数字经济专项资金402万元。代表舟山参加2023年度浙江省数字经济督查激励,“普陀海洋经济数字楼宇”入选全省首批示范型数字楼宇,正山智能入选浙江省级未来工厂,同博科技“全球海洋渔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入选工信部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典型解决方案入围名单。二是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成功招引史河科技、欣际智控等2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地;推动普陀湾数字海洋产业园、网驿智造港一期和未来智创城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普陀海洋经济数字楼宇今年新招引企业14家;实施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项,组织申报复评高新技术企业4家。三是加快数实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为牵引,引导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梯次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累计获评数字化改造标杆示范12项,其中省级以上数字化标杆2项。创新“组团式、普惠化、低成本”实施路径,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工作,实现数字化改造1.0覆盖率100%。四是加速数据价值释放。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完成《普陀区数据开放手册》。创新打造船舶产业情报服务中心,同博科技“船舶实时报位信息数据”登记案例入选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十大典型案例。强化企业场景创新主体作用,推进“浙里钓”“普渔乐”“数智普陀”等特色应用场景开发。
(五)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发展能级攀高跃升。一是推动研发投入稳步增长。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券兑付等优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下达2023年度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补助资金165.6万元,2023年度科技创新券兑现资金43万元,惠及90余家企业。持续挖掘R&D经费增量做到应统尽统,新增7家科研事业单位纳入2024年科技统计调查名录。二是加速企业人才招引集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通过柔性引才、技术合作等形式招引高层次人才,其中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完成率100%);推荐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18人(完成率157%);全职引进青年博士3人(完成率100%)。推荐海纳计划项目11个,其中9个通过初评,6个入选。三是聚力关键技术攻关转化。组织各类区级科技项目37项,融创的“金枪鱼全链条精准质控与高质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功获2025年度省“尖兵”“领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承接技术合同交易认定登记、管理与服务,发布科技成果和需求80项,完成技术交易额12.32亿元,增速217.5%。